中华经典养生名言轻谈4:散步不说话

文 / 养生活
2018-01-15 16:18

中华经典养生名言轻谈4:散步不说话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告诫我们说:“凡行步时不得与人语,欲语须住足。”是说行动的时候动气,再开口说话,就把已经动起来的气打断了,要分出一部分去用来说活。如果这两股气接续不上就失调了,所以要说话就停下脚步来说,如果不是非常重要的话,干脆就不说罢了。我们常说:“食不语,寝不言”,还要加上一条散步时也要慎言。

散步的具体做法,如《老老恒言·散步》中说:要走步时先起立,整理一下衣服,安定一下气息,慢慢做一些站立的准备活动,然后再从容展步,则精神、足力倍加爽健。荀子说:“安燕而气血不惰。”就是说像这样的生活安闲而气血不怠惰。

饭后食物入胃,一定要慢行数百步以化食,即加强胃的蠕动而促使食物易于消化。明代王逵撰著的《蠡(lǐ)海集》中说:“脾与胃俱属土,土耕锄始能生殖,不动则为荒土矣,步所以动之。”意思是说,脾和胃都属于土,要勤于耕锄这块土,土才能生长出庄稼,土如果没有被松动过,那就是荒土,散步就是在耕锄脾胃这个“土地”。元代伊世珍所撰的笔记小说《瑯環记》说:“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欲摇动其身以消食也,摇动身体可消食,可见饭后散步才能过得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