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人围观直播“撸铁”,云健身的机会来了?

文 / 3Q娱乐
2020-02-22 16:14

“刚在家里滑倒了,我爸:‘哇,大卡车翻车了!”

“你看看你,沙发都坐出坑了!”

……

线上健身的机会真的来了?

突然拥挤的线上健身赛道

对于以线下业务为主的健身房来说,业务上线实属自救。疫情期间,超级猩猩、威尔士、乐刻等各大健身品牌都在直播平台开展了“云健身”业务。从流量来看,超级猩猩2月6日的直播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8万,Justin&Julie单场直播的平均累计观看在5万左右。

而原本就主攻线上的健身平台,疫情期间也在发力。Keep于1月31日在App端上线了一个名为“假期运动直播大全”的聚合页,内含来自keep本身,以及每日瑜伽、Justin&Julie等品牌的健身直播课,点击链接将直接跳转至抖音观看。

根据Keep透露的数据,截至2月5日,所有课程共计观看人数超过5650万,同时在线人数峰值为16万。而其线下门店Keepland则在APP端推出两堂付费直播课程,售价在29元左右。疫情期间,瑜伽教学APP“每日瑜伽”用户的锻炼次数是平时的2.5倍,锻炼总时长是平时的3倍左右。

就在前两天,抖音也加入了这条赛道。2月15日,“抖音线上健身房”正式上线,活动为期2周,以直播的形式开展,既有奥运冠军和娱乐明星、健身达人分享居家私教课,也有来自Keepland、乐刻运动、每日瑜伽等的专业健身课程。

线下健身房上线营业、健身APP持续发力,各大内容平台纷纷布局……毫无疑问,线上健身赛道正在上演一场激烈的流量争夺战。

你想健身、我有教练,但在线营业的健身房没几家赚钱

说是“自救”,但目前来看,无论是线下健身房还是线上健身平台,它们推出的线上课程以免费居多。开工却不赚钱,这不是赔本买卖吗?

健身房要想通过业务上线的形式,把疫情期间损失的钱赚回来,真没那么容易。在目前激烈的流量争夺战中,单个健身品牌能分到的流量实在有限,即使凭借优质的内容赢得了可喜的流量,又能有多少观众转化成实际用户,进而达成现实收益呢?更何况,线上转化本身也会受到平台规则的限制。

线上直播健身平台TT直播创始人张康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抖音等一线梯队平台做内容,短期内能赚吆喝,但长期内能否变现、导流就不好说。私域要跟交易环节更近才可以,如果你的私域跟交易环节跳转很多次,甚至不给你跳转链接,这时候积累的私域效率将很低。

因此,对于传统健身房而言,现阶段最大的用意还是在于维系用户关系,至少不能因为疫情让原有的粉丝、客户白白流失。

主攻线上的健身情况怎么样呢?Keep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暂时关停的Keepland业务线,在过去收入排名中靠后于运动消费品牌、线上广告以及会员,因此对公司整体收入影响不算重大。而且,Keep拥有自己的APP作为平台载体,疫情期间还能成为其他健身品牌上线获流的平台之一。此次疫情,或能成为Keep巩固用户忠诚度、吸引广告主的重要时期。

以疫情为契机,线上健身的机会真的来了?

回到“这次疫情能否成为线上健身起势的契机”这一问题。人们之所以看好,无非是因为看到这是全民健康意识强烈觉醒的时期,而且全民宅家,也有利于人们培养在线上进行健身消费的习惯。但想着挣钱盈利,或许为时尚早。

从用户的角度来讲:怎样的健身内容花钱值得为之花钱?首先,内容肯定要专业;其次,要具备现实上课的仪式感、互动感;最后,要看得到效果。以上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将一波用户挡在付费门之外。而这些,都是健身业务走向线上需要直面的问题。而且,线上从来不缺免费的健身教材,“看过就是练过,转发就能变瘦”,网友们的调侃也部分反映了现实。Keepland在APP端推出的29元“宅家燃脂特训营”直播课,目前也只有373人加入训练,累计收入才1万余元。

说到底,健身还是属于需要但不必要的消费升级范畴,疫情过后,当生活回归忙忙碌碌,那时再来探讨线上健身的机会问题,或许也来得及。

作者|章晓莎

设计|庄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