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期「掉肌肉」的焦虑,是不必要的

文 / 鲨丘教练中心
2020-02-21 16:14
本文转自公众号”GymSquare精练“
作者/Ruki
来源/健身先健脑(ID:workout_lab)
编辑/GymSquare编辑部

疫情影响健身是有限的,肌肉没那么容易掉。

「毫无训练痕迹、肌力下降」,或许是近两个月来,健身爱好者在疫情下的集体焦虑。

其实,身体能承受的停练期长度,可能比想象的要高很多。

比如,「健身新手们」可以停练3周而不产生显著的力量下降,是一部分研究论点,甚至说,视觉上变「小」、变「瘪」、变「胖」,其实和掉肌肉无关。

疫情影响健身是有限的,肌肉没那么容易掉。

首先,针对掉肌肉而言,肌糖原下降导致水分流失,或许是瘦体重下降,乃至看起来「不壮」的原因所在。

比如常见的骨密度扫描DXA、电阻测量法、肌肉活检等。这些手段虽然对「测肌肉量」有用,但是往往会受到水分的影响。

其次,即使是高阶的力训者们,3周停训导致的「武功倒退」,可能并不严重。

在面向州级橄榄球运动员的研究中发现,停止力量训练3周内,仍能保持同样的力量水平,而在第5-16周时,力量水平才开始逐渐出现下降趋势。

但除此以外,一部分户外跑爱好者,或许在本次居家隔离中,容易受到停训的影响。然而,耐力项目的适应性恢复,已被证明会比力量项目更快。

最后,虽然从科学数据上来看,也许并不需要担心4周以内的停训,但这并不代表就可以在家天天葛优躺了。

因为,「多久不练会开始掉肌肉、耐力」这个问题,不仅非常个人化,而且在停训期间做什么,也对于维持训练成果很关键。

相反,居家自重训练、简易弹力带健身,都已被证明是维持「有训练痕迹」的帮手。即使在家保持做家务的习惯,也不至于出现「肥宅」现象。

总的来说,不必因为去不了健身房而过度恐慌、焦虑——毕竟,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也是普通人在战疫期间能做的事情之一。

停练影响肌肉、力量?

短短几周并不需要担心

「一天不练肌肉就开始掉」是一部分健身爱好者的极端思维。

其实,身体能承受的停练期长度,可能比想象的要高很多。

首先以「健身新手」为例。由于本身的肌肉量、力量都不大,掉起来其实更「慢」一点。

研究表明,新手们可以停练3周而不产生显著的力量下降。而另1项研究发现,在停练4周以后,新手们才开始产生极小幅度的力量下降。

至于肌肉量,讨论起来或许复杂一些。

一部分科学证据显示,新手在停练2-3周之后就开始长显著的肌肉量下降;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新手可以在停练3-6周的情况下不掉肌肉。

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在停训期间,肌糖原会首先产生显著下降。这种现象尤其在新手身上更为明显(因为他们在开始力量训练时,肌糖原上升的幅度也更显著)。

■ 停练对于肌糖原水平的影响 来源:Costill,1985

进一步来说,在绝大多数运动科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测量的其实是「瘦体重LBM」,而不是直接的「肌肉重量」。

比如常见的骨密度扫描DXA、电阻测量法、肌肉活检等。这些手段虽然有用,但是往往会受到水分的影响。

因此,很多研究中的「掉肌肉」,其实只是「因为肌糖原水平下降而带来的水份流失」罢了。

而排除了这一因素之后,情况其实比想象得好很多。比如有研究发现,在运动员停练3周之后,他们的瘦体重开始产生显著下降。

当使用比较「粗暴」的计算方法,比如2格或者3格模型2 and 3 compartment models,意思是将人的身体成分简单分为2或者3部分。

具体来说,2格模型指的是将身体组织分类为脂肪+去脂体重,而3格模型则是分类为脂肪+瘦体重+骨骼重量时,确实发现了「掉肌肉」的现象。

但是,当更细致的4格模型(将身体成分进一步细分为脂肪+肌肉+水分+骨骼重量)被用于计算后,研究人员发现,虽然这些运动员们在停训期间平均掉了0.7公斤的瘦体重,这些瘦体重的来源其实是水份。

换句话说,停训带来的最大影响,其实是肌糖原储备下降(以及带来水份流失),而不是肌肉组织的减少。

因此,对于新手而言,停训3周左右其实不会对健身成果带来显著影响。

■ 2格、3格、4格模型的示意图 来源:Mallinson,2011

至于对有经验的训练者来说,短期停训的后果,也并不「严重」。

1项荟萃分析收集了27项关于这一话题的研究:在停止力量训练3周内,仍能保持同样的力量水平;而在第5-16周时,力量水平才开始逐渐出现下降趋势。受试者都是州级橄榄球运动员,均有着至少3年的系统力量训练经验。

不过,如果是一位水平极高的运动健将,或者有着特定的运动竞赛项目(极高的专项性),竞赛水平会受到一定影响。

■ 肌肉中线粒体含量伴随停训、复训变化 来源:Detraining

至于停训对于肌肉量的影响,结果也较为相似。

尽管在停训2-3周后,训练者的瘦体重会产生一定下降,但这一效果主要来源于水分流失,而非肌肉组织的变化。

总之,除非运动水平极高,短期停训(2-4周)并不会对肌肉量、力量产生显著影响。但是,由于停训会带来肌糖原水平的下降,可能会在停训之后很快感觉视觉上变「小」、变「瘪」、变「胖」,在恢复训练的开始,也会感觉力量水平大幅下降。

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代表真的「掉了肌肉」。

停练影响耐力?

掉的快,恢复也快

不幸的是,耐力训练水平,很容易受到停训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停训4周时,耐力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O2max),会产生显著下降,幅度在6-20%不等;而力竭耗时会在2-4周的停训期间里下降7-25%不等;运动表现则会在3-4周的停训期间下降4-25%左右。

■ 心肺耐力在长期停训后的变化 来源:Mujika,2012

因此,如果训练内容以耐力项目为主,确实会因为停训受到显著影响。

不过,幸运的是,耐力项目的适应性恢复,会比力量项目快很多:在新手身上,通过短短4周的恢复训练,VO2max就能完全回到停训前的水平。

居家训练有益,

保持训练成果并不难

虽然从科学数据上来看,也许并不需要担心4周以内的停训,但这并不代表就可以在家天天葛优躺了。

「多久不练会开始掉肌肉、耐力」这个问题,不仅非常个人化,而且在停训期间做什么,也对于维持训练成果很关键。

比如,如果让有力量训练经验的人完全「躺尸」1周(包括4肢活动都受到限制),他们的瘦体重、肌肉量都会产生显著下降。

但在停训期间进行一些低强度的活动,比如散散步、日常家务等,甚至是每周花半小时时间简单练习,就能更好地帮助肌肉维持。

■ 四肢活动受限后瘦体重重量、股四头肌横截面积下降

来源:Dirks,2016

另外,哪怕生活的城市完全限制出行,只能完全宅在家,利用一些弹力带等工具,也能帮在停训期间维持力量水平。

比如,1项发表于2019年的研究,募集了30位年轻的健身爱好者(22名男性,8名女性,他们的平均卧推极限在65-70公斤之间,属于「有一些训练痕迹」的健身者,随机分为以下三组:

  • 不进行任何训练的对照组
  • 连续5周,每周2次进行弹力带俯卧撑的弹力带组
  • 连续5周,每周2次进行卧推训练的卧推组

■ 研究使用的弹力带俯卧撑示意图

来源:Calatayud,2019

在研究前后,都测试了他们卧推的1RM和6RM水平。

意想不到的是,在家使用弹力带训练的健身者,在5周的实验过后,竟然产生了同样的卧推水平增长。

■ 来源:《MINDS》杂志2019年9月内容

当然,这项实验主要说明的内容并不是「弹力带强于健身房」,而是:

  • 对于新手而言,低强度、低频率的居家训练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 采用合适替换动作的重要性。之前的肌电水平研究表明,弹力带俯卧撑和卧推有着非常相似的肌肉激活模式

总之,自重训练、弹力带,都是居家训练的好伙伴。哪怕真的对于它们没有兴趣,每天适当走动走动,也比完全躺在床上要强得多。

综合建议:

停训并没那么可怕

综合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在短期内(2-4周),力量和肌肉量并不会产生大量下降;短期停训的主要影响是肌糖原储备水平(会让在视觉上看起来「更小」),耐力训练水平(主要为VO2max),以及一些生化指标(乳酸阈值、HDL等);

2. 更长时间的停训(5-16周)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肌肉、力量水平下降;

3. 耐力训练水平可以在恢复训练之后迅速恢复,而力量、肌肉的恢复则需要相对更长的时间;

4. 在停训期间,尽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进行活动(哪怕是散步一类的低强度活动),或者进行一些自重训练;如果有弹力带、引体向上架一类的小工具就更好了;

5. 在饮食方面,虽然可以随着活动量的减少适当减少一些热量摄入,但要确保足量的蛋白质。

不必因为去不了健身房而过度恐慌、焦虑——毕竟,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也是普通人在战疫期间能做的事情之一。利用宅家的时间,多陪伴家人,带来的收益也许要比健身大的很多。■ GYMSQUARE


参考文献

1. Häkkinen K, Alen M, Kallinen M, Newton RU, Kraemer WJ. Neuromuscular adaptation during prolonged strength training, detraining and re-strength-training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Eur J Appl Physiol. 2000 Sep;83(1):51-62.

2. Riki Ogasawara et. al., Effects of periodic and continued resistance training on muscle CSA and strength in previously untrained men. Clinical Physiology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