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都有怕被骗的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砍价代表着客户一种怎样的心理呢?是为了得到优惠吗?是的。是怕销售员赚的太多了,为了获得心理平衡吗?也是的。但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客户之所以会讨价还价,就是因为怕自己被骗,所以尽可能地压低价格以便保护自己的利益。
“这件衣服多少钱?”
“300块?”
“这么多,太贵了,150块钱吧?能卖的话就给你拿走,不能卖就算了。”、
“小姐,你太会砍价了,这样的价钱我一分钱也没有赚到。看你挺有诚意的,就180块吧,少了我真的卖不出去了。”
“就150,多了我也不要了。”
“好啦好啦,就160吧,让我也赚10块钱的车费。”
“不行,我只能给你150,一分钱都不能多。”
“小姐,你的嘴真厉害,行,就150吧。”商家那边把衣服给客户装起来。
在商场里,像这样的对话我们时常能听到,不仅能听到,有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进行着这样的事情——砍价。
案例:
王芳自从结婚之后就做起了全职太太,每天都会去菜市场买菜,这天她又提着菜蓝来到了菜市场。她来到一位菜苔的大嫂摊前,“菜苔多少钱一斤?”答道:“一块。”“八毛行吗?”这位大嫂不答应,于是王芳掉头就走了。再往前走,她来到一位太婆的摊前,她看到到有菜苔,于是凑过去砍价,太婆说定九毛钱一斤,少一分钱也不卖,于是王芳称了一斤。等太婆称好了,她不甘心,硬是从摊面拿了几根,心中才舒坦,太婆像是理解她似的,竟然又给她添了两根。于是王芳提着菜篮高高兴兴地去买别的菜了。
这些事情对于王芳来说,是每天必修课,并且是她乐此不彼的事。
也许在常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有趣很开心的事。表面上买者卖者两个人是围绕着价格在争来争去,但是在这种讨价还价的背后,蕴含丰富的心理活动。
首先,在谈价时,双方在互相打探,收集对方说话方式、表情等信息,跟着自己经验中的某一类人进行“匹配”,确定对方 是哪上类型的人,接下来双方按一些“套路”来应对。买的人开始还价,并密切注意捕捉卖者的表情,再然后双方都陈述自己的理由,比如卖者说生意不好做,买者说厂里发不出去工资,当然,这时双方言辞和表情都有些夸张。而从买者的角度来说,就是为了尽可能多的砍下价钱,因为他对于销售者定价是一无所知的,所以他就担心自己在购买了这种商品后有可能被骗。本来就不要那么多钱的,却花了那么多的冤枉钱,那里他的心里就不平衡了。为了防止这种被骗的心理,于是客户就尽可能多的砍价,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