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男孩反复便血一年,“小胶囊”进入肠道每秒拍摄2-6张照片查明“真凶”

文 / 星星说健康
2021-03-29 18:24

“终于查明孩子这一年反复便血的原因了。”近日,7岁男孩昊昊在消化内科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考虑美克尔憩室,后经腹腔镜手术证实,回肠远端见长约5cm、直径2cm的美克尔憩室,后经手术成功切除憩室。

男孩反复便血一年,“小胶囊”助力查明原因

“一年前,孩子便开始出现暗红色果酱样的血便,也说没有哪里痛,只是贫血、头晕、没精神。”昊昊的妈妈张女士说,但是此前孩子在院外进行胃镜、结肠镜、99mTc核素扫描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因此孩子每次住院便血症状缓解后,便出院回家观察了。“没想到最近再次出现了便血,还引起了中重度贫血。”

“孩子应该是小肠部位的出血,急需查明小肠出血的原因。”消化内科主任李中跃教授说,由于经胃镜、结肠镜评估未发现确切出血灶,则需探查“小肠”。肠道准备完毕后,经口吞服胶囊内镜提示近回肠末端双腔征,周围粘膜充血、肿胀,可见陈旧性出血斑,考虑美克尔憩室。美克尔憩室即卵黄管的肠端未闭,是胃肠道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儿童青少年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每秒拍摄2至6张照片,探查消化道“盲区”情况

“处于胃和大肠中间的小肠,一直是消化内镜检查的‘盲区’和‘难区’。”李中跃主任解释,小肠是一段最长的消化道,且小肠疾病起病隐匿,病变部位深。食管和胃的病变可以通过胃镜进行检查,结直肠的病变可以通过结肠镜进行检查,小肠镜检查操作难度大。当胃镜和结肠镜“无能为力”时,胶囊内镜则能轻易到达“盲区”,对小肠进行一番“探查”。

胶囊内镜,顾名思义,因其形似胶囊而得名。李中跃教授介绍,清洁肠道后,患儿仅需佩戴一条传感器腰带和一个数据记录仪,经口吞服或经胃镜送入一枚大小长约2.5厘米,直径约1厘米的“胶囊”,胶囊自带的缩微彩色摄像机,以每秒拍摄2-6张照片的速度记录消化道粘膜情况,并将图像实时传送至数据记录仪,过程持续约12-18小时。

“像昊昊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是胶囊内镜检查的主要适应症之一。而昊昊也仅是我们诸多诊断明确的小肠出血患者之一”。李中跃主任说,此外,慢性腹痛腹泻考虑小肠疾病可能者也是胶囊内镜的适应症,目前小肠胶囊内镜主要应用于小肠血管性病变、炎症溃疡性病变、粘膜绒毛/淋巴管相关病变、肿瘤息肉性病变、憩室性病变等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术后监测。

无需麻醉、不插管,72小时内自行排出体外

对比小肠的其他检查方式,胶囊内镜有其优势、也有局限。相较超声、造影、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胶囊内镜可视化、能更直观地了解肠道粘膜情况,因此对于肠道粘膜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更高,但胶囊内镜难以了解肠腔外的情况;相较于小肠镜检查,胶囊内镜无需麻醉、非侵入性,且不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安全性更高,但目前已上市的胶囊内镜均不能行粘膜活检。

“是否适合做胶囊内镜,需要专科医生进行专业综合的评估。” 李中跃主任强调,胶囊内镜不适用于已知或怀疑消化道梗阻、狭窄或瘘管的患者,心脏起搏器或其它电子仪器植入者,这些患者在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完全性梗阻、出血、穿孔,或者胶囊内镜图像丢失导致检查失败。

“胶囊最后能自行排出吗?”这是李中跃主任在临床中遇到的家长最多的疑问。对此,李中跃主任让家长放心,专业评估后进行的胶囊内镜检查是相对安全的,胶囊一般在72小时内自行排出体外。

疑难疾患一朝解决 提高患儿家长就医满意度

李中跃主任说:“儿童小肠疾病患者通常在院外多次住院,辗转于各家医院,但通常并没有最终解决问题。小肠胶囊内镜联合小肠镜的检查对儿童小肠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让小肠疾病在一朝解决成为可能。”

据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近年开展儿童小肠镜及胶囊内镜以来,相关技术在西南地区居领先地位,目前已经为诸多的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解决难题,如小肠出血、溃疡、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美克尔憩室的诊断,克罗恩病的小肠病变评估、小肠息肉/P-J综合征的诊断及小肠镜下切除等,深获患者及家长好评。

专家简介:

李中跃,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内镜室主任、感染消化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胃肠、肝胆及营养相关疾病,儿童消化内镜及内镜下诊治。主持及主参16项国家级及厅局级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文章60余篇,参编著作1部,多次参与专家共识的修订及指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