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镜子》火了:孩子的教育很简单,你信吗?
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镜子》最近挺火的。
这部纪录片讲的最核心的东西,是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是亲子间的缺乏沟通和情感缺失。
孩子的教育从来都不简单,不是家长随随便便照着自己的观念去拉扯木偶身上的线就能完成的。
其中有个孩子说,如果没有家长课堂,我可能不会来,我觉得他们更需要在这81天。就如同纪录片的导演所说,其实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UU爸常听人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指的是孩子的可塑性基本在初中之前,在3-7岁之间,这是一个自我确认和能力形成的阶段。等过了这个时候,到了变形计、镜子里面主人公的年纪,也就是上中学了,基本上性格、价值观等等方面都已经定型。
毫无疑问,家长或者说家庭教育,在这期间尤为重要。一个好的家庭氛围,会减少矛盾和问题,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削弱抱怨等消极情绪的影响。
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特性,仅以5-7岁举例:
5岁:开朗而愉悦,懂事了、讲理了,想做好小孩,讨妈妈欢心。
在这个年纪里,最令人喜悦的特质,就是他热爱生活,自得其乐,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孩子非常在意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家、所住的小区,以及幼儿园的教室。对新的、陌生的事物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会为了冒险而冒险。
5岁的孩子有能力做到尽量不惹麻烦,关键是孩子学会自我控制了。他会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得很清楚,只尝试那些他认为一定办得到的,经过一次次的成功,建立起自信。
6岁:进入了暴风骤雨的人生第二叛逆期,个性极端两极化。
6岁孩子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这个时候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孩子自己,他希望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6岁孩子同时在很乖和很叛逆两个极端游走,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岁现象。
这个时候的孩子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而且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噩梦也会给6岁孩子带来很大的困扰。最大的问题是孩子与妈妈的关系也游走于两极之间,既深深地依赖妈妈,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很考验家长的耐心。
7岁: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
7岁孩子往往记性不佳,容易分心,磨磨蹭蹭,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动。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充满了感伤的基调。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有意找自己麻烦。
开始在意上学不迟到、作业及时完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到自己的地方,孩子从这时候开始,懂得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准确地说,孩子开始很在意老师怎么看待他,开始有心想做个让老师满意的好学生。而且,心智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的时候了,这就是他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他需要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橱柜、自己的床。
做律师要拿律师证,开车必须要有驾照,做老师也要考取教师资格证,但为人父母是不用拿证的,就这样做了,而且一做就是一辈子。难道我们真的不需要学习吗?我们不缺爱,缺的是对爱的认知教育,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是家长,然后家长才能去教育孩子。
在家庭教育上,实在需要爸爸妈妈们运用智慧去应对各种状况,这丝毫不比工作轻松。
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是我们的使命。
优氏在线学科英语通过家长孩子双向测评,精确匹配孩子需求,私人订制学习计划,口语提升更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