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从来都不是一个赚钱的职业

文 / 心之爱
2017-08-07 11:05

原创 心之爱

心理咨询师是每天八个小时坐在一间狭小的、通常也不太舒适的房间里,倾听一个又一个来访者的故事,感受每一个个体内心的喜怒哀乐,触摸一个又一个痛苦或者受伤的灵魂。

心理咨询的工作内容是处理那些内心的创伤,抚慰受伤的灵魂,陪伴一个个体在人生的艰难旅程中一起走一段,让来访者的生命再次焕发活力。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助人的行业。

这已经注定了它只能是一对一的,一个人小心翼翼的去触碰另一个人的内心,用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时间熬出来,两颗灵魂慢慢相遇的过程,这也已经注定了它无法被量化、被流程化操作,无法大规模的复制和商业化。

在金钱几乎主导一切的中国当下,它真的是一种稀缺品,是一种奢侈品!

所以,对从业人员来讲几乎永远不要指望它能让你名利双收。如果你因为这个想法而选择进入这个行当,事实上,你已经和心理咨询师这个角色彻底南辕北辙了。

对那些想要加入这行的人员来讲,也许你需要考量的要素只有两点:这个职业本身能否帮助到你的灵魂以及你是否有强烈的助人动机,否则你很难坚持下去。你会非常快速的被淘汰掉。

高校系统和心理治疗系统的隔离

很多年的中国社会一直还处于吃不饱饭的阶段,无暇顾及个体的精神健康。对那些处于精神困境的人们放任自流,自生自灭。

在中国的主流科班体系内,无论是教育系统还是医疗系统,并没有一个相对成熟和系统化培训心理咨询师的流程。

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具有自然科学性质,也有社会科学性质,也是与医学相交叉的一门学科。科班的本科培训体系里包括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统计方法等基础学科。

中国的高校是一个以科研和教学为主导的机构,同时带有一定的行政性质,象牙塔的大门不是朝着普通老百姓开的。对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婚恋关系、内心信仰等,中国的学者们会用宏观数据去研究、去分析,去做报告。但距离实质性地帮助到一个个具体的来访者,还需要漫长的自上而下的体制改变去推动。

中国高校设有心理学专业,以师范类院校为主。在百度上搜索:国内最厉害的心理学专业院校,跳出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咨询师和一个活生生的人打交道,和一颗丰富复杂的内心进行沟通的过程。

而人是这个世界上极为复杂的一种动物。中国的教育里并没有关于人本身、关于生命本身的教育。中国的教育更注重知识的传播,而没有关于生命本质的追问。

就像我们看到的:马加爵事件之后,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建设大面积的展开。而目前每所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大多数来访者都是来自本校的学生,而很少看到来自社会人员的求助。

无论是一个培训体系的建立,还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永远是要在一线大量的接触真实的来访者,踏踏实实的做一个又一个的个案,去积累去摸索,去真实感受人的内心感受,去实际的接触到中国人的创伤痛苦,才会知道如何成长起来。

交叉学科的多元背景、中国人文教育的孱弱、功利主义的导向,都已经决定了中国心理学的科班体系很难培养出合格而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精神卫生系统和心理咨询领域的隔离

中国目前的抑郁症患者人数高达一亿,这些人的首选求助途径是:精神病院。

而中国的精神病院更多是一个出诊断、开药方的机构。

因为精神类疾病的复杂性,误诊率极高,很多的长期病患,从市里的精神病院辗转省会城市再到北京的精神病院,来回奔波。于他们而言,相对幸运的情况是一旦确诊成功,药物匹配,他们的症状可以得到控制和缓解。

更理想的情况是:重回内心的健康平静,走入主流社会。而这一步,必须要有心理咨询的介入。

这时就会发现:在中国的精神病院内,可以做心理咨询的人寥寥无几。

在中国的医疗系统内,一个医生的首要职责是:诊断开药。首先,医院系统内并没有培养心理咨询师的体系,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意味着精神科医生本人内心具有救助患者的强烈动机,继而自己探索学习,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和精力。这种完全需要个体自发的行为,几乎就已经断灭了。

而对中国的精神病患来讲,这个过程里,因为抑郁症、强迫症、双向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标签化,中国社会对精神类疾病的羞耻和歧视,再一次让这些人的内心雪上加霜。

主流培训体系的缺失和匮乏,导致培训心理咨询师的责任落在了整个社会身上。

当培养一个心理咨询师,成为一个社会行为时,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化的参与。同时因为它的巨大稀缺性,那么市场价值也就变的非常高。同样,买单的人也就需要付出极高的金钱成本。

一个粗略的计算是: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咨询师之前,上课费用至少是在20万以上。1000个小时的个人督导费用,应该是在5万左右。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需要终生受训和学习的职业。一个成熟心理咨询师每年的受训费用是7万到10万。

中国心理咨询领域的结构性矛盾

精神类疾病是一个连续谱,它并不存在绝对值。

回归到每个个体,我们人性中的相似性远远大于差异性。

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疯狂的一面和健康的一面。

随着城市中产阶级的崛起,精神层面的匮乏、信仰的缺失、中国式创伤的长期积累带给每个个体内心的精神困惑,正在快速的突显出来。

大部分人所面临的内心困惑并不足以被定义为临床意义上的精神疾病,但那种忧伤和痛苦已经足以促使他们:也许有必要寻找心理咨询的帮助。

可以说,此时此刻的中国社会,正在爆发着一股“心理潮”。

巨大的需求和极为匮乏的心理咨询资源之间,这一结构性的矛盾,是中国目前心理咨询领域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

这一矛盾,也催生出这个领域内的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对于每个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人们,最应该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想要进入心理咨询领域?

在我们的经验里,选择进入这一领域的人们,大致有三类:

因为看到了中国心理潮的爆发,觉得心理咨询是一个朝阳行业,肯定大有商机;

有的是因为自己面临很大的内心困惑,而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最后被迫去考个心理咨询师证,学起了心理咨询;

有的是因为: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特有的光环,神秘而又神圣、受人膜拜及尊敬等特质可以极大的满足自己的自恋而选择进入这一领域。

这一结果,即悲哀又好笑,而这就是现实情况。

任何一个心理咨询师,选择这个领域,都有着充分的个人原因。

所以那些能看见自己的痛苦并且和痛苦相处过的人或许更有成长空间。当然前提是处理过内心的创伤以及接受了相关的培训。

很多想要进入这个领域的人员往往低估了这个职业对人的要求,低估了这个行业需要你付出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成本,也低估了它对一个人的知识和人格层面的要求。

我们看到很多人在刚进入这一领域时,热情膨胀、好学不倦、无知者无畏的往前冲,马不停蹄的上各种工作坊、各种培训班和课程,以至于患上“学习综合症”。以及学习几个心理学术语后,就开始实践,拿来分析身边的亲戚朋友,弄的哭笑不得,成为孤家寡人。

几乎,每一个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在最初都会遭遇这样的情况。

可以说中国目前的心理咨询市场,充满了浮华泡沫,到处都是打酱油的人,从而导致外界对心理圈的认识更是褒贬不一。

而随着时间,慢慢的深入,那些需要处理自己困惑的人,处理完自己的困惑,也许就慢慢的回归自己的领域,生活继续往前走。

那些想要指望心理咨询来赚钱的人们,也在不断失望的边缘上挣扎,因为这个领域内的大多数人连温饱都成问题。

那些想要寻找存在感和满足感的人往往非常聪明,他们快速的意识到想要得到这种满足感付出的代价太高了,于是快速掉头,空留一个心理咨询师二、三级证书在手。

而那些能够在这个领域内坚持下来的人和机构,一方面已经突显了他们自身人格特质和这个行业本身的切合,另一方面在现实层面上,也在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和生存之道,探索着自己的发展模式。

以及,等待国家制度层面的改变和扶持。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心之爱(xinzhiai-xi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