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马后炮的人身上反映出了一种什么心理?

文 / 常青树
2017-08-02 07:42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马后炮的人身上反映出了一种什么心理?

马后炮

对于生活中的马后炮,我想用一首打油诗来概括:

行事前夕装深沉,碎言片语不曾提。

事后滔滔唱高调,品头论足惹人嫌。

据说马后炮还有个有趣的民间传说,想传很久以前,在军队里面,有一个负责开炮的士兵,他时常向人吹嘘自己作战多么勇敢,技艺是多么高超,开起炮来肯定会让敌人闻风丧胆。

后来有一天,敌人来了,士兵看着潮水般涌来的敌人,吓得仓皇后退,远远躲在拉炮的马车下面。等敌人尽情的劫掠一番,退走之后,才敢露出头来胡乱开上几炮......

马后炮最大的特点就是当时不及时主动,事后才采取措施。

比如今年清明节扫墓,因烧纸钱或放炮筒,很多地方烧山烧死了不少人之后,各地政府才说扫墓期间不也许烧纸钱,不许放烟花炮竹。还有河北一少年,在寻求法律帮助,却没有得到帮助而采取端的做法,在媒体爆光了时,上面打官腔的有些人,就会说你怎么这么傻,现在是法制社会,你应该走法律途径呀。不是他们的事,说得总是比唱得还好听。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马后炮的人身上反映出了一种什么心理?

马后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当官的是为了显示自己爱民体民,或是任务似的交差,或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公众形象。而普通人,那就是胆小、自卑、没有主见,最重要的在我看来是无知。

因为胆小,所以须行事时尽量躲在后头,怕自己的无能被人看到。且时常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就尽量不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想法,免得招来嘲笑。可是事后,发现别人也不过如此时,为了显示一番自己原来比他们厉害,为了满足自己脆弱的虚荣心,于是就夸夸其谈。

马后炮其实挺可怜的,可有句话不是说”可怜之人必有他的可恨之处。“这话真说得一点不假。

你生活中是否也有碰到这样的马后炮,当你碰到时你是如何对付他们的?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解解气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