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杀率是西方国家3倍,你是易感人群么?
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SELF格致论道讲坛
导语:世界上约16%的人正遭受着抑郁症的折磨,在中国每年有30万人自杀,其中抑郁症是最主要的原因,留守儿童、育龄期女性、老年期男性都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抑郁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包爱民教授在SELF讲坛的舞台上,分享了抑郁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并且提倡建立中国人自己的人脑库,为抑郁症人脑研究助力,为子孙后代带来健康。
---嘉宾介绍---
包爱民
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
以下内容由包爱民演讲精编而成:
我每天都很郁闷,我是得了抑郁症吗?
抑郁症是脑部疾病,由于科学发展的限制,目前医生都是根据病患的症状做临床诊断。抑郁症有九大症状,包括负罪感、抑郁情绪、缺乏能量、体重减轻、快感缺失、精神运动性障碍、无法集中注意力、睡眠障碍、有自杀念头。
当这个病人去看病的时候,在九个症状里要达到五个及以上,而持续两周,就会被诊断为抑郁症。这五种以上症状的组合可能很多病人并不一样,大家虽然都得了一种病叫做抑郁症,但是大家发病的脑区不同,或者是里面的分子改变,导致这些症状的组合可以不一样。
我每天都活力满满,怎么可能是抑郁症?
包爱民教授提到,抑郁症有不同的类型,如产后抑郁、围绝经期抑郁、冬季抑郁等等,都是抑郁症的亚型。有一个常见的类型叫做躁狂抑郁症,也叫双向情感障碍。躁狂抑郁症病人是在抑郁的症状之上出现躁狂状态,躁狂状态是什么样的状态?就是病人感觉洋洋得意,自我感觉非常地好,好于众人。
躁狂抑郁症患者也可以忙忙碌碌地工作,他的创造力、精力很旺盛,很少需要睡眠时间。比如著名的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他罹患双向障碍,他的作品反映了他的情绪和病情。
当他处于抑郁状态时甚至企图自杀时,一年只有几部作品或者产出为零;当他进入躁狂时期,他的作品数量就会急增。躁狂抑郁症会使患者在躁狂与抑郁之间反复循环,并且频率逐渐地增加,周期缩短。最后,舒曼1856年绝食,死在医院里。
我国抑郁症自杀率是西方发达国家的3倍脑部疾病不应被污名化
抑郁症的终身发病率高达10%—15%,它是所有疾病中自杀率最高的一个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类的第二大疾病杀手。
在中国,抑郁症患者数量达八千万,如果根据中国的人口数量分析,相比世界的16%,这个数字似乎不足为患。是中国的政府和医生对抑郁症患者治疗得更好吗?辨别得更清楚吗?包爱民教授给出了否定答案。
我国的年自杀率达到30万人,这个数字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三倍,这是抑郁症病人没有得到很好的诊治造成的。抑郁症在中国被严重地污名化,“精神病”“神经病”在我国都是骂人的话,但事实上,抑郁症只是一种脑部疾病,不应该被污名化,是脑这个器官像肝脏肾脏一样生病了而已,抑郁症患者应该像看其他病那样的及早重视,及早地去找医生去治疗。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
包爱民教授分享了目前对抑郁症病因的发现,首先抑郁症是具有遗传性的,如果在一个家族里,跟你有血缘关系的人罹患了抑郁症,那么你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因子就会增加。美国的阿米什人的人群调查可以看出这个结论,图片上显示了他的家谱分析,这黑颜色标记的都是这个家族中的抑郁症患者。
童年期或者幼儿期遭受的创伤,比如说忽略、性虐待、身体虐待,战争、地震等也可能导致个体在成年后更容易发生抑郁症。
童年期忽略在我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农民工进城打工,把自己的子女丢在家乡,如果丢在家乡的孩子,没有得到来自其他亲属的关爱,及时给予教育去激发刺激他们的大脑的话,等他们进入成年期,抑郁症发病率就会增加。
另外抑郁症的发病和年龄和性别之间也有关系,在儿童期的抑郁症里,男女没有明确性别差异,但是进入育龄期——女性月经期开始到绝经期前这一段具有生殖能力的时期,育龄期的女性和同年龄阶段的男性相比,抑郁症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这种性别差异进入老年期逐渐消失。
如何治疗抑郁症?
包爱民教授分享了四种抑郁症治疗方法。第一种是抗抑郁症药物,第二种是认知疗法,也叫心理分析,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为你做心理辅导。第三种叫经颅磁刺激,运用一个外加磁场,改变大脑内部神经环路的运作。第四种是光线治疗,在眼睛后面有一个脑部核团,它是我们的生物钟,在抑郁症中它功能紊乱,运用特殊的治疗灯或者日光照射你的眼睛,用光照重置这个生物钟,可以改善症状。
不过包爱民教授提到,这些治疗方法仅对部分患者有效,为什么呢?包爱民教授以中国高铁地图为例,生动地说明了原因。我们大脑里有一千亿个神经元,神经元被神经纤维联系起来,神经纤维在我们脑中缠绕了十万公里,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比高铁地图复杂千亿倍。
高铁地图上有些是枢纽站,比如上海站,假设上海站出了问题,这就不是它自己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枢纽,它会使得所有跟它这相关的脑区都发生问题,而此刻若是你去修整北京站,这是无效的,倒过来也是这样。而且每位罹患抑郁症的患者的脑内,发生问题的“站点”可以不一样,这让抑郁症研究与治疗难上加难。
建立中国自己的人脑库,为后代带来健康
神经科学、脑科学的知识发展到今天,基于科学家对动物细胞功能、分子之间作用机制的观察,可以推测出,有一些疾病发生在哪。但是高级灵长类动物的智能、情感,用其他动物难以深入研究。
比如说啮齿类动物的鼠,它害怕、快乐、极度快乐的表情是一样的,或者说它没有表情。还有人脑中抑郁症发生的经历、基因、年龄和性别之间的互作、幼年期的经历,这些因素组合起来,很难在一个动物脑上反映出整个病程,
除去动物脑,是否可以用人脑观察呢?现在医学家、神经科学家、工程学家和物理学家,已经发明出了越来越精密的脑影像技术,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抑郁症的人脑哪些脑区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局限性在于它无法看到分子层面,无法看到具体的化合物改变。
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包爱民教授提倡建立人脑库,也叫人脑组织库、Brain bank,听上去像脑银行。人脑库的目的不仅仅是收集展示大脑,而是收集好每个个体去世后向脑库所捐献的大脑,建立一个系统的储存和诊断,然后发送给神经科学家去研究,比如说去研究有抑郁症的大脑,同时用没有得抑郁症甚至没有得任何脑部疾病的大脑做对照。
脑库的具体工作分三个部分:一是宣传动员,把这个需求告诉民众,让民众理解脑研究样本的需求,不断地沟通,生前做好登记,在去世后捐献大脑,脑库有工作人员做好分切,根据科学家不同的研究目标,将不同的大脑部分,例如海马体、前额叶等不同部分储存好。
第二部分是做好神经病理诊断,神经病理学家会用自己的肉眼,在大体上,以及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这个大脑,做出最后的诊断,这个诊断往往可以纠正生前的误诊,比如生前你以为自己得了抑郁症,实际上最后发现你罹患的是老年痴呆等其他脑部疾病,你的大脑的最后诊断就不是抑郁症而是老年痴呆等。
第三部分是最重要的,要以动力化、积极的方式向科研人员发送研究标本,这些科研人员是有资质的,有研究基础的,他们所设计的研究的方案是合理可行的,他们的预期研究结果可能会对征服抑郁症有效,只有这样的科研人员才能够获得珍贵的礼物——大脑,去进行研究。
西方国家建立人脑库比中国早了25—30年,这和民众的教育、理解以及传统习俗有关,近年来,随着科学普及、教育水平的提高、我们国家对于遗体捐献、器官捐献的宣传和支持,人们正在改变观念,包爱民教授相信,通过教育、倡导,通过国际科学合作,虽然中国脑库建的晚,但是将来的规模,所含有的标本量是最好的。因此最有可能为神经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助力,为尽早征服抑郁症这个病魔助力。
建立人脑库的过程在包爱民教授看来,是一个让我们大脑重生的过程,捐献这项行为可能对已经去世的本人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你的大脑能够被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就会为子孙后代的健康、幸福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