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家庭成员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取得一致?
最近很流行那句“中国丧偶式育儿”,在实际中,确实是这样,很多家庭的教育几乎都是妈妈在关注,爸爸似乎成了局外人。
特别是大家庭,有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外婆的家庭一起住的,在育儿问题上就更加给妈妈制造了很多阻碍。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家几乎也是属于大家庭养育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跌跌撞撞的,也经历了很多在孩子教养问题上,如何与家庭成员取得一致。在此分享几点我的经验。
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由于要工作,爷爷奶奶没有时间帮忙带孩子。是外公外婆来帮忙带孩子的,一直帮忙带到三岁上幼儿园就回去了。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感觉与家庭成员在养育孩子问题上有什么冲突,第一,可能是那个时候年轻,自己没有什么经验,几乎都去听老人的了。第二,刚创业心思大概都用在工作上,虽然也很注重孩子的阅读和陪伴问题,似乎没有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好的习惯。第三,也可能是自己家的父母好商量,有时说了什么,就算吵架了,也还是自己的父母,没有往心里去。感觉老大的成长还是挺顺利的。
重点问题来了就是老二的养育问题,这个时候老二要出生了,家里没有人照顾,刚好爷爷奶奶也有时间来照顾了。在老二出生以后,开始体会到养育孩子的问题还是一个很有点复杂的问题。
因为生了老二,内心的焦虑也有些加重,这个时候就开始有意识的去学习如何做好妈妈。懂得越多,就会发现问题越多,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与家里的爸爸,爷爷奶奶的冲突那是不断的。爸爸属于放养型的家长,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对于孩子无条件满足。爷爷奶奶觉得自己都是带大过两个儿子的,这不是成长的挺好吗,经验论经常发生。
下面进入正题,在这个大家庭的过程中我慢慢的摸索出几条经验
第一,要想家庭成员与自己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取得一致,首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理论和实战经验,多去参加一些父母培训课程。现在养育孩子的方式已经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是因为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所以一定要学习。在老二出生以后,我一方面感到焦虑,一方面不停的去学习。首先就是买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看,后来越来越感兴趣,就去报读了中科院的儿童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当时恶补这方面的知识,只是因为我想做一个好妈妈,没有其他太多的想法。把自己变成专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接触很多优秀的同学和老师,他们实践经验也很丰富,给了我很多实际的指导。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圈之后,就会有意识的去影响身边的人。
第二,当你具备了一些经验知识以后,这个过程就是一种成长。多花些时间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虽然家里有老人带,也不能做一个懒妈妈。在你工作之后,可以陪伴孩子多阅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行为,当你看见孩子,才能和孩子建立亲密的联结。晚上带着孩子一起睡觉,其实可以给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在孩子幼儿阶段,孩子和谁睡觉,就对谁的信任度最高。在和孩子建立亲密联结的关系之后,孩子自然知道在家里我该听谁的,执行谁的话。因为爱和尊重,是联结孩子的一切基础。
第三,影响家里的爸爸和你统一战线,不能想着我一定要改变他。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只有改变自己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当你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耐心对待孩子,特别是在孩子发生一些偏差行为的问题上的时候,能很好的处理,就是给了爸爸很好的示范。事后通过和孩子的沟通和爸爸的沟通能把问题处理的更圆满,这样在孩子教养的问题上发生矛盾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人请教你了。因为爸爸搞不定孩子,这个时候就是你很好的影响了爸爸。不能指责对方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对,是给对方做示范。
第三,对待老人的经验论也是不能指责。老人本来认为给你带孩子已经够辛苦了,你还说我做得不好,老人就会更委屈。虽然有些问题我们需要坚持原则,在老人看来就没有那么多原则可以讲,总以孩子还小为名。在此过程中真的要和老人斗智斗勇。
首选我做的是多拿别人家的孩子和新闻故事来说事,一般在餐桌上吃饭的时候我会经常讲关于教育的新闻和故事,比如你想老人给孩子少穿点,可以说最近新闻报道,医生说来儿童医院看病感冒的几乎都是捂出来的,有时真的有刚好的实际新闻,看到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和视频,我会实际保存,拿来给老人分享。这个比你直接指责老人做的不对好用多了。
其次,借助别人的力量,比如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和我反映孩子有什么问题,我都和老师沟通好,你和奶奶直接讲就好了,这样回来奶奶就会告诉我,奶奶才会真的意识到这样养育孩子有问题。趁机我再编一些故事给他们听。
再次,和孩子站在统一战线上,有时复述老人的话,比如吃饭问题,老人总是想喂,我可以和孩子说,快点自己吃吧,奶奶以为你不会吃饭呢,赶紧自己吃,不然奶奶要来喂你了。孩子直接拒绝了,比你拒绝要好。
大家庭养育孩子总结以下,第一,对于孩子的成长,大家庭教育一定要同意,以一个人的主导地位为住,第二,对于孩子的学习和家庭教育成长,从小就要树立一种规定,这就是有规矩的爱。第三,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沟通要避开孩子,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