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准心理测试:一张图你选哪个面具,揭露你内心的阴影面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变得越来越麻木,或许是接受的信息太多,面对再劲爆的事件,内心也难起波澜。
从什么时候起你失去了一颗敏感的心?从什么时候起你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空虚?下面的测试会测出你有没有变成空心人?有兴趣的话尝试一下吧。
问题:请从下面四张面孔中选择一张你认为最贴切自我形象的面孔出来。
答案:
A.1
B.2
C.3
D.4
A.空心度80%
是时候找点事情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了。放下杂念,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呗,想想清楚你想要追求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要得太多,可能会让你心乱如麻,接受的太多,更是会扰乱思绪,我可以暂时逃离目前的生活,越是简单的东西,越用心的去体验,越能够在心里留下深刻的痕迹,尝试去寻找简单吧。
B. 空心度60%
曾经一件小事就可以在你心中激起涟漪,现在的你也不那么容易感动,同样也不那么容易愤怒,不那么容易伤感了,情绪变得缓和了,生活自然也更有规律,但内心的触角没那么敏锐,许多细腻的美好就无法被体验到,逐渐变得空心,或许根究原因是因为如今的你已经忘记了曾经的梦想是什么。
C.空心度40%
对新鲜事物会很好奇,还是会有想要追求的梦想,对这个世界依旧渴望要了解更多,但从你的人生计划来看,就能看得出你并不是一个彻底的空心族。只是历经的某些失望瞬间会让你劝说自己不必去在意太多的事,强迫自己无欲则刚,是导致你有那么一点空心的原因,有欲望是好的,才能督促自己不断进步。
D.空心度20%
像小孩一样容易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行动,这个世界对你来说还很新鲜,虽然熟悉的那部分让你有些麻木,当你渴望去探索人生中自己未知的那部分,对每天抱有美好的期待。,仍旧相信可以依靠努力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成绩,就是这些热情和好奇填补着你的内心,令你的生活也能够充实。
心伙伴心理专家解读
1.什么是空心病?
空心病指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症状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前段时间,北大心理健康咨询师徐凯文的演讲稿《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刷爆朋友圈、微博,里面提出了一种心理疾病叫“空心病”,文章中提到,“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30%北大学生厌学”。但事实上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病”,他们不知道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缺乏对生活的热情,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感觉生活失去了意义。
2.如何去面对生活的这种无意义感呢?
回答问题时,第一个映入我脑海中的就是一个解释学的理论框架:拉康的精神分析。拉康认为我们之所以在社会生活中有所追求的原因是早年时候有一种缺失,这种缺失会变成动力,而后变成趋力使得我们往前走。那么我们缺失的是什么呢?
第一个,我们追求镜子里面完美自己的形象会变成一种趋力,得不到就会变成一种缺失。所以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在生活中会有很强的驱动力,做事容易成功。但是心理疾病和做事成功是两件事。
第二个,源于我们对于母亲的需要以及母亲的欲望、我们想追求的与母亲有关的东西、我们想成为母亲的欲望,这些也会成为趋力的转移。转移出去后也会成为我们的动力系统。
第三个,我们试图认同父亲,获得社会生活中的注册的身份和资格,这其中主要是为了获得家里的权力,拉康把它叫做阳具,因为我们被阉割了阳具,所以想要获得社会权力的趋力用获得能指的方式把它滑动到了任何地方,比如钱、工作、学习、房子、汽车等等。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三体的秘密”;“心伙伴”,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建立了一个最靠谱的心理科学发射站!
每天发射最科学、最有趣、最实用、最生活的心理学知识!
想知道心理学最神秘的技术?
点击“了解更多”了解新时代的人类互联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