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究竟是什么?这三大心理学效应你应该要知道!
每到考试季,有的学生发挥正常,有的超常发挥,也有的大失水准。有的喜,有的忧,有的喜忧参半,各自不同。花开有花开的原因,花谢有花谢的理由。孩子自身禀赋、性格特征、所处环境、所受到教育等等的不同造就了各自的不同。这里我们来看看几个心理学原理,看看能给我们一点什么启示。
“詹森效应”:平时表现好,大赛就失败,这种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成绩失准的现象称之为“詹森效应”。
美国有一位速滑运动员,名字叫丹.詹森,他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平时训练和比赛时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夺冠呼声很高,但是在大赛赛场上,詹森却多次失利。
“詹森效应”在体育赛场上屡见不鲜,在学生的考场上也屡屡发生。有些运动员在日常训练比赛中实力相当强,但在大赛场上常常发挥异常,饮恨败北。有些学生在平时学习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遥遥领先,但到了中考、高考屡屡失利,成绩不够理想。
原因:一是心理压力过大。平时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心理定势,因而患得患失心理加剧。加之国家、社会、团队、家庭、亲人的厚望,心理压力过大,思想包袱过重,表现出保守,不敢拼,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二是缺乏自信心。由于大赛、大考的氛围与平时大不相同,这就要求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强大的自信心,如果缺乏自信心,怯场心理,就会束缚潜能的发挥。
启示:要关注孩子平时学习过程,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准时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不要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淡化考试的结果。
“超限效应”:刺激过多、过强或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叫“超限效应”。
有一次,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一开始,他感觉牧师讲得好,准备掏钱夹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在滔滔不绝地演讲,他有点不耐烦,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已经很讨厌,决定不捐了。又过了好一会儿,牧师终于演讲结束,这时的马克.吐温已很气愤,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不仅不捐一分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原因:大多父母对孩子所犯错误爱啰里啰嗦,没完没了;秋后算账,揪住错误不放。孩子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强烈,刺激过多、过强或时间过久,往往会引起孩子心理不耐烦或逆反。例如孩子没有考好,心里很纠结,很难受,这时候孩子会打球、看电视、玩游戏、蒙头大睡,放纵发泄一下。如果家长不去和孩子谈心,了解他内心的痛苦,分析原因,宽慰孩子,给他加油打气,而是吼叫孩子说:“没有考好,还有脸玩!?”这时候孩子就会从最初的“内疚”到变得“不耐烦”,到后来的“反感”“讨厌”,甚至“逆反”“对抗”。
启示: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而应“犯一次错,批评一次”,不能多次啰嗦批评,且就事论事。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才不会让孩子觉得有被“揪住不放”的感觉,厌烦、逆反心理就会随之降低。
“德西效应”: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情况下,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一群孩子常常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喧哗,老人难以忍受。老人想了个办法,他对孩子们说:“我一个人寂寞,你们使得这儿变得热闹起来,为了感谢你们,来,每人奖一元钱。”老人给了每个孩子一元钱,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孩子们又来了,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五角钱,老人解释说:“请你们原谅,我收入低,只能给你们这些。”孩子们有点不高兴,但还是喧闹了一阵子,走了。第三天,孩子们又来了,老人只给了每人一角钱。孩子们很不高兴:“才给一角钱,我们多么累呀,我们再不给你玩了!”说完,孩子们气冲冲地走了。
原因:在上面的故事中,老人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巧妙地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奖励而玩”。老人操纵着“金钱奖励”这个外部因素,从而控制了孩子“天性爱玩”这一内在因素。故事中的老人,象征父母、老师,而“金钱奖励”象征父母、老师的精神奖惩和物质奖惩。
启示:不是所有的奖励都会让孩子更乐意做一件事,奖励有时也会浇灭孩子对一件事情的爱好和兴趣。一味地奖惩,往往会让孩子在乎外部的评价,从而忘记了自己的原始动机——志向、好奇心和兴趣爱好。
人无志不立。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掘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内在的激情和动力。而不要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
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需要智慧。教育绝对不是万能的,但是对于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教育往往会造就不同的结果。因时因地因材施教,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而功半。
*作者:李昌宝,鱼羊秘史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