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军医生:暴躁易怒、亢奋激进、情绪激动失控…是脾气不好,还是躁狂症?
高海军
30年临床诊疗经验
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6医院(济南空军医院)。先后在国内多家医院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形成了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熟知精神心理科的各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与康复,长期致力于综合应用药物诊疗、物理诊疗、心理疏导贯穿到诊疗全过程,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类诊疗技巧,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及对药物过分依赖等问题,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疾病及心理困惑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尤其是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障碍等心理精神疾病,同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儿童行为障碍的治疗。
行医格言:
尽心尽责,医术精益求精,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的疾苦。
这些描述都是来自现实中的人们——
“经常会情绪暴躁,易怒,情绪波动特别大,喜怒无常,我也意识到这是不好的,想要改变却又无能为力。并且做事追求完美,会因为一点小小的事情而懊恼,然后特别亢奋,激进。”
“冲动易怒,现在自己感到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忍不住乱发脾气,破坏欲望很强。”
“火爆脾气一点就着,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当时不能自控,事后又特别后悔。对很小的事也沉不住气,一发火就骂人、砸东西,甚至打人。”
我们每个人的情绪,都会随着生活事件影响而产生起伏,有时会因为开心得意而表达或欢唱,有时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感觉压抑,甚至懒言少语。这种情绪变化,如果不是过分起伏且持续,就是正常的。
相反,如果1个人,长期处于过度的情绪波动中,且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持续一定时间,既往不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在这样一段时间内变得脾气暴躁,那就不仅仅是情绪的发泄,而是因为疾病,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可能是患上了躁狂症。
躁狂发作,是一种心境障碍,多为急性起病,以心境高涨为主,可以表现为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等多种发作形式,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轻度损害;严重者,可以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躁狂症的具体临床表现
一、症状标准: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症状持续至少一周,在心境高扬期,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三项:
1、言语比平时显著增多;
2、联想加快,或观念飘忽,或自感言语跟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
3、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随境转移;
4、自我评价过高,可达妄想程度;
5、自我感觉良好,如头脑特别灵活,或身体特别健康,或精力特别充沛;
6、睡眠的需要减少,且不感疲乏;
7、活动增多,或精神运动性兴奋;
8、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不顾后果,或具有冒险性;
9、性欲明显亢进。
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一:
1、工作、学习和家务劳动能力受损;
2、社交能力受损;
3、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三、排除标准:
1、不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与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可参考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躁狂发作严重干扰患者身心健康,给患者的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且可能给他人造成损害或影响,是重性精神疾病之一,如若怀疑可能是躁狂发作,建议及时治疗,诊断明确后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躁狂症如何治疗?
持续服药:持续服药对于躁狂症患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一般来说,病人病情稳定后要坚持服药。很多病人出院后往往服一段时间的药就自行停药,其原因就是认为自己的病已经好了。
遵医嘱用药:躁狂症治疗药物患者不能擅自服用以免造成伤害,最好事按照医生的嘱咐来用药,如果突然停药可以出现药物戒断反应,而停药后突然服药又会出现较大的副作用,而且容易发生意外。
有的躁狂症病人当病情出现反复时,往往由原来的愿意服药转变为拒服药,说自己病已经好了不用服药,此时家属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送往门诊检查治疗,以预防病情加重。
坚持综合治疗:患者自身具有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特征,躁狂症的发生和发展又与具体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关联,因此,在治疗上应综合考虑,要采取物理仪器治疗、药物治疗、精神或行为治疗、家庭或环境治疗的综合措施,只有这样才符合生物-心理-社会的治疗模式。
按时复查:按时复查也是躁狂症能不能治好的关键因素,患者要经常到医院进行复查这样是可使得使医生全方位的了解患者病情,使得患者的动态完全在医生的掌握之中,及时根据躁狂症病情变化调整药量。
通过复查也可使端正人及时得到咨询和心理治疗解除躁狂症病人在生活、工作和药物治疗中的各种困惑,如此便可更好的预防躁狂症的复发。
躁狂症的防治要注意以下四点
1、早期识别,早期治疗,足量足疗程治疗,全程治疗;
2、采取综合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和危机干预,以改善治疗依从性;
3、长期治疗,躁狂发作复发率很高,需要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
4、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因需要家庭给予患者支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