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疗法:我们可获得的「个人权利」|心理咨询师说

文 / 爱上谭谈探
2022-03-11 09:24

本文字数3800+|阅读预计需要10min

文|侯香凝(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女性主义(feminism)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追求性别平权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包括消除性别定型观念,争取为妇女创造与男子平等的教育和职业机会等。

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女性主义的观念认为,现时的社会建立于一个男性被给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权的父权体系之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运动不是要让女性对抗男性,而是去结束性别歧视,性剥削和压迫。

女性主义疗法

女性主义疗法关注的是个人的权力主张。

它的假设基于在父权文化(父权指以性别进行权力划分,强调推崇阳刚气质,鄙弃阴柔气质的权力运作模式)下,人人都可能面临“失权”的境遇:

“女孩儿读这么多书干啥,反正早晚得嫁人……”

“男儿有泪不轻弹,哭什么哭!”

“哎呀你看起来又胖啦,最近是不是吃得太好了?”

“工资多少啊?有没有对象啊?哎这孩子我跟你说话呢,你怎么不吱声,真没有礼貌!”

这样得例子数不胜数,都会带给当事人一种不舒适得感觉,很想直说:管得着吗?或者是不知道哪里不对,反正就是不舒服。

图片来源:《我的天才女友》

在女性主义疗法的视角下,症状被视为失权后的一种抵抗。一种很经典的表达是:女性主义治疗师不会追究“到底是女性身上的哪些特质导致了抑郁症的高发”,而是会探究,“到底是父权制下女性生活中的什么情况导致了抑郁症成为个人应对更大的社会问题的普遍反应?”

女性主义治疗还为一些特定问题提供了非常有趣和值得深思的视角:

权力在亲子/养育关系里是失衡的,人类幼崽在生命初期需要在成年人的羽翼下自由生长,自然免不了“不得不低头”。所以在养育关系里的创伤被定义为“背叛创伤”,比如亲子虐待。经历过背叛创伤后,个体会体验到强烈的失权感,一种常见于受虐儿童中的情况是,哪怕被养育者虐待的体无完肤,也会毫无条件的依恋着他们。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个体成年后很容易发展出自伤行为(自伤行为是指有意且直接地伤害身体组织的行为,当事人一般没有自杀的意图,包括自焚、划伤身体部位、把身体撞向硬物、用拳头或其他会造成伤害的物件打向自己、干扰伤口愈合、拔毛,以及摄入有毒物质)。

图片来源:《去他妈的世界》

在《女性主义疗法》中,作者提供了一段非常让人难过且常见于真实咨询中的情况——一个经常通过自伤来缓解情绪的严重失权的女孩儿的感受:“她注意到自己从来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因为相比起她亲生父母和继母对她做的事,她的自残行为根本不值一提”。

很重要的是,在女性主义疗法中,治疗师会在一定限度内肯定来访在来到咨询室前所使用的“照顾自己”的方式,哪怕是自伤,因为自伤或许是ta在漫长煎熬经历中,唯一能做的让自己感觉好一些的事,这本身尽管有伤害,但也包含着权力的自我主张

女性主义治疗还为很多其他话题也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诸如“自杀是对权力的终极丧失”、“暴力实际上是男人体会到的极其无力、极其无助的行为”等等。

女性主义心理治疗中,咨询师的作用

在女性主义心理治疗中,咨询师在做的就是为来访者“赋权”。

咨询师尝试通过几种策略来实现赋权得目标,包括建立平等关系,将心理疾病重构为痛苦与功能失调,抵制父权制下的诊断,以及通过分析性别和社会地位培养个体对自己多重身份的感知。在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特别的地方,如“信任咨询师不是先决条件”。

图片来源:《小妇人》

尽管我不曾是一位女性主义者,但在读《女性主义疗法》时依然感受到权力觉醒的动人之处,并且会慢慢发现,我早在自己的治疗中就有意无意的存在着女性主义的态度。对于我来说,阅读它是发现自我的过程,相信对于女性主义者们也会从中体会到新的有力的连接感。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常常按照书里的四个领域的个人权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灵性-存在)的标准去检验:我是否足够尊重和保护自己的权力?我是否尊重他人?我是否冒犯了他人的权力?

当检验与践行在逐渐靠拢时,我想起了甘地的那句话“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并且感受到了一种有力量的自由。

四个领域的个人权利

文末,附上书中提到的四个领域的个人权力:

1. 躯体/生理领域的个人权力

与自己的身体紧密相连;身体被体验为一个安全的地方;以其本身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的样貌而被接受,而不是被迫变大或变小。如果它的尺寸和形状使得个体缺乏安全感,能以增加安全感为目的改变其尺寸和形状;

洞悉身体对食物、性快感以及休息的渴望;不对自己或他人的身体故意伤害,不惯常性地违背自己或他人的价值感。能看、能听、能走、能说话,或是一个摆脱了疼痛和疾病、强壮且健康的身体,并非获取躯体权力的必要条件。对身体抱有爱悯之心。

图片来源:《小妇人》

2. 心理/心灵领域的个人权力

知晓个人的想法,批判性地思考,能改变个人的思维;灵活应变且不轻易受他人左右。相信直觉,亦能接纳外部信息;知晓个体正在体验的感受,利用这些感受作为有用的信息资源帮助个体了解在此时此处发生的事。

不麻木,当下的感受反映着当下,而非过去或未来的经历。有能力体验强大而激烈的情绪,包容情绪,且不伤害自己及他人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灵性的方式进行自我安慰与调节。

3. 社会/人际:情景领域

拥有更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更多的时候能以自己期望的方式影响他人;没有不切实际的控制欲;体谅自己及他人;保护自己;边界感分明,又能灵活进退。能够与其他个体、群体及更大的系统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建立并维持亲密关系;在与他人亲近的同时不失去自我或吞噬他人,为自己设定明确的人际边界而不致产生距离感;

能够自主决定结束一段变得危险、令人不快,或为自己带来太多困扰的关系;能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他人一同解决冲突;在人生中进入某个角色——父母、伴侣、同事——通常是基于自主的选择、意愿及渴望,而非意外,虽然机缘巧合和体验新事物的机会也不失为美。

图片来源:《我的天才女友》

4. 精神灵性:存在领域的个人权力

拥有能帮助应对生活中具有挑战性的事物,并可能带来舒适感与幸福感的意义建构系统;了解自己的传统和文化,并能够将其整合进自己的身份中来加深对自我的了解;知晓社会情景并能够参与其中,而不是受其控制或不知其影响;

洞悉自我存在的理由并能将此整合进日常生活的重要方面;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且不失现实检验力。

【美】劳拉·布朗著,戴辰忱译,《女性主义疗法》,2021年4月,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