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请远离生活中那些异常单纯的人,他们很“危险”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现代社会生活当中,人际交往与关系的维系是社交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著名社会科学大师马克斯·韦伯(Max Webber)曾说:“人类都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生物。”
诚然,当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时候,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内心的意义去指导行动。在不同的社会与文化当中,对于交往之时要重视的点也有着不同的判断。
在欧美社会当中,人们也许会比较重视个体的性格特征,如果在交往时比较能够合得来,那么之后的关系便会密切。
而在印度这样的等级社会之中,个体的种姓(Caste system in India)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之间的交往动力;在东亚,尤其是中国,人们会更加重视人们的品质,因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人们更加重视集体的氛围和利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便是交往观念的一种真实反映。
但是对于社会当中那些表现得十分“单纯”的人,最好还是要加以防范,因为他们的背后,有可能是与外表完全不同的状态,可能比较危险。
我们不妨通过一些理论的分析来了解一下。
人格面具理论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在荣格看来,他更加重视个体的人格类型。在他的学术观念之中,“人格面具persona”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个体就犹如一个拥有众多面具的演员一般,其不同人格类型便是一个面具,就是为了从个人角度去适应抑或他认为所采用的方式对付世界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当个体更换“面具”在社会生活之中表现出不同样貌时,这样的“面具”类型也会反过来影响其整体性格,二者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
在荣格看来,人格面具机制的存在,一方面有助于让个体明白不同场合应当保持的不同状态,不至于出现混乱的状况。
但是在另一方面,当个体沉浸于不同“面具”为其带来的享受之时,就可能会改变原有的人格状态,从而产生某种倾向,甚至是为了某些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倾向于某种人格。
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从个体的精神及人格方面为我们分析了为何一个人会出现“许多面孔”。与之相似的理论还有加拿大著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社会生活个体展演观点。
出生于演艺世家的戈夫曼从社会学视角开始了对于个体行为的审视。
除了著名的“拟剧论”之外,在著作《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之中,戈夫曼的理论展现出了十分明显的喜剧透视方法与符号互动意味研究。
戈夫曼的理论与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十分类似,他认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之中就如同是在舞台上进行演出的演员一般,会将不同的社交场合视为一出戏剧的不同幕,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交行为的展演。
比如对于一个十分重视社会交往的个体而言,当他面对一个社会地位十分出众的社交场合之时,往往就会拼命地展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从而不至于显得格格不入。
当他与同一家族当中的亲属相处时,则会放下之前的防备与“伪装”,将自己比较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当他回到家中,只是面对爱人和子女时,往往就会展现出自己真实的样子。
过于“单纯”背后
在看过了这些心理学及社会学的概念理论之后,我们不妨将焦点放回到标题当中的重点当中去——社会生活当中那些所谓“异常单纯”的人是什么样的?
当个体成年之后,无论处于怎样的生活背景当中,社会交往总是一条“必经之路”。
所谓单纯,原本指的是涉世未深的孩子那种天真无邪的状态,意在暗喻那些在社会交往之中犹如一张白纸的个体。
然而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尤其是已经涉足职场的成年人而言,这种状态是否还会存在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成长给个体带来的转变,不仅仅是生理层面上的变化,自然也有社会交往层面上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需要面对的关系除了原本的父母、同侪以及师长,会逐渐增加。
每个人都有自己认知与世界观,不会显得格外不识时务,你最应该远离的不是城府深的人,而是太“单纯”的人。
那么此时依然还表现出“异常单纯”状态的个体,往往就是以此来作为一种“面具”,或者是一种行为展演方式示人的行为。
人类社会其实与自然界仍然还是存在较大相似性的。对于成年人而言,他们的社会交往一般都会以某些目的为动机,往往是为了实现一些资源的交换。
自然界的动物同样也是如此,那些力量足够的生物往往会通过自己的绝对实力进行碾压,而某些自身实力较弱的生物则会通过一些伪装等计策获得生存的机会或者是一些资源的享用机会。
并非全部,但是有一部分人,之所以展现出“异常单纯”的状态,就是为了让他人放松警惕,假装自己就是那种“实力很弱”的生物,从而通过某些计策的实施,在他人不注意的情况下获得一些社会资源,也就是中国俗话说的“扮猪吃老虎”。
这对于他们而言,其实不失为是一种生存的策略,但是如果这些人在秉持这样的观点的前提下,再拥有一些恶意,那么也许就会在社会交往之中对他人采取一些不善的手段。
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有的人也许是没有恶意的,只是想通过单纯的表现获取一些资源,但如果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欺骗,那么后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
“异常单纯”的人可能是无害的花朵,也可能是剧毒的菌类。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