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根源于不良的心神和情绪
来源 | 百川 (ID: 百川健康学)
作者丨 黄开斌
人所生的病,其根源于心,本在气血,表现于身。但人们最容易忽略、最不容易找到,也是最难解决的病根却是由心产生的种种不良情绪。这才是万病的根源、疾病的病根。换句话说,人所有的病本质上都是心病、神病或情绪紊乱失控了。
-01-
心情乱了,病就来了
2007年,国内引进了美国的一本畅销书,叫《病由心生》。这本书的作者是个内科医生,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行医经验总结出一个规律,说人将近80%的病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只有20%左右的病是因为细菌感染等外来因素所导致。哈弗大学曾有一个调查:90%的病来自我们的内在,来源于我们的情绪,如大部分的癌症病人与父母关系不好,负面性情绪过多,抱怨消极情绪在生命中占大多数。
从中华文化来看,病都是心造的,不是80%,也不是90%,而是100%,否则不叫病,只能叫疾。看看“病”和“疾”字的结构就知道疾与病之别了。这“疾”字,是病字框里面一个矢,有的放矢的矢,矢是外来的敌人,外来侵害,就是像箭一样射中你了。细菌、病毒和外伤等都属于“疾”的范畴。而病呢?里面的“丙”意思是心火,丙丁火嘛!所以,心里不平衡了,有忧虑、怨恨、恐惧等,所以,才会产生病。故俗话说:相由心生,病由心起,魔由心造。也可见,病与心情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
在此还需要再明确一下,“疾”和“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一个是外来的,一个是内在的。想要除“疾”,你用外在的方法就行了,但想要去“病”,你就得用内化的方法,尽量把心里面的绳扣解开。也就是说,你想要治万病,最关键的就是找到解心病的药。看懂这一点,才知道什么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或养神。
我们说一切病都根源于心,许多人就不一定理解得了。其实是心念转化成欲望和情绪的变化,进而气血运行故障,久而久之就是身体上出现有病症或病灶。比如总埋怨人的人脾胃不好,说胃溃疡的病根就在于你的心,你就会纳闷了,其实问题是出在你的心理情绪上。事实就是如此,甭管你哪个脏器受到损伤了,都跟情绪有关,比如说恐伤肾,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但是最终伤的还会是心。
心与情绪是相伴相随的,如容易被激惹,容易暴怒的人,其实他的内心是弱小的。因为他的内心没有力量,所以才会发怒。他底层的情绪,就是恐。而真正厉害的人,其实内心是平缓的,是如如不动的。还有,欲望跟人心或者心智也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七情六欲也就是所有疾病的致病因素。
既然人所有的病皆由失调的七情六欲所引起,这时,就会有人想:“人要想没病!是不是只有减少欲望,平平淡淡才能保证身体好啊?”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人的六欲——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人正常的感官,请看“欲”字是左边一个“谷”、右边一个“欠”字,繁体底下还有一个“心”。心里面想着吃饭(谷)和睡觉(欠)这两件重要的事,就是欲或慾。那我们为什么要过分地压制它们呢?什么样的人才叫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正常人。七情六欲俱足的人才是正常之人。
此外,七情只是人在应对外部环境时做出的本能反应,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或许有人会说:“惊恐总不是好的情绪,总不会对人没有什么伤害吧?”其实,若是没有惊恐的警示,又哪来的从容镇定呢?一种情绪从这个角度看好像不大好,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就成了优点。
其实,人生最忌的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乱事情,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之失于正常。烦闷、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这些是多病和短寿的根源。其实,不但养病时心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现在,很多人有病好不了。说到原因,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归根结底,病根只有一个——心乱了或心不静。可能别人不知道,但您自己最清楚,它跟您的“心”有密切关系。所以,心不要乱,而要静和净,并且,还有保有一颗善心、欢心和信心等,这也就是生活中的心态健康法。
除了“心乱”外,还有一个就是“心结”问题。俗话说:“心有千结,身有千病。”如果真的有检查出来身体有了肿块,首先不要怕,不要慌,问问自己:我心里有什么想不开的结在身体里留下了印记?我有什么没有宣泄的情绪被压在心里?我有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先把心结解开,因为,管理肿块的是阳气,解开心结了,就节约了阳气,身体就有力量去缩小肿块了。身心舒畅,放下焦虑,疾病自然就得到缓解了。
值得特别提醒的是,在健康服务过程中,我们发现再好的调理方法,最最重要的部分,始终是心法。心静不下来或心结不打开,调理效果始终不会好。不过,要帮助病人平复心情或打开心结,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需要很多个回合的交流,且是要花很多的时间,还要有智慧才行。
-02-
病由心造,先是神病
一切的源头,在于无形的心念思想、精神,然后才有了能量转化,然后才化生为物质。所有的病,都是这么来的。所以,最先是心或者神病。
换句话说,病有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先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即从精神、信息的层面开始出问题——神病;第二个阶段,到气的部分,能量结构或格局变化和运行规律发生紊乱——气病;第三个阶段,到有形的肉体疾病层面——形病。其中,第一个阶段的“神”病,又分如下几种情况:
心乱了,神散了,心神不安定,注意力不集中,这是第一种——神散。
容易被外界引动,动心、动情、动欲,自控力差,这是第二种——神狂。
神病严重了,形神分离,心口不一,表里冲突,你跟自己不在一起了,言不由衷,甚至喜怒哀乐发不出来,或者发之太过,这是第四种——神乱。
生活中,睡不好,易惊醒,怕吵,怕黑,怕鬼,这是第三种——神弱。
还有一种就是神不使了,也就是“神亡”或“神去”了。《黄帝内经》里有一段对话:“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黄帝问岐伯,当一个人形体破败了,气血也耗干了,治疗就很难见效,这是为什么啊?“岐伯曰:神不使也。”病人的神气不发挥应有的作用了,医生也没有办法调动气血能量。黄帝接着问:什么是神不使呢?岐伯回答:“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如神去或神亡了,所有的治疗方法,对于机体的刺激都产生不了应答,病人没有了神智的应答,那即便是再好的医生和医药都是无济于事的。
再有一种就神不转,就是神沿着一个错误的方向走到黑,不肯回转。为什么儒、释、道三家那么重视“惭愧”、“反省”、“忏悔”,因为,只有先得觉察到自己错了,才有“知非即离”的可能。只要心念一转,精神或神气也就转了,生命列车的方向也转了。当一个人的身体有大病的时候,已经是生命列车的方向错的很久了,如果心神不转回,是没得治了。这一点一定要记得,信念随时有机会转回,信念一转,神气随时有机会修正。
还大家请注意一点,每一个心神或情绪是互相转化的。如果神不转回,就会恶化的。如经常焦虑,得皮肤病的人,除了背部隆起外,这个部位是不通畅的(下腰部分椭圆形)。焦虑后,会造成恐惧,肺为金,金生水,所以接下来就会伤害肾经,肾经的部位就会不通畅。我们的肾,就是我们的命根。民间中有一句话,十个胖子九个富,就怕胖子没屁股。其实,人的屁股代表人的肾。如果这个人很胖,但他的屁股是尖的,上半部是瘪进去的,没有弹性,那他的内分泌是有问题的,肾肯定是虚的。这样的人,他的承担能力就差,他的内心的稳定力就差。还有一句话,十个瘦子九个贫,就怕瘦子没精神。精神来源于肾,如果这个人瘦,但精力很充沛,这样的人,就有财富。肾在生活中,代表财富,在生命中代表了根本。
有些人骂人会说:“你这个人有病!”但是没人会这么说:“你这个人有胃病!”“你这个人肝不好!”“你有肺病!”实际上,我们说一个人“有病”,指的就是他的不良情绪太多,是他的心和神已经出了问题。
-03-
病始于情,情乱气乱
有很多研究都证实,疾病一般起始于情绪。而情绪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血气(能量)的运行,正如《黄帝内经》就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等。它在物质身体里表现为有某些淤塞物,通常是心智上的一些信念造成了情绪的淤塞,继而身体气血通道也会出现阻塞,最后会表现为疾病。
首先,瘀堵的情绪会阻碍气血能量的流动,假如你正在强迫自己做那些不能真正表达你是谁、你想成为谁的事情。或强迫自己去做那些令自己不快乐的事情,那么这种情绪就会转入地下。它会将自己从意识中隐藏起来,即在你的情绪能量系统中制造瘀堵,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身体的瘀堵。
其次,压抑的情绪是希望引起你关注的能量。一旦它开始在肉体中表达自己,疾病就出现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癌症、动脉硬化、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月经不调等,人类65%~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
再者,郁闷的情绪会导致肝郁化火,可间接诱发胃溃疡、胃出血。而对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等,多数人会认为是肠胃的问题,其实从中医的观点则认为许多生闷气的情绪引起的肝脏的疾病是这一类疾病的根源,所以还得从加强养气血做起,使身体的血气能量逐渐增加,而养气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扶阳。身体有了足够的血气,不再化“火”,肠胃的损伤得以修复。
如果一个人整天焦躁不安、发怒、紧张等,令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摧毁,心血管系统也会由于长期过劳而变得格外脆弱。其中,愤怒的情绪还会产生毒素,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时,身体产生的压力激素,足以让小鼠致死。因此“压力激素”,又称“毒性激素”。
假如说我现在恐惧了,那么,这一瞬间的恐惧就会造成对身体的损害,在身体上的某个部位有所反应,这种反应累积起来就会成为器质性的病变,由原来无形的东西转变成有形的了。此外,心情不畅还会增加其他疾病的风险。其中就有一项研究发现,200个猝死病人中,一半的人曾在24小时内生气、着急、情绪低落。
如果做父母的整天愁眉苦脸,或者经常打骂孩子,使他从小就感受到一种压抑的气场,这个气场不是一天形成的,是好多年累积而成的,最后形成身体上的病,这病只是个结果而已。并且他们也许患了共同的心病。
只要心结不开,气结一直都在。好的自我疗法,都是既能调心理,也能调生理。当身体开始排病气,出现各种通气反应时,就是病在好转。所以,很多病要从心神和情绪上下手。
-04-
病因于情,情重病重
情绪是人的本能,每一种情绪和身体是密不可分的,而每一个内生疾病就是一种情绪在作怪。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生活环境下,人的精神压力自然会增大,于是各种负面情绪会经常影响到人的健康。你看好多人,总是在抱怨,看啥都不顺眼。国家怎么这个样子,社会怎么这个样子,单位怎么这个样子。回到家就抱怨,家里人怎么这个样子,抱怨就是一种负面情绪。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一个人有病或经常抱怨,可能他家里人也都有病。这是一种不良情绪和意识的传染,因为整个家庭环境都一个不好的氛围的话,就会对每个人都有影响。有人说是风水不好,其实是共同的生活习性和情绪纠缠造成的,这个东西很漫长,很多人不明白这家人怎么都有病了。
很多人的病很重,其源头一定是有某种很大的烦恼,很大的怨恨,或者很多他们无法解决的困惑。且很多时候,这些病也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去面对、澄清、解决,而是老想着这个病多么可恶或痛苦,怎么才能消除这个病魔,以致情绪越来越槽糕或形成情绪枷锁。如大部分的癌症病人,都是有明显的情绪枷锁,病人也不愿去解开,反而是越锁越紧。所以,癌症就会加重或扩散,当然,大多也是因为情绪太压抑,心情太沉重或心胸太小了所致。很多重病或绝症,都只有一个理由:恨。当这恨没了,病也会一起消失。这世间最难解的是绵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开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现实生活中,不管在何时,人的胸怀要大一些,视野要宽广一些,在生病之后,更要如此。大多数人生病之后,注意力范围变得极小,每天想着的,是自己的病痛,是好的医药,是医疗费用不能超标,是自己的家人,又或者是工作。这是人之常情,但正是这个情字,会阻碍病情康复的进度。
可以这么说。当你的心中,有了宇宙,有了生命,有了心学等概念之后,你的视野拓宽以后,就不再那么容易局限在病痛这个小小的范围,你的注意力也不会仅仅停留在医药上,你的病痛也相应会减轻了,或不知不觉病痛没有了。这是因为你固有的情绪和成见是会慢慢的分解开。这当然很难,需要一个过程,但先往这个方向靠,剩下的交给时间。
人们都知道要放下,但就是放不下。之所以放不下,是你的心太小了,你的见识太少了。你要开悟,你盯着芝麻绿豆大点的事,不放手,怎么开悟。明朝著名心学家,王阳明先生,为了格物致知,盯着竹子看了三天三夜,并没有悟到什么上乘道理,反倒是生病昏倒了。他后来成为心学大家,是因为不忘初心,心中始终保持觉知,又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才终至大成。
同样的道理,你想放下心中沉重的包袱,解开长久以来的情绪枷锁,只要你心中,时时持有放下的念头,然后多去接触新的东西,对新的东西充满好奇,但又不被它们迷惑住,随时可以放下它们,时间久一点,原来的那些情绪,甚至不用你干什么,慢慢的就随风而化了,只剩下一个核。
这个核也许是有因果的,因果这个东西,不是迷信,是科学和心学都认可的真理,它不好化解。虽然不那么容易化解,但是这个核,此时对你的影响,已经很小了,只隐藏于你的深层次意识里,对你的生活不形成干扰,所以,你放下沉重的包袱,也不要太在意它了,让情绪轻松起来。如此,你的病也会不那么重了,甚至你的健康也会得到恢复。
的确,疾病并非都是简单的生理病理现象,从心理性理角度来说,疾病是心性负面情绪的结果。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性情:怨恨恼怒烦(佛:贪嗔痴谩疑、道:爱恨情愁痴)心性是人心灵痛苦和无穷疾病的根源。正如刘有生所讲“恨人伤心,怨人伤脾、怒人伤肝、恼人伤肺、烦人伤肾,是病者,实由人性心中之生毒而种的根,由性理而转于生理耳。”即疾病是你自己的心智和心性生出情绪引发的,故就得靠自己去治。
-05-
情绪好了,病就少了
情绪不好,大多数的养生和治病都是徒劳的,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你看身边很多把“养生”挂在嘴边的人,或者坚持“养生”的人,有时候不仅没有真的身体比普通人健康,反而比普通人有更多的问题,因为:
常常保温杯泡枸杞的人,如果脾气不好,那他依旧会着急上火;
常常说着早睡早起的人,如果心情郁结,那他依旧会精神恍惚;
常常不吃垃圾食品的人,如果长期焦虑,那他依旧会内分泌紊乱……
当你情绪不好,用再多的护肤品都留不住年轻的容颜;当你情绪不好,用再好的保健品都保持不了精神的年轻。
身体上的病,脸上留下的残酷岁月痕迹都是情绪打了败仗。只要养好心态,就是养好你的容貌,就是养好你的精神长相。
所以,最好的养生和治病,绝对不是什么形式主义的用外物来一时的调节身体,而是持续的保持良好的情绪,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调整好心态有特别简单的两条为人处世的守则:守则一,别为芝麻小事耗力气;守则二,所有事情都是芝麻小事。很多烦恼,都是因为执念于眼前的小事,在潜意识里把不如意的事放大了。
做人,你越纠缠,越计较,越容易困在一个深渊里,只有调养好心态,才是根治一切问题的良药。人生在世,很多身体的问题都是情绪上的问题,而情绪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庸人自扰。
再要说的是,情绪是最大的漏,多少精气神都会被它漏掉,多少福德都会被它漏掉。而“挂一漏万”这句成语,几乎也是为情绪量身定做。为了此生不至于白忙活,务必花些时间认识情绪,认识情绪的起处,认识情绪的本质,学会与情绪相处或控制好情绪,渐渐脱离情绪的摆布。当情绪不能任意把控时,“挂一”便会自然脱落,而随着“挂一”的脱落,“漏万”亦将戛然而止!我们此生积聚的诸善,就会汇成生命和健康的福德。
另外,不良情绪可以说是诸毒之首,它完全不似砒霜或鹤顶红贴有毒药的标签,正因为情绪没有这些标签,它产生的巨大“毒性激素”甚至可以合情合理合法地毒害人!乡间俚语常言:死都不知怎么死的!放在情绪伤人或毒死人这个事上再契合不过了。
而良好的情绪,或人在快乐的时候,大脑则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益性激素让人心绪放松,产生快感,这种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状态,可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多的分泌快乐的“益性激素”,减少“压力激素”(也称毒性激素)呢?我们认为,至少按如下的几点来做就可以的:
读书,旅行,学习,工作,不输给昨天的自己,就少点焦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困于心,不乱于情,就能少点心事;
想开,看开,放开,事别求满,人别求全,就能少些烦恼;
把心放宽,看远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浪漫。
当然,还有最大的一块就是拥有一个和谐社会环境非常必要。因为,在和谐的社会里,不仅人人心情愉快、处处温暖融洽,疾病也会大幅减少的,而且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社会秩序稳定而协调。在中国各个朝代几千年的历史交替中,和谐不仅是先人们为人处世、治理国家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绵延几千年的政治理想。和谐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主题,天时地利人和、家和万事兴……都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的共同梦想。安宁、稳定的和谐环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和生活的必要条件。离开了和谐,社会无从发展,个人也得不到健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