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与双相:抑郁症与双相障碍的区别

文 / 大叔健康知识
2021-12-16 00:36

一、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通常指的是单相抑郁,是最常见、预计在2030年成为疾病负担最大的一类精神障碍,它的主要特征是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且与当下处境不相符。

其余症状还有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焦虑、自责自罪、认知功能损害、睡眠障碍、进食紊乱、躯体不适、精力减退等等。

以上症状通常要求至少持续两周,且不同程度地引起患者的痛苦或者社会功能受损即称为抑郁发作。倘若仅仅数天,甚至短暂的几小时,此时,我们不能考虑为是疾病,而只能是状态或者为了适应而出现的应激反应。

二、双相障碍的表现

临床上,除了抑郁症以外,心境障碍中还有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叫双相障碍,是一种重性精神障碍.

双相障碍也叫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一类精神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可有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三种发作期表现。

(双相障碍的表现)

双相抑郁发作患者的症状与单项抑郁发作相似,其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和活动减退“的三低症状,且至少持续两周,并导致患者的痛苦,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而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的表现恰恰相反,典型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的三高症状,至少持续一周,并给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情感高涨,是躁狂发作的主要症状,在这个时期的双相障碍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感觉心情特别愉快,生活快乐、幸福,言语诙谐幽默,富有感染力。有的患者表现为情绪不稳,时而欢乐愉悦,时而激动易怒,或以易激惹、愤怒、敌意为主要特征。

思维奔逸,指的是患者的联想速度明显加快,思维内容丰富且多变,自我感觉脑子聪明,反应敏捷。表现为话多,且语速明显加快,感到讲话速度跟不上思维速度。另外,患者的注意力容易转移,讲话的内容常从一个主题转换到无关的另一个主题。讲话时,患者可表现为眉飞色舞或者手舞足蹈,因说话过多导致口干舌燥甚至声音嘶哑。

活动增多,指的是患者感觉精力旺盛,能力强,兴趣广泛,想多做事,做大事,因此活动明显增多,整天都很忙碌,但多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有些可以表现为不同寻常地喜欢与人交往,社交活动明显增多。在这个时期,患者的行为常是冲动、鲁莽的,比如不计后果的冲动消费、购物,花钱大手大脚;开快车,违反交通规则等,这些行为常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还可出现攻击和破坏行为。

患者还可出现夸大观念甚至妄想,特别自信甚至自负,言语内容夸大,认为自己才华出众、出身名门、腰缠万贯,给人自命不凡,盛气凌人的感觉,严重时可出现妄想。在躁狂发作期,患者的睡眠需求常减少,表现为睡得很少,但精力旺盛,整天奔波但不感觉累。其他还可有食欲增加,性欲增加的表现,部分严重发作患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症状。

轻躁狂,就是上述表现较轻的发作,表现为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不集中,轻度挥霍,社交活动增多,有时易激惹,行为较鲁莽,但是一般不伴有幻觉或者妄想症状,持续时间也较为短暂,一般为4天。

混合发作,指的是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在同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比如情绪是低落的,但活动过多;或者情绪是高涨的,但精力和活动明显减少;也可以在抑郁和躁狂两种状态中来回快速转换。在混合发作中,抑郁和躁狂症状都很突出,因此称为混合发作。

三、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区别

在临床表现方面,抑郁症与双相障碍区别是:抑郁症仅仅有抑郁发作而没有躁狂或者轻躁狂发作。一般来说,双相障碍的抑郁发作比抑郁症发病年龄更早,病程更长,常具有双相障碍家族史、季节性发作、抑郁发作次数多、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睡眠和体重增加等特点。

除了不同的临床表现以外,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治疗也有所不同。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以抗抑郁药治疗为主;而双相障碍的治疗,不论处于抑郁发作或者躁狂发作期,都应以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在双相抑郁的患者治疗方案选择中酌情选用抗抑郁治疗。两种疾病的治疗都需要经过急性治疗期、巩固期和维持期三期治疗,但治疗时期长度因人而异,发作次数多,病程长的患者需要更长的维持治疗期。

需注意的是,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病因都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等,二者的诊断都需要满足一定的严重程度和发作时间长度。因此,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了以上症状,请尽快前往精神卫生诊疗机构就诊,通过医生评估诊断后,遵医嘱进行系统性治疗,切勿通过主观推测来自行诊断或用药。

图丨网络,侵删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

(项目编号:20DZ2311500,20DZ2304500,20DZ23h0500)

允许市科委免费公益使用和推广传播

团结 奉献 勤奋 创新

助力我中心争创全国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