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赵丽颖:“女心理师”们的转型思路

文 / 喵喵情报驿站
2021-12-13 18:42

| 绯飞

最近热播的影视剧里扎堆出现心理相关职业。一个是直接将“心理”二字放在剧名里的《女心理师》,由杨紫出演心理咨询师贺顿;另一个则比较含蓄,是赵丽颖在《谁是凶手》中饰演的心理医生沈雨

不论心理咨询师还是心理医生,说到底本质都是个职业,杨紫和赵丽颖在各自的剧中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职业女性,不同之处在于,这两位同期出现的“女心理师”,正是职业女性在非职场国产剧中的两种不同打开方式。

杨紫的《女心理师虽直接以职业命名,但由于剧中对男女主关系发展的着墨较多,因而使整体画风带上几分都市言情的“偶像感”,这种剧情配比与《城市猎人》这类以职业为背景、添加悬疑元素的韩剧常用结构有几分类似。而《谁是凶手》中的沈雨,其职业也不是主要表现对象,而是作为线索之一串联全剧悬疑感。剧中涉及的案件、嫌疑人等都与沈雨的职业产生交集,结构与日剧《非自然死亡》类似,但由于《谁是凶手》的悬疑群像本质,因而较《非自然死亡》来说降低了职业感、提升了悬疑感

赵丽颖、杨紫两位女演员都因出演大爆偶像剧而开始真正进入/回归观众视野,随着新晋95、00小花不断向偶像剧进军,偶像剧生存空间被压缩,花旦的独木桥不再好走,开拓青衣路线于她们这类已在偶像剧领域达到“天花板”的女演员来说势在必行。在这种环境下,带有“偶像感”与“悬疑感”的职业女性分别成了她们初尝试的选择。

01

杨紫:在偶像剧里与生活“接壤”

有网友辣评《女心理师》:感觉这部剧,女主在演职场剧,男主在演偶像剧,男二在演迷雾剧场。

实际上,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在于《女心理师》本身元素的杂糅性。这部剧从女主的职业心理咨询师出发,以一个个病例的单元剧形式展开,关注的话题包括但不限于校园暴力、产后抑郁、职场霸凌等社会热门心理话题,在抓住社会热点的同时也展现出了一定专业性,而串联起这些病例的主线剧情则是男女主的情感进度,以及由男二推进的、围绕神秘资料“F档案”的悬疑线。

不难看出,融合了众多元素的《女心理师》,总体剧情显得有几分“不接地气”。它很难以悬疑、职场、情感中的某个词汇准确而全面地概括,这种融合对于剧集来说是宝贵的尝试,但同时,也要求演员在表演时将这种“悬”处理得尽量贴近生活、令人信服

而杨紫在剧中正是起到这样的作用。虽然《女心理师》中对心理咨询师治疗效果、咨询方式等方面的展现受到一些诟病,但经由杨紫的演绎之后,观众很容易感受到心理咨询师身上那种令人安定的能量,而在工作状态之外,杨紫面对母亲、喜欢的异性时,状态的处理也是十分生活化的,无形中将这部剧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些。

这种将非现实题材生活化处理的能力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杨紫身上展现,在出演都市偶像剧《亲爱的,热爱的》时,杨紫演绎的佟年就因自然不做作而获赞。这与杨紫一路走来的经历不无关系,最初出演家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时,就已表演打下了生活化表演的基础;考上大学后,杨紫一面接受学院派教育,一面出演了《幸福来敲门》《心术》等现实题材作品,可以说直到《亲爱的,热爱的》之前,偶像感与偶像剧在大部分人心中与杨紫绝缘。

在偶像剧中,生活感一方面可以增强梦幻剧情的可信度,但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粉红泡泡的破坏者,对于这个度,杨紫算得上是收放自如。

偶像剧中,演员需要十分注意仪态和表情管理,表现情绪的同时面部依然要保证美感,因而在《香蜜》这类古偶中,杨紫的表现会更内敛;但在《战长沙》这类时代背景复杂、剧情较易引起观众共鸣的题材中,杨紫的“控制感”就会减弱,譬如那场战火过后得知家中只剩表哥表妹的哭戏中,杨紫哭到瘫倒在地,但没有观众会在意这一刻她哭得美不美,只会被她的痛苦所打动。

杨紫身上这种收放自如的特性,令她在《女心理师》这样风格较复杂的剧里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状态转换——需要生活感时释放生活感、需要偶像感时也能拿出偶像感,一个有血有肉的贺顿就稳稳踩在了地上,而非被各种元素扯着飘在空中。

有着这种特质的女演员还有95小花宋祖儿,这也是为什么她既能在家庭剧《乔家的儿女》中演被渣男伤害的青年母亲,也能在青春偶像剧《陪你逐风飞翔》中演校园情侣的原因。

02

赵丽颖:“准确”的悬疑感和姐姐感

如果说杨紫是由正剧“半路出家”的偶像感女演员代表,那么赵丽颖则是一路偶像剧至今的“正统”偶像感女演员。

《女心理师》于杨紫是偶像剧之外的一次小小拓展,而《谁是凶手》于赵丽颖则是转型路上的那块“投石”。所幸,这部剧中赵丽颖给出了十分准确的表演。

相较于杨紫的贺顿,赵丽颖饰演的沈雨功能要更复杂些,既要在肖央和董子健两位警察面前展现无辜,又要在观众的上帝视角中传递“这个女人不简单”的信息,因而相对来说沈雨的职业感比重会有所降低。“职业感”并非沈雨首要展现的特质,或者说,沈雨的职业感属于“警方限定”,其他大部分时间出现在沈雨身上的是“故事感”与“悬疑感”

或许是阅历造就,赵丽颖如今的眼神较《花千骨》时期的天真无邪多了些层次,面部流失的胶原蛋白也减少了娇憨感,增加了几分精明感,同时,圆圆的五官又让她作为心理医生面对病人时带有亲和力。可以说,沈雨形象塑造之准确,与赵丽颖聪明的选本有着很大关系,她并没有落入85花的“少女魔咒”,而是选择了31岁的沈雨,借这个外形、阅历都与自己相符的角色来展现“姐姐美”

“姐姐美”的成功,很鲜明地表现在剧外观众嗑的CP上。以沈雨为中心的CP,基本都是搭配董子健饰演的夏木、边天扬饰演的肖华军这类“弟弟感”角色,很少看到有观众对肖央赵丽颖这对“大叔萝莉”上头的。

由于《谁是凶手》这类典型悬疑剧中的案件、刑侦、追凶等情节都离大众生活太远,因而这部剧尚不能看出赵丽颖处理更加生活化情节的能力,但起码她已展示出了对与自己年龄阶段相符的、较复杂的角色的处理能力,至于最终能否彻底转型,还要看生活剧《幸福到万家》中的表现。

03

偶像感女演员转型几要素

杨紫、赵丽颖两位演员的转型路径,也能为其他想要转型的女演员提供一定参考意义。综合来看,偶像化职场女性要求演员身上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兼顾职业感/职业感与偶像感;而悬疑化的职场女性则相对来说对生活感要求不高,但这类角色普遍较复杂,需要有一定阅历和能力来处理出层次。

同时,赵丽颖在《谁是凶手》中直面年龄感的选择也十分值得参考。当女演员经过岁月的积淀后,周身魅力与少女时期很难不产生一定区别,而这种区别并非坏事。随着现在女性主义思潮不断向前翻涌,观众的审美也不再只有白幼瘦一种,干练、成熟、独立的“姐姐魅力”越来越被看到。因此,女演员也不必再执着于“成长型”角色或是“少女感”,选择与自己年龄相符的熟龄角色,或许才是将魅力最大化的一条“花路”

如今市场上很多女演员也意识到了姐姐魅力,出现了如杨幂搭档许凯的《爱的二八定律》,秦岚搭档王鹤棣的《理智派生活》以及宋茜搭档宋威龙的《下一站是幸福》等姐弟恋影视剧。只是这些作品中,虽说女演员不再“白幼瘦”做了姐姐,但剧集本质还是偶像剧,于转型依然无益,只能进一步加深“偶像感”标签。

当然,如果现阶段尚无法准确拿捏生活化的表演,从这类熟女风偶像剧入手也并非不可。这类偶像剧中的姐姐角色都对表演的沉稳度、职业感有着一定要求,虽然都是谈恋爱,但相较于以“少女形态”谈恋爱,还是可以为女演员的后续转型起到些预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