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主义就健康吗?其实容易“伤心”
在物资丰富的今天,人们似乎不再迷恋大鱼大肉,反而开始崇尚一种“素食主义”的生活。对大部分人而言,植物性饮食意味着绝对的健康。
诚然,水果、蔬菜等素食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不仅对身体有益,还能顺带帮人们摆脱恼人的肥胖问题。然而,多项研究表明,过于依赖素食并不是件好事,因为它很可能会损害心理健康……
素食主义者抑郁症概率翻倍
早在2017年,“素食和抑郁症”的话题就引起了英国学者的关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英格兰西南部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覆盖近万人。
他们发现,长期素食的参与者在抑郁测试中取得的成绩“一骑绝尘”(即抑郁症状较严重)——素食者发展出抑郁症状的概率几乎是普通人的两倍。
2020年,美国学者又开展了一项涉及16万人的升级版调研。此次,他们将“素食”定义为包括每月食用肉类产品少于1次的饮食。
这次的调研显示,素食或纯素食主义可能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以素食为主的人群服用精神疾病处方药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也更易产生自杀倾向。此外,三分之一的素食参与者可能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相较之下,肉食主义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
不久后,又一项奥地利研究为素食崇拜人士敲响警钟。研究者发现,纯素食者的抑郁症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18%。
症结在于营养“不良”
有人或许要质疑,“大数据”只能说明素食者的心理状态不佳,并不能说明状态不佳由素食行为导致。“不吃肉”也许只是一种体现“我心情不好”的行为信号。
其实,素食影响心理健康,并不单单是根据“大数据”推导而来的结论,它有着切实的生物学依据。
相对于肉食爱好者或膳食均衡者,素食者的维生素B12和ω-3脂肪酸的摄取量都更低,而这两种物质皆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维生素B12参与神经组织中一种脂蛋白的形成,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维生素。补充它甚至能消除烦躁不安的情绪。它主要存在于动物内脏、肉类、蛋类和海鲜中。人体内原本的维生素B12含量极低,必须通过食物获取。因此,越长时间不吃肉,人们的心理健康就越有可能受到影响。
ω-3脂肪酸是有益精神健康的另一重要营养素,常见于深海鱼类中(如鲑鱼、沙丁鱼、鲱鱼)。与维生素B12情况相似,它无法由人体自行产生,只能从食物中摄取。
“此外,部分蔬菜和大豆中富含的植物雌激素或许也能为这一现象背书。”布里斯托大学的学者表示。毕竟,对一些男性而言,补充太多雌激素后情绪低落,实属正常。
必须素食?那就减少摄入加工食品吧
如果吃素已经成了习惯,甚至发展成了毕生的信仰,那么不如多多关注素食的质量。
一项近日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营养、预防与健康》的最新研究称,那些爱吃加工素食的人可能比爱吃新鲜果蔬的人更易抑郁。
“人们普遍认为植物性饮食很健康,其实不同食材之间仍有差别。许多超市摆放的所谓素食都属于精加工产品,含有大量的精制植物油、精制谷物或是盐、糖。大家可能一不小心就摄入了很多加工素食。”论文第一作者、邦德大学营养精神病学研究员Megan Lee表示。
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加工后的低质量素食,富含新鲜果蔬、坚果、种子类食物以及全谷物的高质量素食对心理健康更有益,因为以后者为主的人群抑郁率相对较低。
Lee博士猜测,这可能是因为高质量植物饮食中含有丰富的复合碳水化合物、纤维、益生菌和抗氧化剂,而这些物质此前都被发现能减轻抑郁症状。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对已经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人而言,单纯的高质量素食并不能起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