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脑神经科学:当我们孤独寂寞时,为何觉得冷?

文 / 天蝎爱健康生活
2021-11-07 19:09

既然我们眼睛所见、舌头所尝与鼻中所嗅,都能追溯到大脑内神经细胞的活动。那么,当我们觉得寂寞孤独的时候,是哪些神经细胞在兴奋的绽放烟火?

诗人邓约翰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同样,心理学家、行为学专家,以及神经科学学者一直都在尝试着理解人之所以身为群居动物的缘由。

不单是人;大象、老鼠、海豚,许多动物都群居生活。群居对「生存」提供的利基不胜枚举:安全上的保障,分担抚育幼雏的责任因而增加存活率等等。

这些演化天择的好处,看似老生常谈,却无法解释群居生活所提供的另外一项行为特征:为什么我们会在群体寻求认同、渴望在团体里能够建立稳定的情感连接呢?

寂寞中枢存在么?

二十年前,科学家提出,「归属感」是人类基本需求之一。但是,当剥夺了人们的群体的接触机会后,就会对生理和心理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威胁。

被孤立、被排挤,以及其他一些情况都会让个体产生与周遭团体「失去联系感」的空虚寂寞的感受,除了魂不守舍,也会影响到该个体接下来寻求社交活动刺激的行为模式。因此,寂寞的时候,会更主动地想要跟群体接触、跟他人互动。

因此,科学家一直在探寻,是不是就像是「饥饿中枢」能够控制饥饿感、饱腹感与进食行为一样,在某个脑内区域,也有个「寂寞中枢」?

这个「寂寞中枢」监管着我们小宇宙里的寂寞指数,对我们的社交行为与决定进行微调,以此驱使我们想要多跟社群、团体互动,好让小宇宙里的寂寞感能够恰恰好的落在自己能接受的舒适区里。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Ungless教授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Tye教授对「寂寞中枢」这个假说非常感兴趣。他们联手进行实验室,想要研究这个假说是否成立,看看是不是能够在大脑内部找到能在心里催生「寂寞」感的相关的神经元。最终他们的这些研究发表在Cell期刊上。

其实在这之前,已经有许多研究探讨了人类为什么能甘于成为社群中一份子,并且在与群体的互动里得到心灵慰藉。目前主要的论点认为:这是因为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里的多巴胺神经元,以及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NA)的神经活动。

腹侧被盖区位在中脑,跟伏隔核都是同属脑内反馈、奖励系统回路的一部份。研究发现,当人陷入热恋、或是药物成瘾的时候,这些区域的神经元会特别活跃。

白脸和黑脸

在社会隔离后的再次接触社会时,背侧缝核(DRN)和伏隔核(NA)的活性的活性增加了。

虽然腹侧被盖区的多巴胺神经元对社交行为的影响力是无庸置疑的;但当该区域的神经元遭受刺激时,会促使个体去参与社交活动,这意味着腹侧被盖区的多巴胺神经元像是悬在马前面的胡萝卜,让我们更多的从事社交活动,是个「白脸」的奖励角色。

那么,在这回馈系统里,有「黑脸」存在吗?

以功能区分的多巴胺神经元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寂寞的感觉会不会是一种负向回馈,让脱力群体的个体在空虚的时候想要躲避这种孤冷的感觉,进而想要寻求与他人的互动呢?

研究人员决定用老鼠来做实验。老鼠跟人一样,在被隔离之后,都会特别想要找其它老鼠互动。

而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特别的多巴胺神经元诱发了寂寞感。这群神经元位于中脑的背侧缝核(dorsal raphe nucleus,DRN)区域,比腹侧被盖区更靠近头顶一点。

当研究人员比较了老鼠在被隔离后的行为模式,以及各自在鼠群里「社会地位」后,有了更有趣的发现。

一直在鼠群里「地位」较高的老鼠,在择偶、地盘甚至食粮上都有优先权;而位阶较高的老鼠,在被隔离之后,也更容易受到背侧缝核多巴胺神经活性的影响,而更加积极的去和其它老鼠互动。

心理咨询 / 心理讲座 / 心理团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