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折磨依旧能活出传奇的人生

文 / 制衣阿龙
2021-09-28 18:19

病痛缠身的史铁生写过这样一句话:“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

生病初始不能直立行走的史铁生认为自己丧失了人的特点,便觉的人生天昏地暗。后来他又患上了‘尿毒症’,更是昏昏然消磨自己的时光。

一个人能不能走出被病痛折磨的困境,从内心观自己,用心灵看世界,决定了人生有怎样的高度。

醒悟后的史铁生说:“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这时的史铁生已经变得豁达、心胸广阔,写下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诸多名篇。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疾病是指:“生命作为结构稳定的系统,其“内稳机制”受到某些外来扰动或内在扰动,使内稳态偏离了原来保持的调节范围”。

这种扰动对生活的影响程度直接决定个体对人生的感受。有的人因为患病变得焦虑、消极、紧张。也有人患病不被疾病的痛苦影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艺术史上的经典。

从人类的发展史上看,各种各样的传染病、流行病伴随着人类,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疾病斗争的历史。

西方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在公元前430年爆发了瘟疫,这场疫情无情地夺去城邦内四分之一人的生命。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记录下了这场瘟疫:“瘟疫最坏的一点是人们发现自己感染后陷入绝望。他们深信自己毫无生还的希望,迅速放弃,更快死亡。”我们现在熟悉修昔底德可能是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不过他同时也提醒了我们瘟疫从开始到现在都未曾远离人类。

从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来说物竞天择是生物得以进化发展的原则,只有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生物物种和个体才能活下去。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逃脱不了这样的被选择,但是人类作为智慧生物可以作出一些力所能及的抗争,和病魔作斗争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和环境作斗争创造和谐美好的家园。

面对自然界的物竞天择,人类的态度创造出了属于人类自己的价值。

伟大的印象派画家梵高,青年时期被自己的精神病折磨常常出现幻听,对他的生活造成严重干扰。但是梵高并未因为病痛就放弃了自己热爱的绘画艺术,在自己清醒的时候依旧保持创作。创作了《星月夜》《向日葵系列》《吃土豆的人》等作品。

古典音乐家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创作了《第九交响曲》,他的耳疾并未阻断他的才华,创作出一部又一部传世作品。

对于画家和音乐家来说作品就是他们最好的语言。疾病对他们的影响是否体现在了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中,我们不得而知。就艺术家本人面对疾病的折磨依旧不放弃创作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因为太多太多重要的伟大人物都被病痛折磨,所以疾病与艺术成为一个久久被讨论的话题,以至于有太多文章书写疾病是如何成就了艺术家。

但如果我们把艺术家当作一个普通的个体来看,我们会发现疾病不仅仅是缠上了艺术家而是从未离开每个普通的人。如果说疾病对艺术家有什么影响,最大的影响就是艺术家不受疾病的影响。这点恰恰是普通人和艺术家之间的区别,面对疾病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人生能达到的高度。

对现代文学影响深远的作家卡夫卡患有结核病,但是卡夫卡的作品并不是因为他生病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卡夫卡靠着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写出的《变形记》、《城堡》,写出了人性在社会生活中是如何变形的。

鲁迅先生患有哮喘,但是鲁迅先生的精神依旧影响着每一个中国青年,我们并非和鲁迅先生是同时代的人,但是仍然靠着鲁迅先生留下的文章了解中国。

在《病后杂谈》中鲁迅先生说:“生一点病,的确也是一种福气”。这里鲁迅先生指的是一些小病绝非不治之症。

哲学家尼采常年卧榻依旧绽放自己思想的光芒,完成了《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著作,他说的:“上帝死了,要对一切传统道德文化进行重估”是其超人哲学的代表名言。超人即超越自我,超越他人。“重估一切价值”的提出,是他伟大的道德理想人格的体现。

疾病从未远离人类的生活环境,也许物竞天择是自然界的法则我们逃脱不了。但是作为生命个体的我们,可以选择在疾病的折磨中重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更加坚定自己找寻的道路,成为理想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