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3、4点就醒怎么办?跟着做,吃出“好眠体质”

文 / 都市女报健康
2021-09-15 09:22

睡前怎么都静不下心来,越躺越烦躁;睡着了却常常醒,能从半夜睁眼到天亮;白天昏沉犯困,一到晚上反而精神百倍,毫无睡意……

睡不好,人烦躁,每天夜晚变成了大家 最难熬的时刻! 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到底问题出在哪?

5大失眠体质,你是其中之一吗

失眠也许是由于心理和环境的影响,也可能是疾病的一种表现,每个人都有所不同。

小编总结了5种常见情况,帮你找找失眠的原因:

01

入睡难:焦虑型失眠

现代人越睡越晚,熬夜、焦虑、生物钟紊乱而导致的入睡困难比比皆是。如果你每次睡觉都无法在30分钟以内入睡,长期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又容易多想,很可能就属于焦虑型失眠。

02

半夜醒:夜醒型失眠

睡眠浅、多梦、易醒,经常半夜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这种情况多属于夜醒型失眠,可能是精神压力过大,但也不排除与神经衰弱、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心脏病、肠胃疾病有关。

03

白天困:内虚型失眠

要是晚上睡眠正常,但白天还是常常犯困,这可能说明身体过度疲劳,导致精神不济、气虚血弱、营养不良、血瘀不畅等症状。除此之外也有几率是肝肾疾病或肿瘤。如果持续一个月以上,就要赶紧查明病因,避免恶化。

04

睡不醒:疲倦型失眠

如果每次睡醒后非常疲惫乏力,却并不犯困,则可能是深度睡眠不足的原因。在每个90分钟左右的睡眠周期里,要有约1/5时间的深度睡眠,才能让身体得到最好的休息。缺乏深度睡眠可能与情绪不良、精神紧张、服用药物或环境干扰有关,可以先改善睡眠环境。

05

睡太少:亢奋型失眠

有些人每天睡得非常少,但仍然精神亢奋的人,可能也是一种失眠。

心火上亢、肝火旺盛、血压波动、心动过速,或者作息紊乱等,都有可能导致亢奋型失眠,虽然表面上精神不错,实则会大大加重机体损耗,埋下疾病隐患。

长期缺乏3种元素,当心失眠变常态

几乎所有人都遇到过短暂失眠的情况,比如一连几天休息不好,或者某个季节容易失眠等等,这也许是因为某些微量元素的匮乏所导致的。

如果不及时调整,可能就会让失眠从偶尔变成常态!大家一定要注意。

01

缺乏色氨酸:入睡难

色氨酸是一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而能够调节睡眠的褪黑素,就是以色氨酸为基质合成的。缺乏色氨酸容易影响人体褪黑素分泌水平,导致人们入睡困难,甚至加剧皮肤色素沉着和衰老。

同时,色氨酸还能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出神经递质五羟色胺,帮助我们放松神经,更快入睡。色氨酸广泛存在于谷物、鱼类、奶类等食物当中,其中小米的含量较为丰富。

02

缺乏镁:加剧焦虑

镁元素能调节我们的神经和肌肉紧张。缺乏镁元素会使神经过度兴奋、血压波动大,容易加剧失眠、多梦、头痛、抽筋、高血压等。

大量流汗、压力过大容易让镁流失较多,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我们每天补充300~350毫克的镁。

富含镁元素的食物主要有紫菜、小米、燕麦、榛子、玉米、大豆、苋菜以及海产品等,肉类食品含量少但吸收率高,可适当补充。

03

缺乏镁:睡醒没精神

钾元素能够刺激肌肉和神经兴奋,当体内缺乏钾元素时,人们就会精神萎靡、疲倦乏力,导致睡眠效果降低,又会影响到下一次睡眠。

剧烈运动、脱水、腹泻等都会流失较多钾元素,我们可以先选择从食物中补充,比如豆类、莲子、花生、蘑菇、香蕉、菠菜、甜菜等,每百克含钾量在1000毫克左右。一般每天摄入钾元素约2~4克即可。

内虚还得靠内养

如果是严重的睡眠障碍,就必须及时就诊,通过服用安定类药物才能有效改善。一般性的失眠,则有望通过调养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