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为什么重要?因为事关生与死 | 产后抑郁自助指南④

文 / 如琴谈育儿
2021-09-15 09:21

新生命,有没有被爱照亮?

文 |刘高霞(映心堂心理咨询师)

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事?金钱、名望、享乐,还是梦想、家庭、爱情?2020年的新冠疫情或许让许多人意识到,能活着就挺好。

钟南山院士感慨道:“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这个世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除了健康一切都是浮云。”星云大师也说过:“人生之大,莫大过生死。”

生和死,这两个重要的生命课题也与产后抑郁紧密相关:关于生——婴儿,没有被爱照亮的生命;关于死——妈妈,对死亡的经验史。

这正是产后抑郁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产后抑郁当然可算人生至重要之事。

·

一个没有被爱照亮的生命是怎么样子呢?

一项由哈佛大学爱德华·特罗尼克博士主持的儿童情绪实验“禁止脸”,持续了35年,实验结果是这样的:

第一步 妈妈和孩子和平常一样玩耍互动,宝宝摆动小手,东瞧瞧西看看,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

第二步 妈妈绷起脸,宝宝迅速感知妈妈的情绪变化;

第三步 妈妈没有表情,宝宝尝试做一些动作、发出一些声音,希望获得妈妈的回应,努力让熟悉的妈妈变回来;

第四步 宝宝渐渐变得焦躁,通过一些肢体动作表达“妈妈到底怎么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困惑又焦虑;

第五步 妈妈一直保持冷脸,宝宝注意力开始分散,左右顾盼;

第六步 宝宝冲妈妈发出一些尖利的声音,好像在说,“妈妈别这样!”

第七步 宝宝崩溃,大哭起来。

整个实验直接表现了妈妈的情绪对宝宝的影响:一个妈妈,没有对宝宝发怒,也没有恶言相向,仅仅面无表情持续2—3分钟,就足以让一个宝宝情绪彻底崩溃。

那么,试想,一个产后妈妈表情阴郁、无精打采、眼神空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以一种不愉快的表情、不专注的状态与宝宝互动,宝宝的体验会是什么样的呢?

·

心理学认为,婴儿只活在当下:有一个愿望产生,当下立即被满足,这个愿望就活了,反之就死了。

如果一个又一个愿望得生,婴儿的生命力就会变得强大,充满生机和热情;如果愿望一个接一个被毁灭,那么死本能就会积攒得越来越多。——对婴儿来讲,这就是他所体会到的真实的生死感。

在精神分析关于儿童发展心理的母婴研究录像中,一个经典场景被永远地记录了下来:当婴儿微笑着,脸朝向母亲,母亲却正抑郁,无精打采,完全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呼唤,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忧郁;过了一会儿,婴儿的脸起了变化,微笑在消失,渐渐变得没有笑意;再后来,婴儿的脸变得抑郁起来,仿佛是对母亲的抑郁的回应。

“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看见他自己。”著名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如此描述母婴关系互动中母亲的重要性。

新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的妈妈和婴儿互动质量不佳,会影响母婴关系的发展。随着观察的扩展和研究的深入,进一步发现,母亲与婴儿的互动中自身的情感状态,对孩子的自我塑造具有关键性作用。

·

2021年,中国开放三胎政策,希望进一步促进人口增长。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20%的新妈妈患产后抑郁症,这意味着,每年有超过300万名婴儿生活在产后抑郁症母亲的身边。

产后抑郁的妈妈照顾孩子的动机和愿望极低,不仅会降低哺乳孩子的次数,过早断奶,也极少与孩子对视、互动,会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有可能排斥孩子的需求和哭闹,更有甚者,发展为虐婴、弃婴或杀婴。

而遭受养育排斥和忽视的婴幼儿,会出现类似“依恋/情感剥夺”,继而引发各种分离焦虑、恐惧、回避等依恋障碍问题。

英国心理学家Bowlby研究称,过早体验情感剥夺的儿童,后期人格与情感均会遭受损害。有时,情感剥夺经历的孩子会发展为“无情的孩子”。

哈佛大学儿童发育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妈妈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还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回路形成,使孩子长大后的身体、认知和情绪发育等诸多方面都受影响。

英国雷丁大学的一项研究则发现,母亲曾患产后抑郁的孩子中,41.5%在16岁时会发生抑郁症,而同龄孩子的抑郁症发病率仅为12.5%,也就是说,母亲产后抑郁,孩子患抑郁症的概率将增加近4倍。

·

假如母亲的情绪是抑郁的,婴儿和母亲之间的情感互动往往是抑郁性的共鸣。

婴儿常常会体验到自己是不可爱的、不重要的、糟糕的、羞耻的……当它成为一种养育风格,婴儿之后的自我发展就会被抑郁基调所缠绕。

在纪录片《婴儿成长》里,我们看到心理学家关于婴儿羞耻感的实验:几个成年人指着一个一岁多的婴儿叫她的名字,婴儿竟然被叫哭了。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被爱照亮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羞愧。”这句话正映照了婴儿内心的体验。

因此,需要清楚地意识到,母婴互动是影响婴儿今后心理健康状况、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这关系到他的未来,能否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根据刘高霞待出版书稿《产后抑郁自助指南》改编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产后抑郁专题·

「没有人知道我病了,但我确实病得很厉害」| 产后抑郁自助指南①

「没有人知道我病了,但我确实病得很厉害」| 产后抑郁自助指南②

与产后抑郁对话:流行的观点及其谬误 | 产后抑郁自助指南③

产后抑郁为什么重要?因为事关生与死 | 产后抑郁自助指南④

·映心堂咨询师·

刘高霞·上海

教育心理学硕士。台湾心理学博士。华东师大特聘心理专家

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初级组毕业。咨询经验8000+小时

擅长

-青少年问题

欢迎评论或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