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先生胸部不适怀疑自己得癌了,医生:是焦虑症

文 / 健康美宝典
2021-09-02 09:13

邓正明先生是一个很不错的专栏作家,32岁,在圈内很有名气。

两个月前,他的一位好朋友因患肺癌去世了,临死前,邓先生一直在医院陪床。好友刚过而立之年就身患绝症,临死前的痛苦令人目不忍睹。

朋友去世后,邓正明先生余悸未消,眼前总是闪现朋友死前的惨状。心里总是在想“万一我得了这种病可怎么办?”

他整日提心吊胆地注意自己的呼吸情况,一会儿捶捶胸,看看有没有什么异样,一会儿又故意咳几下,看看能不能咳出点血来。

时间一长,他的肺部果然出现了不适之感,而且一天比一天强烈。虽然没有血丝的出现,但他感到胸部隐隐作痛,有时还是剧烈疼痛。

这样一来,邓先生被吓坏了,急忙到医院去作检查。可是,尽管他跑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有查出什么问题。

然而,邓先生仍然觉得胸部不适,肯定自己有病。

他一天比一天担心,一天比一天焦虑,最后完全跌入了一种极为可怕的“焦虑”胶着之中。

成天老想着病,不愿意见任何人,也不再专心地写稿子,就连出版社要给他出专集这样的事,他都一口回绝了。

其实,邓先生的情况是一种典型的由情绪的作用产生的对躯体的异常感知。

在情绪对行为的驱动作用下,情绪越强烈,对行为的驱动性就越强。

同时,情绪还对人的感知、思维、记忆、注意、欲念等心理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驱动作用。

不少心理病症都是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产生的。

情绪对感知的加强作用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导致感知的偏差,感知的偏差方向与情绪的色彩一致,害怕什么,则往往容易感受到什么。

从医学上讲,邓先生的这种情况完全是由不恰当的认识引起的。

他担心自己患上了癌就是不恰当的认知,再加上他过度焦虑,就导致了“感到肺部不适”这一生理状况的发生。

有了这种根本不存在但他却能感觉到的“症状”,他的恐惧和焦虑就进一步强化了,于是就引起植物神经过度紊乱,从而让他更加相信自己真的患了肺癌。

显然,邓先生并没有患癌症,而是患了一种心理疾病,一种严重的焦虑症,这是一种心理亚健康状态。

俗话说,心病还要心来医。所以对于邓先生,治疗的重点还是在于改变他对身体感觉和心理体验的灾难性错误解释。

首先,通过对他发病进行认知过程分析,让他对疾病的产生有正确的认识。

其次,让他学会放松和自控,以减轻生理症状,减除紧张和焦虑情绪。

最后,要让他明白这样个道理,医院的检查是有科学依据的、既然所有的医院都作出了“没病”的诊断,就应该相信医院,相信医生。

在他明白这些道理后,心理状况和身体状况自然会得到好转。

据调查,现代社会之中大多数人都常常处于一种担心的状态之中,担心事业失败,担心失业,担心失恋,担心交通事故,担心自己会患癌症,担心无购房能力,担心物价上涨。

这些各种各样的担心给人带来的精神状态就是焦虑。

我们都知道,人与动物的不同点之一就是人对事物有预测性和预见性。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对将来的必要的担心是应该的,但焦虑症者的焦虑不是来自环境的真正的实际危险,而是杞人忧天式的虚无空想。

对危险进行一次次地放大,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种焦虑的特征,是常常觉得生活的周围危机四伏,而且自认为没有能力解决生活上的难题,或者自己认为不受人欢迎、喜欢或妄想有人会加害于他。

美国健康研究中心指出,焦虑是一种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是亚健康在心理上的主要体现之一,所以说,为了远离亚健康,为了使我们能够真正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排除心理上的焦虑是迫在眉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