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专栏 | 近期最值得看的研究成果盘点(20210528)
科研| Gastroenterology:人类微生物菌群鞭毛蛋白驱动了克罗恩病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本文由艾奥里亚编译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的Katie L. Alexander和Qing Zhao共同在2021年05月07日在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题为《Human Microbiota Flagellins Drive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in Crohn’s Disease》的文章,该校Charles O. Elson担任该研究通讯作者。本研究中,笔者重点描述了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中对人源微生物群鞭毛蛋白的适应性免疫球蛋白的响应。笔者开发了一种针对重组细菌鞭毛蛋白的新型微生物群抗原微阵列。该研究中,假设鞭毛蛋白应答是一个关键反应,通过表位传播导致对其他微生物抗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因此笔者推测,调节适应性和调节性T细胞对鞭毛蛋白的应答可能对多种微生物抗原的应答表现出有益的影响。基于研究,这种新的鞭毛蛋白特异性免疫疗法已被证明可以预防小鼠实验性结肠炎,这为鞭毛蛋白定向免疫疗法在患者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摘要:背景和目的:克罗恩病(Crohn’s)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的特征是遗传易感个体对微生物菌群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失调,但这些应答的特异性在很大程度上仍未明确。基于上述背景,我们开发了一种微生物群抗原微阵列来表征炎症性肠病中微生物抗体的反应性,特别是对人源微生物群鞭毛蛋白的反应性。
方法:血清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健康志愿者 (n=87) 和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医院Kirklin诊所招募的患者,包括克罗恩病患者 (n=152) 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n=170),分别针对小鼠和人源的微生物群细菌鞭毛蛋白进行探测,并分析IgG和IgA抗体响应。在选定患者中分离并评价了循环鞭毛蛋白反应性T效应细胞(CD4+CD154+)和调节性T细胞(CD4+CD137+)。将产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与相应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其与疾病行为的相关性。结果:我们发现IBD患者对微生物群鞭毛蛋白表达抗体反应性的选择性模式。克罗恩病患者(而非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人回肠定位的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鞭毛蛋白的血清IgG增强,部分患者对10多种鞭毛蛋白有高响应。对CBir1(一种临床上用于诊断CD的小鼠Lachnospiraceae鞭毛蛋白)的响应升高与多种Lachnospiraceae鞭毛蛋白反应性相关。在该CD患者亚组中,多鞭毛蛋白反应性与鞭毛蛋白特异性CD154+CD45RA- T记忆细胞升高、鞭毛蛋白反应性CD4+ T调节细胞与T效应细胞的比值降低以及高频率的疾病并发症相关。结论:克罗恩病患者对人源性Lachnospiraceae鞭毛蛋白表现出强烈的适应性免疫反应,可能靶向预后和未来的个性化疗法。
关键字:克罗恩病,鞭毛蛋白,微生物菌群,适应性免疫
原名:Human Microbiota Flagellins Drive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in Crohn’s Disease
译名:人类微生物菌群鞭毛蛋白驱动了克罗恩病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期刊:Gastroenterology
IF:17.373
发表时间:2021.05.07
通讯作者:Charles O. Elson
通讯作者单位: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DOI号:10.1053/j.gastro.2021.03.064
原文链接:
图文摘要
科研| Gastroenterology:抗生素抗性基因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本文由如风编译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和中央弗吉尼亚退伍军人医疗保健系统肠胃病学、肝脏病学和营养学部的Jasmohan S.Bajaj等人于2021年4月20日在Gastroenterology发表题为《Impact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Gut Microbiome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的文章,本研究对接受宏基因组学研究的肝硬化门诊患者评估了ARG丰度随病情发展的变化,并研究了其对于结局变量的影响。同时,还使用利福昔明对ARGs在代偿性肝硬化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估,并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ARGs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肝硬化与肠道微生物ARG基因负担高有关,它随着疾病的发展而恶化。本研究对肝硬化相关的肠道微生物变化及ARGs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见解,对肝硬化患者从微生物角度进行分析和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
摘要:背景和目标:肝硬化与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有关,可导致肝性脑病(HE)和感染状况,特别是与耐药微生物相关。然而,尚不清楚肠道微生物抗生素抗性基因(ARG)负荷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肝硬化相关肠道宏基因组中的ARG对结局和疾病进展的影响,研究利福昔明对ARG负担的影响,并将肝硬化与慢性肾脏病(CKD)和糖尿病的ARGs进行比较。
方法:在接受宏基因组学研究的肝硬化门诊患者中,我们评估了ARG丰度随病情发展的变化以及他们对90天住院和1年内死亡的多变量影响。在一项开放性试验中,我们还研究了使用利福昔明之前和之后8周的ARGs在代偿性肝硬化中的作用。最后,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对来自CKD和糖尿病研究的ARG与肝硬化进行了比较。
结果:研究包括163名肝硬化患者(43名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0名腹水患者,30名HE患者,70名两者都有)和40名对照。肝硬化患者的ARG丰度比对照组高,并且随着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恶化。44名患者住院治疗,14人死亡。在控制肝硬化并发症、药物和人口统计学的情况下,ARG丰度与住院和死亡率有关。利福昔明试验:在19例利福昔明治疗后的患者中,ARG丰度模式受到的影响最小。CKD/糖尿病比较:肝硬化的ARG丰度模式在机器学习中是可以区分的,其中包括更多的革兰氏阳性的ARG。
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与肠道微生物ARG基因负担高有关,它随着疾病的发展而恶化,可能与CKD和糖尿病不同。ARG不受利福昔明的影响,并与住院和死亡相关。
关键词:腹水;肝性脑病;利福昔明;感染;机器学习
原名:Impact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Gut Microbiome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译名:抗生素抗性基因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期刊:Gastroenterology
IF:17.373
发表时间:2021.4.20
通讯作者:Jasmohan S.Bajaj
通讯作者单位: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和中央弗吉尼亚退伍军人医疗保健系统肠胃病学、肝脏病学和营养学部
DOI号:10.1053/j.gastro.2021.04.013
原文链接:
图文摘要
Gut科研| Gut:饮食与肠道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对循环中TMAO浓度的影响:来自美国男性的纵向队列研究结果
本文由黑玉堂编译
肠道微生物能够代谢富含胆碱/ L-肉碱的食物(例如红肉)从而产生氧化三甲胺(TMAO),较高的TMAO循环水平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高和不良代谢状态密切相关。然而,既往有关微生物与TMAO的研究大都借助于实验性手段或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方法,欠缺在普通人群中的相关研究。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Qi Sun教授等人于2021年4月29日在Gut发表题为《Interplay between diet and gut microbiome, and circulating concentrations of trimethylamine N-oxide: findings from a longitudinal cohort of US men》的队列研究,通过对307名健康男性间隔6个月收集的两次粪便和血液样本进行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等相关分析,证实了在普通人群中饮食和肠道微生物间相互作用对循环TMAO水平和心血管代谢健康状况的影响。
摘要:目的:肠道产生的氧化三甲胺(TMAO)被认为可能介导了红肉摄入和不良心血管代谢健康状态之间的关联。我们调查了在自由生活的个体中,肠道微生物是否会影响食物前体与TMAO浓度间的相关性,并对心血管代谢风险标志物造成影响。
方案:我们从“男性生活方式验证研究”(Men’s Lifestyle Validation Study)中,收集到了来自307名健康男性的成对粪便样本(n = 925)和血液样本(n = 473),两次样本收集间隔6个月。采用食物频率问卷和饮食记录对饮食情况进行反复评估。采用鸟枪法测序对粪便的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进行分析,确定微生物的分类和功能特征。
结果:TMAO浓度与整体微生物构成相关(PERMANOVA检验,p = 0.001)。多变量全分类关联分析发现了10种细菌,其丰富度与血浆TMAO浓度显著相关(FDR<0.05)。在一些个体中,习惯性摄入更多红肉和胆碱与更高的循环TMAO浓度显著相关(p <0.05),这些个体肠道中富含4种TMAO预测菌,被视为“微生物TMAO生产者”,而在其他个体中则不存在这种相关性(对于红肉,P-interaction= 0.003;对于胆碱,P-interaction= 0.03)。在这些含量丰富的TMAO预测菌中,Alistipes shahii显著增强了红肉摄入量与HbA1c水平之间的正相关(P-interaction=0.01)。进一步分析显示某些功能特点(包括胆碱三甲胺裂解酶激活酶)与TMAO浓度存在相关性。
结论:我们确定了与循环TMAO浓度相关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影响红肉摄入量与循环中TMAO浓度间的相关性,并对心血管代谢风险标志物产生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饮食和肠道微生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从而调节心血管代谢健康的功能。
原名:Interplay between diet and gut microbiome, and circulating concentrations of trimethylamine N-oxide: findings from a longitudinal cohort of US men
译名:饮食与肠道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对循环中TMAO浓度的影响:来自美国男性的纵向队列研究结果
期刊:Gut
IF:19.819
发表时间:2021.4.29
通讯作者:Qi Sun
通讯作者单位: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
DOI号:10.1136/gutjnl-2020-322473
原文链接:
科研| Gut:人参多糖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和犬尿氨酸/色氨酸比值 (Kyn / Trp) 增强对抗PD-1 /PD-L1免疫疗法的抗肿瘤作用
本文由momo编译
澳门科技大学梁丽娴,澳门镜湖医院曹亚兵及中山大学魏泓作为共同通讯,于2021年5月18日在Gut发表题为“Ginseng polysaccharides alter the gut microbiota and kynurenine/tryptophan ratio, potentiating the antitumour effect of antiprogrammed cell death 1/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anti- PD-1/PD- L1) 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小鼠模型实验和临床样本,通过粪菌移植 (FMT)、16S PacBio单分子实时测序 (SMRT) 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发现GPs可作为一种新的益生元增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PD-1免疫治疗的敏感性。而狄氏副拟杆菌 (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 和普通拟杆菌 (Bacteroides vulgatus) 也可作为抗PD-1免疫治疗的佐剂。肠道菌群可用于预测抗PD-1免疫疗法反应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摘要:目的:肺癌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最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1/PD-L1) 免疫疗法在晚期肺癌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应答率 (<25%) 仍有待提高。肠道菌群在增敏免疫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证实人参具有免疫调节潜力。本研究旨在探究人参多糖 (GPs) 的协同抗肿瘤作用,以及肠道菌群的调节是否在GPs与αPD-1单克隆抗体 (MAb) 联合疗法中起作用。
实验设计:我们使用GPs和αPD-1mAb治疗同基因背景的荷瘤小鼠,通过粪菌移植 (FMT) 和16S PacBio单分子实时测序 (SMRT) 评价肠道菌群对GPs和αPD-1mAb联合疗法的增敏作用,对血浆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以评估免疫代谢产物。
结果:我们发现GPs通过增加微生物代谢产物戊酸和降低L-犬尿氨酸以及Kyn / Trp的比例来增强对αPD-1 mAb的抗肿瘤反应,这有助于抑制调节性T细胞和诱导Teff细胞联合治疗。此外,微生物分析显示,在临床上相比于未响应者,对PD-1阻滞剂有响应的患者的狄氏副拟杆菌 (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 和普通拟杆菌 (Bacteroides vulgatus) 的丰度更高。此外,联合疗法可以重塑肠道菌群,使其从未响应者转变为响应者,从而增强了接受6个无响应者FMT的小鼠对PD-1阻滞剂的敏感性。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GPs联合αPD-1 mAb可能是增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PD-1免疫治疗敏感性的一种新策略。肠道菌群可用作预测抗PD-1免疫疗法反应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原名:Ginseng polysaccharides alter the gut microbiota and kynurenine/tryptophan ratio, potentiating the antitumour effect of antiprogrammed cell death 1/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anti- PD-1/PD- L1) immunotherapy
译名:人参多糖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和犬尿氨酸/色氨酸比值增强对抗PD-1 /PD-L1免疫疗法的抗肿瘤作用
期刊:Gut
IF:19.819
发表时间:2021.05.18
通讯作者:梁丽娴,魏泓,曹亚兵
通讯作者单位:澳门科技大学(梁丽娴),中山大学(魏泓),澳门镜湖医院(曹亚兵)
DOI号:10.1136/gutjnl-2020-321031
原文链接:
Trends in Microbiology综述 | Trends in Microbiology:对合成微生物联盟在时间、空间和组成上的调控
本文由艾奥里亚编译
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Nicolas E. Grande于2021年05月07日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发表题为《Control of synthetic microbial consortia in time, space, and composition》的文章,Matthew R. Bennett担任该研究通讯作者。本研究中,微生物联盟是指任何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生物菌株或物种组成的生命系统。在自然生物系统中,这些通常被称为微生物群落,这些系统构成了地球上所有微生物系统的绝大部分。本研究中,笔者详细介绍了克服合成微生物菌群控制问题的最初策略以及当前策略,以及这些策略中的缺陷和未来可能的解决方案。总体而言,控制策略可分为三大类:时间、空间和群落组成。这些类型的控制机制通常是高度相关且相互依赖的。这些控制策略和当前的研究方向为联合工程创造了广阔的前景。很可能在未来不久,多细胞系统就会像今天的isogenic systems一样常见。同时,笔者也提出了一些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如何减少联合控制机制的遗传有效载荷的大小”、“合成系统的应用对自然微生物群落有什么风险”、“我们能将众多复杂的控制策略集成到一个多细胞系统中吗”等等。
摘要:当合成微生物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单菌株系统无法与多细胞系统相匹敌。然而,这种复杂性要难以控制得多。最近的研究进展提高了我们调控时间、空间和群落组成组织的能力,包括模块化黏附系统、应变生长关系和不对称细胞分裂等。虽然这些系统通常都是独立用于研究,同时,将它们整合形成统一的系统是十分困难的。但一旦这种统一系统被证明是成功的,我们将打开一个合成生物学的新边疆,一个真正的多细胞合成生物系统的新大门。
关键字:微生物联合,调控,合成生物学
亮点:1. 单应变系统在效率和应用复杂性上均优于多细胞系统;
微生物联盟具有巨大的潜力,但难以控制。本综述将控制策略分解为空间、时间和组成等方面;
2. 研究人员利用细胞分裂过程中质粒的划分来创造出一种微生物分化的版本,通过将感兴趣的质粒的所有拷贝相互结合,产生缺乏质粒的子细胞;
3. 一种由许多不同的和正交的粘连素对组成的细菌粘附素工具体系,可以使粘附驱动的几种不同模式进行自组装;
4. 组成控制的改进直接使联合控制的其他领域取得了进展。
原名:Control of synthetic microbial consortia in time, space, and composition
译名:对合成微生物联盟在时间、空间和组成上的调控
期刊:Trends in Microbiology
IF:13.546
发表时间:2021.05.07
通讯作者:Matthew R. Bennett
通讯作者单位: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
DOI号:10.1016/j.tim.2021.04.001
原文链接:
综述 | Trends in Microbiology:微生物组医学中的因果推理:原理与应用
本文由Lu编译
在过去的十年里,越来越多的证据阐明了各种微生物的强大功能,寄生于哺乳动物皮肤和体腔的微生物在宿主的各种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许多代谢、炎症、神经学、精神病学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揭示微生物群和疾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微生物群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通过计算方法建立,微生物群与疾病的直接因果关系可以通过干预主义框架进行评估。另外,对微生物与疾病的因果关系的评估,以及微生物相关的基因变异的评估有助于实施个性化饮食干预。近日,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农业生物信息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张红雨教授团队于2021年4月21日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发表题为《Causal Inference in Microbiome Medicin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群和多种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介绍了计算方法因果推理的原理,然后讨论了这些方法在微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展示了微生物靶向治疗的潜在因果关系。总之,在微生物学医学中,能够提供可靠和一致的证据来支持微生物-疾病因果关系的方法应该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摘要:寄生于哺乳动物皮肤和体腔的微生物在宿主的各种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已经揭示了微生物群和多种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然而,联系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为了阐明微生物介导的疾病的机制,研究正从关联分析转向因果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因果推理的计算方法的原理,然后讨论了这些方法在微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此外,本文通过干预主义框架来检验理论推断的因果关系的可靠性。最后,本文展示了微生物靶向治疗的潜在因果关系,特别是个性化饮食干预。本文得出结论,全面了解饮食、微生物群、宿主目标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对未来的微生物群医学至关重要。
原名:Causal Inference in Microbiome Medicin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译名:微生物组医学中的因果推理:原理与应用
期刊:Trends in Microbiology
IF:13.546
发表时间:2021.04.21
通讯作者:张红雨
通讯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农业生物信息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DOI号:10.1016/j.tim.2021.03.015
原文链接:
Gut Microbes科研| Gut Microbes: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和代谢物
本文由大头虾编译
捷克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细胞和分子免疫学实验室的Petra Prochazkovav等人于2021年3月28日在Gut Microbes发表题为《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in patients with anorexia nervosa》的文章。为了阐明肠道微生物群在AN病理生理学中的贡献,该文章主要采用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分析了AN患者营养恢复前后粪便标本的SCFA和神经递质水平,并评估了生化、人体测量和心理测量的特征,揭示了严重AN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的变化,为阐明脑-肠道微生物群相互作用提供珍贵资料。
摘要:脑-肠道微生物群相互作用与各种神经和精神疾病密切相关。虽然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的病理生理学还不完全清楚,但它可能与微生物群失调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肠道微生物群在AN病理生理学中的贡献。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营养恢复前后粪便标本中AN患者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和多样性,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此外,通过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分别分析了粪便样本中各类神经递质和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的水平,并对生化、人体测量和心理测量的特征进行了评估。细菌α-多样性参数分析显示,在AN患者营养恢复之前,Chao 1指数升高,这反映了个体间的差异。随后,在AN患者中能观察到核心微生物群减少的迹象。在AN患者中,大部分的OTUs(操作分类单位)在分类上属于Alistipes、梭菌Clostridiales、Christensenellaceae和Ruminococcaceae。而在AN患者中丰度较低的OTUs有Faecalibacterium,Agathobacter,Bacteroides,Blautia和Lachnospira。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在肠道菌组和宏基因组含量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个体间差异,这表明菌群功能发生了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粪便样本中的血清素、GABA、多巴胺、丁酸盐和醋酸盐水平降低。真菌组分析(Mycobiome analysis)并没有发现AN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α-多样性和真菌谱组成有显著差异,也没有发现真菌组成与细菌谱之间的任何相关性。总之,本研究揭示了严重AN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的变化。虽然治疗性部分恢复(therapeutic partial renourishment)导致了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增加和心理测量参数的改善,但SCFA、神经递质谱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在住院期间并没有显著变化,这可能是由于部分体重恢复造成的。
关键词:微生物组、细菌组、真菌组、短链脂肪酸、神经递质、EDE-Q、体重指数、生态失调、恢复、肠-脑-微生物轴
原名: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in patients with anorexia nervosa
译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和代谢物
期刊:Gut Microbes
IF:7.740
发表时间:2021.3.28
通讯作者:Petra Prochazkovav
通讯作者单位:捷克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细胞和分子免疫学实验室
DOI号:10.1080/19490976.2021.1902771
原文链接:
npj Biofilms Microbiomes科研| npj Biofilms Microbiomes:每日全光谱光照可通过调节维生素D3和微生物群组成防止诸如过敏性腹等食物过敏
本文由R.A Uyghurii编译
台湾高雄长庚(Chang Gung)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Toshiaki Nakano等人于2021年5月6日在npj Biofilms Microbiomes发表题为《Daily full spectrum light exposure prevents food allergy-like allergic diarrhea by modulating vitamin D3 and microbiota composition》的文章。作者在先前的研究中,已证明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维生素D3的表达降低,并且每天暴露于全光谱光和补充维生素D3可以改善大鼠NASH;也已证明光疗在结肠炎和腹膜炎实验模型中的治疗潜力。但是,尚无将光疗用于预防FA的研究。除了维生素D3与FAs之间的关联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变化对FA患病率具有一定的影响。维生素D3的状态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控制肠道稳态,肠道菌群被认为是针对FAs预防和治疗干预措施的目标。目前,没有研究探索全光谱光对维生素D3状态和微生物群组成的协同影响。而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探讨了光疗对OVA诱导的FA小鼠发病机理的影响,并探讨了FA中维生素D3的状态和粪便微生物群组成的之间的关联。
摘要:阳光照射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近些年避免日照的趋势已导致丧失诸如维生素D3生物合成等有益作用的风险。维生素D3不足是食物过敏(FAs)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维生素D3通过调节微生物群来控制肠道稳态。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每日全光谱光照(光疗)对FAs发病机制的影响。光疗可减轻过敏性腹泻,并改善FA相关的维生素D3功能不足和营养不良。FA供体粪便的粪便微生物菌群移植(FMT)在幼稚小鼠中引起了OVA特异性IgE升高的过敏性腹泻。相比之下,幼体的粪便的移植改善了成年FA小鼠的过敏性腹泻,表明微生物群参与了食物过敏过程。光疗是通过调节维生素D3状态和微生物群组成来预防食物过敏性腹泻的另一种方法。
关键词:微生物学、微生物群、应用微生物学政策和公共卫生
原名:Daily full spectrum light exposure prevents food allergy-like allergic diarrhea by modulating vitamin D3 and microbiota composition
译名:每日全光谱光照可通过调节维生素D3和微生物群组成防止诸如过敏性腹等食物过敏
期刊:npj Biofilms Microbiomes
IF:7.067
发表时间:2021.5.6
通讯作者:Toshiaki Nakano
通讯作者单位:台湾高雄长庚(Chang Gung)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DOI号:10.1038/s41522-021-00213-8
原文链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