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龄段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最高!怎么办?
青少年心理健康话题越来越“热”。
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会员纷纷提出相关建议和提案指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中科院刊发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0)》也显示,青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多发,需要重视青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患病率上升
我国全国范围的精神疾病普查,这么多年来只做过三次,分别是1982年,1993年和2012年,而且这三次也没有专门的儿童和青少年的数据,所以从全国的大型流调来看,应该说我们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
不同地区有一些调查,但比较零散,所用的量表不一样,所以调查出来的数据差异较大。比如,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数据为例,发现,中学生群体中非自杀性自伤的行为检出率差别不小,从5.4%到41.4%。
不过,2017年有学者为了解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综合分析了相关文献,结果发现1986年到2000年之间,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患病率是14.5%,2000年到2005年是10.3%,2006年到2010年是16.3%,2011年到2016年是19.1%,也就是说,从2000年往后,这部人群体心理疾病患病率是逐渐上升的。这个结论和我们的临床感受是一致的。
如今就诊的患者中,青少年越来越多,患者越来越小龄化,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丰富。这一方面说明大家有了求助的意识,这是好的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来就诊的青少年中,轻型疾病的特别多。
人群中总是有一些人存在精神问题,但是以前主要是那些较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等,而现在更多的是轻型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比如抑郁焦虑、网络成瘾、厌学、进食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出现这些轻型精神问题的青少年较多。这说明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社会心理风险在上升,因为轻型精神疾病更多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这一部分人群在上升。
换句话说,有些青少年如果压力没有那么大,家庭问题没有那么多,他可能就不会发病。患病率增加的部分主要是这部分人群。
提前预防
青少年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预防。
2019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关于促进和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部分,具体谈到了预防措施,比如开展教育,让每个家庭都重视孩子心理健康。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中,列出了6类措施:学校要对面临升学压力的初三、高三学生及家长开展心理辅导;对贫困、留守、流动、单亲、残疾、遭遇校园欺凌、丧亲等处境不利学生给予重点关爱;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子女,开展家庭关爱教育、辅助成长;对一般不良行为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和批评教育;对疑似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学生,教育部门要指导家长陪同学生到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对患有精神障碍的学生,教育部门应当协助家庭和相关部门做好心理服务,建立健全病情稳定患者复学机制。以上这些措施里提到的“对象”其实就囊括了高危人群,要重点关注。
另外,从生物学因素看,有的孩子可以承担压力,有的孩子承担压力较弱一下,我们正在做这样一个预测模型,把生物社会心理等诱发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具体因素放进去,可以帮助筛查出高风险的孩子,以便提前干预,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