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受到过排挤吗?我们该如何做?

文 / 健康界
2021-05-05 09:52

作者:健康头条

“健康译栈是健康头条旗下编译团队,重点介绍国外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新技术、新观点、新动向。”

心理学家盖伊·温奇分享了一些可以缓解被排斥的痛苦的实用技巧。

被排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感创伤。我们经常会被自己的朋友,或者陌生人排斥。幸好人们发明了各种社交软件,让我们避免了许多被直接拒绝的尴尬。

但在生活中,仍然会有被排斥而心灰意冷的时候。当我们所爱之人离开我们时;当我们受到朋友的嘲笑时;当我们遭到周围的人否认时;我们内心所受到的痛苦是难以忽视的。

不管我们是在小事上被排斥,还是大事上被拒绝,不会变的是当我们被拒绝时,所受到的伤害通常比我们预期的更痛。

但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对于我们来说, 获得朋友的承认这么重要呢?当没有人给我们的朋友圈点赞时,为什么我们会非常在意,还有可能不开心?.为什么只是在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上被排斥也会让我对朋友感到愤怒,情绪低落?

答案是,我们的大脑就是如此设计的。科学家通过让实验者回想曾经被拒绝的经历,用MRI机测试实验者对拒绝的反应。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人被拒绝时大脑所激活的区域,和人感到疼痛时大脑所激活的区域是同一处。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小事上被排斥也具有伤害性的原因——被拒绝会引发痛苦的感受。

但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如此设计呢?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演化出这种心理要从人类以原始部落形式聚居时说起。因为原始部落时期人不能够独自生存。当人被部落驱逐时无异于死亡。结果就是我们进化出了一种机制:当我们受到同伴的排斥时,大脑就会发出警告。..当原始人被族群的其他人所排斥时,他们会自我反省,会为了留在部落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能够生存下去,绵延后代。

当然,情感上的痛苦只是在我们被排斥时众多的反应之一。被拒绝也会影响心情、挫伤自尊、让人愤怒、充满攻击性、并破坏归属感。

不幸的是,那个对我们造成最严重伤害的人正是我们自己。当我们被另一半抛弃或被是团队里最后一个落单的人时,我们通常的第一反应不是想着如何安慰自己,而是会强烈地批评自己。我们会对不停地反省自己的缺点,感到痛苦的同时不断自怨自艾。也就是说,在我们受到伤害最严重的时候,我们会不断加深自己的伤口。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对待自己的时候。但这样做对自己的心理会造成极大的伤害;还可能不断地刺激自己的精神状态。

现在我们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应对被排斥的情况;消除对于被排斥后的不良心理翻译;缓解我们情绪上的痛苦;重建自信心。建议:

对自我批评绝不姑息

尽管在被他人拒绝后我们经常会忍不住反思自己的错误,并且在我们“犯错”时,自我批评似乎也显得很合理。但不要这样做。.你当然可以回想之前发生的事,考虑在未来如何做的更好。但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想方设法阻止自己进行自我批评,或是以任何形式来惩罚自己。你可以在约会失败时,总结:“下次约会我应该避免去谈论我的前任”。但不要认为“我简直太失败了”。.

人们常犯这样的错误:把被他人拒绝的原因归咎于特定的个人。无论是在两性关系中、职场、社交场合,大多数的拒绝都是因突发事件或是当下情况所导致的。.所以我们花大把精力反省自己的不足,掏空心思弄清被拒绝的原因,都是没必要并且错误的。

肯定自我价值

当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重要的是要提醒自己拥有有多少优点。在被排斥后最能提升自我价值感的方法是:通过肯定自己的长处来感知自身的价值。

想想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优势,并举出五个这样的优点。比如你经常帮助朋友、忠诚、是个好的聆听者、有责任感、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经常在精神上给予给他人无条件的支持等。

从这五个长处里挑选出一个优点来,想想为什么这个长处对他人来说有意义,并写一小段话。不要只停留在大脑里,而是真的写出来,再思考下在一些情况下,当你面对他人时,如何在言语上表达出来。用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平复你的负面情绪,提升自信,减少情绪上的痛苦,建立起走出阴影的信心。

提升和他人的联系感

人作为社会动物,需要感受到我们所属的各个社会群体对我们的需要和重视。被排斥的感觉会伤害到我们的归属感,让我们感到不安、脱离群体。

因此,我们需要让自己感觉到自己被人喜爱、被人所珍惜,这样才能更真实地感受到和社会的联系感。当你的同事没有邀请你一起吃晚餐,那你就去和一起打垒球的朋友喝点东西。当你的孩子被他的朋友排斥,那你就让他尽快换个朋友。当你的约会对象不再联系你,那你就可以打电话给重视你的家人、朋友等。重新找回信心的同时,也能为重视自己的人带来快乐。

接受被排斥的事实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仍然应该了解如何避免排斥所造成的心理伤害、当这样的事发生时如何重新树立起自信。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走出阴影,能够满怀信心地迎接下一个社交活动。

文章来源:TED

作者:Guy Winch

译者:Linda

校对:Cassie

本文来自健康译栈,如若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