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感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小心“空心病”

文 / 健康界
2021-04-16 00:34
近年来,大学生身患“空心病”的现象愈发普遍且日趋严重,引发了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1. 常常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等特征,与抑郁症相像; 2. 孤独感、无价值感强烈,觉得人生丝毫没有意义,感觉生活在虚拟世界;3. 人际关系处理的不错,但是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为别人而生、为别人而活”,因此也会时常觉得疲惫不堪;4. 自杀观念时刻存在,但是会选择暴力较小的方式结束生命; 5. 长时间的困惑、对于未来感到迷茫,不知努力方向在何方; 6. 传统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效果均不佳。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于丽萍指出,上述这些症状都表示着心理健康遇到了危机,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将进一步影响其学习和就业。但是,空心病的产生不是突然的,而是逐渐积累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的过程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因此预防空心病需要从娃娃抓起,家长朋友们可以从以下7个方面积极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从根本上预防空心病。 1. 做事情要踏实努力:鼓励孩子有梦想、有信念,但不要急功近利,教育孩子从小要踏实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2. 接纳自己的情绪,懂得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状态,重新调整自己看问题的态度,有时候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 教育要因人而异,加强仪式感教育:别人家的孩子教育方式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尽管各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尽一切办法送孩子进名校,但一定要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存在过多的压迫,是否能发挥孩子的特长。此外,还要注重仪式感教育,如在节假日带孩子参观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纪念场所等。4. 鼓励孩子勇敢、独立:不要把孩子的事情一手包办,要鼓励孩子自己勇敢地去面对、去解决,尝试过后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再寻求帮助。 5.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一个孩子的阅读史也是孩子的成长史。一起陪伴孩子阅读,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让孩子在阅读中发现自我意义和存在价值。 6. 在校园外生活中,寻找可以实施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孩子的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和辅导班,家长要积极地引导孩子感受生活。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参与志愿活动,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感受到自我价值。7. 肯定孩子的付出:不要一味要求分数,也不要只看重最后的结果,孩子的每一份努力都是自我价值实现,命运不会亏待勤劳人。不要在孩子面前宣扬学习是为了金钱或分数,要教导孩子学习是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要肯定孩子的每一份付出。虽然“空心病”听上去很可怕,但只要每位父母从小注重孩子的性格培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家庭环境,并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给孩子的心灵提供一片蓝天净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免受空心病的侵扰。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