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青少年被抑郁困扰:儿童也有抑郁症,爸妈请小心!

文 / 喵姐早教说
2021-04-02 09:15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的群体,罹患抑郁症比例最高。其中无业失业退休人员的抑郁水平最高,其次是学生群体。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中,有30位代表齐发声,关注国民心理健康,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增加青少年心理健康体检,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将心理教育纳入青少年学习体系等等。

由此看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经不容忽视了,做为父母,我们肩负的家庭教育中也必须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了,否则抑郁离孩子真的不是很远。

美国研究者的调查表明抑郁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0.4%~2.5%,在青少年中这一比率可能上升至5%~10%。对于青少年而言,抑郁症已成为自杀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危害

抑郁症就像一个隐形杀手,它难以被察觉,却对孩子伤害极大。

2017年,一名初中学生从家中11楼跳下。随后,他的妈妈因为悲痛欲绝,也跟着跳楼身亡。他在遗书中写道:我这一生,从来没给你们争过光,有时还老惹你们生气。希望你们不要记恨我,我只想说,能做你们的儿子,我很幸福。我要对大家说,谢谢你们一路陪伴。我走了,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不是任何人的错,一切都因为我。

在他的遗书里,透出一种深沉的绝望,我不值得,都是我的错。绝望、自卑、内疚,这些都是抑郁症的症状。

这几年,类似的新闻有很多,亲人往往后知后觉,开始觉得孩子品学兼优,样样都好,可惨剧发生之后,才注意到孩子之前有种种不同于往常的行为,但也只能一声叹息了。

#如何识别儿童抑郁症

根据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学会的说法,下述症状都可能意味着孩子患有抑郁症:

1. 经常悲伤、流泪或哭泣, 感到绝望。

2. 兴趣降低,或者无法享受以前喜爱的活动。

3. 持续的无聊,低能量。抑郁症的标志是无法享受快乐,并存在情绪低落,逃避和自闭。

4. 社会隔离,缺乏沟通。对拒绝或者失败极度敏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困难。

5. 自卑和内疚。孩子觉得自己不好或者价值不大,如果问他:“你对某人重要吗?”抑郁的孩子会给出否定的答案。

6. 易怒或者敌意增加。这一点儿童抑郁区别成人抑郁的一点,成人抑郁一般不会暴怒,但是儿童会出现这一症状。

7. 经常抱怨身体疾病,如头疼和胃疼,但往往查不出病因。经常缺课或在学校表现不佳,学习成绩突然下降。

8. 注意力差,饮食和睡眠模式发生重大改变,谈论或试图离家出走。

9. 自杀或自我毁灭的行为想法或表达。

克利夫兰大学医院医学中心的儿科心理学家金伯利·伯克哈特说:“在抑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你可能会注意到更多的易怒和失去兴趣,而不仅仅是悲伤或沮丧。”。

她建议说,自杀或者离家出走有抑郁倾向的信号很明显,一定还要警惕一些不明显信号,比如睡眠习惯的改变,如睡眠太少、过多或小睡一会儿;避免或不喜欢他们曾经喜欢的活动;退出亲友;思维或注意力不集中;学校表现的突然下降。

#儿童抑郁症的诱导因素

1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导致儿童青少年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

儿童青少年抑郁与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之间存在明显关系,女孩较男孩更容易受父母离异的困扰而出现抑郁。

父母严厉惩罚、过度干涉和保护也会导致或加重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状。

父母的性格敏感,多疑等,也会成为导致孩子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

2

人际因素

人际关系的好与坏,主要表现为孩子是否能够在社会群体中感受到自我价值。

其中,对同学关系的感受、喜欢或厌恶老师这两项的影响力更大一些。

人际交往是孩子自我肯定和自我塑造的路径,尤其是性格敏感、情绪化的孩子,更是如此。

长期处于不受欢迎的人际环境里、或者突然换了新环境,都易使孩子出现抑郁情绪,如果家长发现的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易造成抑郁症。

3

应激性生活事件

儿童青少年抑郁的促发因素主要源自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压力,即各种应激生活事件。比如转学、搬家、父母离异、学习压力过大、被欺凌、经历重大自然灾害等。

身体健康水平低下的儿童更易产生抑郁及焦虑情绪问题。

4

遗传

家族里有抑郁症的,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比普通家庭会提高10-20倍,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到遗传的影响。

#发现孩子有抑郁症状怎么办?

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抑郁症只能由专业的医生来诊断下结论,比如精神科医生,切不可随意猜测。

#如何避免儿童抑郁症

1

父母学会倾听孩子

孩子的情绪一般是不加掩盖的,如果父母多加注意,很容易就从孩子的话语里,看出他心情如何。当孩子有疑惑、有问题时,父母要开诚布公地和孩子谈谈。

切记,倾听的时候不要要过多的评判。

2

规律的生活

即使整个家庭正处在变化当中,也要尽量让孩子的生活保持规律。

比如固定的睡觉时间。固定的三餐时间、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都可以一直保持。

尽量不要让孩子熬夜太多,压力太大。如果孩子总是很疲惫的话,也会导致问题发生。

3

注意到孩子做的好事情

鼓励孩子,说他们做得好、想得周到,和他们一起庆祝成绩或进步。

记得,多拥抱孩子,父母温暖的怀抱可以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4

减少家庭中的冲突

如果实在不能避免冲突,父母一定要和孩子说清楚:这是爸妈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问题,是爸妈的事情,不是你的错。

5

多运动,这是重中之重

加拿大儿科学者的研究发现,经常锻炼的儿童——特别是经常从事跳舞或球类等剧烈运动的儿童,较少出现抑郁症症状。

加拿大SickKids医院的精神病专家Daphne Korczak建议:即使你的孩子现在看起来阳光活泼,也最好让他们尽早动起来,5-17岁的孩子每天要做60分钟的中度至剧烈运动。

让孩子动起来的关键,是要让孩子做他们感兴趣且感到兴奋的运动,而不是把运动当作一件必须完成的苦差事。

说一千道一万,对孩子的心理疾病来说,最好的“药”还是父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