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抑郁转为双相障碍的又一预测因素:愤怒攻击性和B群人格特征

文 / 健康就这么简单哟
2021-03-29 18:31

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种严重的、使人衰弱的情绪障碍,其特征是轻度躁狂和抑郁发作。大多数双相障碍患者在轻度躁狂发作之前经历过一次或多次抑郁发作,因此最初被诊断为单相抑郁。

由于单相抑郁的治疗不同于双相障碍,并且可能会引发轻躁狂,因此,更早地发现双相障碍的易感性将有利于这些患者。此外,转化成双相障碍的危险因素可能会为心理干预、早期识别和适当治疗提供锚点。

之前的研究表明,父母有双相障碍病史、更严重的抑郁症、共病性精神病症状、儿童创伤和抑郁的非典型症状是单相向双相障碍转化的危险因素。

愤怒和易激惹是双相情感障碍的突出症状,可能发生在轻度躁狂、抑郁,特别是混合情绪状态下。单相抑郁中的易激惹和愤怒似乎是未诊断或阈下双相障碍,即所谓的双相谱系疾病的一个强有力的临床指标。

研究愤怒和双相障碍之间的关联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会影响患者、家人和亲人。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治疗的目标。同样重要的是,调查易激惹/愤怒是否对双相障碍的发展具有预测价值。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这种结构是否与单相抑郁向双相障碍转化有关。

方法

数据来自荷兰抑郁和焦虑研究的抑郁参与者,并进行了9年的随访。在2年、4年、6年和9年的随访中,通过综合国际诊断访谈确定轻度躁狂。

使用“斯皮尔伯格特质愤怒量表”、“愤怒攻击”问卷、“人格障碍问卷”中的B群人格特征部分和“攻击性反应”,研究了普遍的轻躁狂和愤怒相关构造之间的关联。使用Cox回归分析前瞻性研究攻击性是否能预测轻度躁狂。

结果

参与者(N=1585)平均46.3岁(SD = 12.6),68.8%为女性。有77例(4.9%)患者由单相抑郁转为双相障碍。两组之间的社会人口统计学无显著差异。

与转化组和缓解组相比,目前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抑郁症状。而转化组患者吸烟更频繁,酒精依赖更严重。与其他组相比,这些患者也使用更多的苯二氮卓类药物、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精神药物。

在三个组别中,所有愤怒结构的粗模型存在显著差异(所有p's<.001)。在连续变量(见图2中的森林图)中,调整后的模型持续存在差异。在调整后的模型中,转化组的特质性愤怒和攻击性反应的边际均值最高,与缓解患者相比数据为:特质性愤怒(MD=1.87, SE=0.6, p=.001)、攻击性反应为(MD=1.76,p=.001);与目前抑郁组相比,数据为特质性愤怒(MD=2.35, SE=0.6, p<.001)、攻击性反应(MD=1.71, p=.002)。

图2 特质性愤怒和攻击性反应的估计边际均值森林图

分类变量的调整分析结果(见图3森林图)也具有统计学意义,愤怒发作的χ2 (2)=4.55, p=0.041;反社会人格的χ2(2)=5.12, p=.02;边缘人格特征的χ2(2)=10.41, p=.001。此外,与缓解组和当前抑郁患者相比,转化组患者在愤怒发作(22.1%)、反社会人格特征(9.1%)和边缘性人格特征(36.4%)方面的患病率也最高。

图3 愤怒、反社会和边缘性人格特征的OR森林图。

在1744名参与者的前瞻性分析中,攻击性可预测轻度躁狂(n=28),多因素调整后的危险比为1.4(95%置信区间:1.02-1.93;p=.037)。

结论

攻击性反应是从单相抑郁转化为双相障碍的一个强大的危险因素。此外,与没有转变的单相抑郁患者相比,转化为双相障碍的患者表现出更多的愤怒情绪。

识别双相障碍发展的潜在危险因素可能在早期识别、预防转化为躁狂症以及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方面具有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