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睡不着,他却随时随地都能睡,这也是病,危害还不小

文 / 小陈健康说
2021-03-27 19:01

今年读大一的学生小周最近很是郁闷,被女朋友提了分手,理由是:经常两人出去逛街逛得正开心,小周说睡就睡,吃饭吃到一半哈欠连连,跟她在一起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女朋友“控诉”小周不够重视她。小周觉得委屈,自己也不想睡觉,可是身体由不得他……

其实,2年前还在读高中的时候就会这样,不管是吃饭、走路,还是上课、参加活动,总是会犯困、打瞌睡,每天出现2-4次,每次几分钟到半小时,睡过就感觉精力充沛。当时小周跟父母都认为是高中学业压力太大了,晚上缺少睡眠导致的,也没有重视去看医生。没想到,最近3个月,每天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多,有几次走路时还因为这样突然摔倒了。小周因此不敢出门去,不敢去社交,心情也很差。

辅导员老师察觉到小周的异常,推荐他到当地省精神卫生中心就诊,医院建议住院行睡眠监测。小周在医院睡了一晚后,结果出来了。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提示:睡眠效率44%,睡眠潜伏期6分钟,入睡潜伏期相对缩短,REM睡眠潜伏期18分钟,入睡后觉醒次数增多,睡眠中不伴有呼吸暂停综合征及低氧血症。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提示:平均睡眠潜伏期3分钟,入睡潜伏期缩短,存在3次始发的 REM 睡眠现象(SOREMPs)。基于小周的临床表现和睡眠监测的结果,排除阻塞性呼吸暂停所致,医院考虑小周是“发作性睡病”。

生活不易,小周叹气~~原来,自己真的是生病了。发作性睡病,顾名思义,就是随时随地能睡觉,即使是开车、吃饭、上课、考试的时候。通常起病于10-20岁,少见的青少年起病、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是继睡眠呼吸障碍之后引起日间思睡的第二大病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因猝倒而危及生命安全。

季节周期性的更替和我们睡眠的昼夜交替有相似性,所以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将每年初春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3月21日), 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规律睡眠健康未来” 。

中国睡眠研究会2018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超过3亿人有睡眠障碍,且有睡眠问题的人数还在逐年攀升。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咖啡续命成为了现在很多人的标配。俗语道“一日不睡,十日不醒”。长期睡眠不足会加大患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等风险。这3亿中有约70万人因受随时随地可能睡着而困扰,他们是发作性睡病患者。

如果出现不受控制的嗜睡、猝倒、睡眠幻觉等症状,发作性睡病首先出现的症状为白天过度睡眠,患者表现为突然出现无法预计的过度睡意和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常出现于不适宜的场合。睡眠时长可以是数秒的微睡,也可为长达几个小时。猝倒发作,通常由大笑、激动、恐惧等情绪诱发,可于过度睡眠症状出现的同时或延迟数年后发生。针对身边的家人或同事出现白天嗜睡现象,不应过早责备其懒惰,此时需耐心询问原因,应高度警惕发作性睡病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尽早的选择正规医院的精神科、睡眠专科、神经内科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发作性睡病患者需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强调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夜间保持充足睡眠时间。如有可能可以安排时间专门用于打盹,以帮助患者维持比较满意的醒觉状态。尽量避免使用会导致嗜睡的药物。此类患者应注意最好不要独自远行、不要从事高空作业等。

临床医生如遇白天过度嗜睡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发作性睡病的可能,尤其对不典型病例应进行MSLT和PSG检查避免漏诊。MSLT是诊断发作性睡病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是诊断发作性睡病和中枢性过度睡眠的重要诊断标准。而PSG在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中的作用主要是排除可能导致嗜睡的其它睡眠障碍,评价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多导睡眠监测中出现 SOREMPs 对于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未来可能替代MSLT,从而节约诊断时间和成本,但还需要更大规模和更多的研究证实。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情感障碍病房开设“睡眠监测”病房。在多导睡眠监测下,脑电、眼动、呼吸、血氧饱和度等信息传输到后台数据分析中心,医生分析出具睡眠监测报告。在这里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还有中医非药物治疗(诸如针灸、穴位贴敷、解郁安神枕)、心理治疗(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睡眠认知行为治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暖花开,让我们帮您睡个好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