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最新研究:孤独感会改变人的大脑、使其萎缩

文 / 第一心理
2021-03-24 18:49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孤独感来袭,人类大脑的某些位置会发生改变。

一直以来,人类都在对大脑进行研究,并陆续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Andrea Courtney,与达特茅斯学院心理学家Meghan Meyer声称通过对大脑的研究发现,孤独感会改变人类大脑。其原理在于:大脑神经的自我表征,会在被孤独感侵蚀时,发生某些改变。

实验结论为:当孤独感来袭时,人类大脑的某些位置,会发生物理性改变。

发生改变的位置,位于大脑中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区域。这一区域会根据人们在社交中的亲疏远近程度和体验,构建出一个结构化地图。

根据这一地图,经常体验到孤独感的人会明显感觉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鸿沟。与没有孤独感的人相比,经常体验到孤独感的人,其大脑中mPFC的活动模式,呈现明显差异。

2020年7月15日,这项实验的实验成果被发表在JNeurosci学术期刊上。

实验分析与社会学意义

在实验中,两位心理学家发现,有孤独感的人,和没有孤独感的人,其大脑活动模式完全不同。

孤独者在自我思考时,其大脑中mPFC区域的活动模式,与他在思考外界和他人相关活动时的模式有着明显差异,即孤独者独处时,会产生一种独特的神经反应。而没有孤独感的人,无论是在思考他人还是思考自己时,大脑中mPFC区域的活动模式,都与思考自己时的模式无限接近。

也就是说:没有孤独感的人与外界相处时,其大脑活动模式跟自己独处时的活动模式是一样的,不会产生孤独者的那种神经反应。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一发现,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做出有效指导呢?

首先,从这项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孤独者们始终都清晰地把自我与他人区分开来。他人,哪怕是亲密爱人、家人、密友,都无法取代“自我”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

换言之,孤独者最看重自我体验和感受,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因此,孤独者会不由自主地与他人和外界保持距离感,经常独自待着。

而这种孤独环境,就会诱发孤独者独特的神经反应。鉴于大脑是重要的心理器官,当外部环境诱发出相应神经反应后,必然会引发心理上的详实感受这一前提,我们认为,环境会导致人的大脑神经做出孤独反应,从而让人体会到孤独感。

其次,对于那些没有孤独感的人来说,大脑中从来不会体验到孤独。因为,他们的大脑中没有类似于孤独者的那种神经反应,不会始终清晰地把自己和他人做区分。

简而言之就是:这种人跟群体在一起时,会非常迅速地融入到群体之中,与周围人和事的亲密感极强;无论是对待密友,还是外人,他们都更容易“掏心掏肺”,让他人觉得与他相处毫无距离感。

这类人没有孤独感,对待他人往往达到了类似于对待自己的状态。而越是如此,则人越容易与他人和外界环境打成一片,融为一体。

那么这种人的状态是如何形成的呢?鉴于人是在一定家庭和社会环境下长大的,我们推测,仍然是环境在起主导作用。

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两位科学家在人大脑的mPFC区域中,清晰地观察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从心理和人格层面来说,孤独者之所以能够体会到孤独,乃是因为受环境影响,内心深处极度认可和看重自我,除非遇见同类和被理解或产生共鸣,否则他们绝不肯将自己轻易与外人或外界相提并论。

这种自我珍视和心理状态,有可能是某些人选择独处的原因;但更可能是来自环境的塑造。

而无论是哪一种,如果孤独感能够帮助自我成长,激发出大脑潜能,就应该被自我所接纳,被他人和外界理解。

孤独感究竟来自哪里,如何产生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当人们发现自己感到孤独,或者喜欢独处时,要能清晰的认识到这种特质能对自己产生何种作用,充分利用它的益处,也要警惕它所带来的坏处。

孤独的弊端与利好

2019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曾发表了一个关于孤独的研究成果。这一项研究成果表明,那些生活在相对孤立或单调环境中的人,某些大脑结构会萎缩。

研究人员将德国诺伊迈尔Ⅲ南极科考站中9名科考队员选为研究对象,科学检测他们在科考活动前后,大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非常重要,没有BDNF,大脑海马区将无法建立新的神经联系。

科考站位于荒无人烟的Ekstrom冰架上,周围被寒冷的荒野包围。从环境而言,非常符合导致“孤独”的环境样本定义。

通过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与未去过科考站进行科学考察的人员相比,在科考站居住超过14个月后的科考队员,其大脑中海马区的齿状回,普遍萎缩了4%至10%(大脑的齿状回与记忆存储等功能紧密相关)。

而与科考前相比,这些科考队员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也发生了变化,平均降低了45%,并且在科考活动结束一个半月后,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通过这一实验数据对比,研究人员认为:长时间的社会隔离,将会导致大脑建立新神经元的能力持续减弱,大脑因此作出“用进废退”进化式反应。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一旦人的大脑受到环境影响或损伤,其心理活动就会产生某种障碍。这也就是为什么,日常所见的某些孤独者在言行举止上,会给外界留下一种孤独、淡漠、甚至怪异印象的原因所在。

从以上实验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是与外界隔离与疏远的一种心理感觉和体验,它不是人天生就有的原始状态。

一定条件下,是一个人在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上的自我封闭。而这种人为的自我封闭,不仅会导致大脑局部萎缩,更会因为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之中。

而无论是天生具有孤独神经反应而格外看重自我,还是因为后天环境导致的孤独,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作为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大脑活动需要外部链接才能产生丰富的神经元链接,人才会有崭新的心理体验。

除此之外,还需要明确的是,正常情况下,一个人适当地保持孤独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独处时产生的孤独感,会对身心进行一种净化和修复。现代人长时间周旋于外界人与事之间,容易感到精疲力竭,且甚少体察到自己的真实需求。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适当地选择独处,去感受其中的孤独,将会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某些时刻,甚至会产生顿悟,并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甚至改变对客观世界的看法。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1] Satterthwaite TD, et al. (2014) Impact of puberty on the evolution of cerebral per- fusion during adolescen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1:8643–8648.

[2] Skene NG, Roy M, Grant SG (2017) A genomic lifespan program that reorganises the young adult brain is targeted in schizophrenia. eLife 6:e17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