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重金养出的优秀儿子初中却慢慢“废了”,医生:孩子缺了这样不花钱的东西

文 / 钱江晚报
2021-03-18 09:21

“从小到大,我们给他穿好的、吃好的,挖空心思把他送进好的学校,总想着花钱给他最好的东西,没想到孩子最缺的是这不花钱的。”苏女士(化名)懊悔不已,觉得是自己的无知和大意害了儿子小魏(化名)。

小魏今年16岁,本该跟同学们一起为中考做最后的冲刺,可他此时却住进了杭州市七医院心身一科的病房里。“我真的很想去学校跟同学们一起学习,但身体却不听使唤,一点也懒得动,注意力也集中不了,烦躁极了。”小魏说,他实在憋得难受才会忍不住跟爸妈发脾气。

而把这一家人折磨得苦不堪言的,竟是苏女士口中不花钱的东西——睡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为保持领先“开夜车”用功

跟许多的家长一样,苏女士夫妇为了儿子的成长费尽了心力,最大的“投资”就是花大价钱购买了当地最热的“学区房”。而小魏也没有辜负爸妈的付出,一直都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而且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高。

3年前,小魏升入初中,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身边高手如云,自己想要保持领先,压力还是蛮大的。于是,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更加用功。为了拿到好的成绩,他在老师的课作外自己刷大量的习题,当然,时间只能是在晚上。

晚上11点上床,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小魏的作息时间看似规律,可只有他自己知道,每晚上床之后都是久久不能入睡,满脑子飘荡的都是还没做完的习题和别的同学在用功的样子,越想则越睡不着,迷迷糊糊到几点睡着也不知道,然后没过多久便被闹钟惊醒。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就精力不好,渐渐的,小魏感觉白天上学有些力不从心,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脑子也很难转动起来,整个人只觉得又累又困。

为此,小魏也求助过爸妈,可在苏女士看来这是正常现象:“上了初中压力比小学大了,别的同学也是一样的。”他们觉得儿子只是累到了,买点保健品吃吃,增强免疫力就会好起来的。然而,他们想错了,小魏吃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改善。

想睡睡不着,想学学不进,学习成绩一滑再滑,小魏便更加睡不着,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吃了4种助眠药还是睡不好

一年多前,苏女士也开始意识到儿子的状况不妙,带着他去看了当地的医生,配了一些安神的中成药,吃了2个月时间,睡眠问题有所缓解,可一停药,就马上回到“解放前”。

情急之下,他们又去看了另外的医生,这下用上了强效的镇静药,结果,晚上还是睡不着,白天更加昏昏欲睡。这个医生看不好就再看另一个医生,一年时间,他们在当地看了4个医生,助眠药从1种吃到了4种,失眠的困扰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越加严重。

去年年底,距离小魏初三上学期结束还有两周,他觉得自己已撑不到期末,提出请假回家休养。而如今,过了一个寒假,新学期又过了半月余,他还是没能回学校。他没日没夜躺着,两只眼睛总是耷拉着,感觉像是“瞌睡虫”上身,怎么也睡不醒。

苏女士夫妇看着近乎“废人”的儿子着急上火,而被“困”在身体里的小魏也常烦躁不安,他们都很想念过去,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竟会落得如此田地。

不久前,母子俩慕名找到杭七院心身一科主任余正和,经过详细问诊和相关评估、检查,诊断为睡眠障碍合并抑郁情绪,得住院系统治疗。

护士在为患者做睡眠监测

严重睡眠障碍的根源竟是长期缺觉

“按照正常的生理需求,一个初中生每天需要睡足8小时,最好能睡9小时。小魏在床上的时间也就7小时,再加上天天入睡困难,他这是严重缺觉。如果起初能做一个科学的调整,问题很快就能解决,反之,急性失眠逐步演变成了慢性失眠,然后又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疗,乱用药物致使孩子的睡眠变得更糟。”余正和简要总结了小魏的疾病进展经过,一步步从急性失眠到慢性失眠再到嗜睡。

针对小魏的病情,余正和制定了一个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物理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方案。在用药上,不是给他再加药,而是帮他逐步减药,以慢慢缓解嗜睡症状,从而让他的头脑清醒起来。在认知行为治疗上,除了专业的心理疏导之外,小魏还参加了医院的“团体睡眠课”,通过跟病友一起学习、分享,让治病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如今的小魏,正在一天天好转,他对自己快快康复充满信心。正如他在“团体课”上分享时说的:“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千万别再小看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一旦出了状况可都不是小事。规律作息,要珍惜拥有健康的幸福,再也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乱来了。”

毛洪京在为睡眠障碍患者做疏导

青少年睡眠障碍不能忽视情绪问题

杭州市七医院是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每年因各种睡眠困扰从省内外来求诊的患者数以万计,其中有不少就是像小魏这样的青少年,而且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

“据统计:2018年中心接诊14-25岁睡眠障碍患者3542人次,2019年4942人次,比2018年增长39.5%。2020年接诊7728人次,又比2019年增长56.4%。而在这些患者中,14—18岁的中学生占到了23.45%。”杭州市七医院副院长、睡眠障碍诊疗专家毛洪京说到这些数据时眉头紧锁。

为什么这么多小小年纪的孩子会出现睡眠障碍?在毛洪京看来,长期睡眠不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最新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的睡眠时长未达标。

青少年的睡眠负债年年加码,这个问题也许现在还看不到严重后果,但数十年或几代人后,后果可能就会体现,不只是人的反应、身高、体重、速度、力量等生理机能降低,而且长期缺觉还会合并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另外,毛洪京还从临床观察发现,情绪问题和睡眠障碍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因果关系可以互换,有的孩子是长期有睡眠障碍导致的情绪问题,而有的孩子则是因情绪疾病表现出有睡眠障碍的症状。因此,对于青少年的睡眠问题,家长必须得高度重视,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必要时可以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做个科学评估,及早干预治疗,等到影响孩子成绩时其实已经晚了。

活动+: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杭州市七医院将举行“关注青少年睡眠,规律睡眠,健康未来”大型义诊活动。当天上午8:00—11:30,毛洪京、余正和、刘义、尹岩、刘文娟等专家将在医院4号楼一楼为大家一一解答有关睡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