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隐秘之痛”,为何屡次在两会被提及?
(图片来源:pixabay)前几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的一席话,讲到了万千父母的心坎上。他说奥数只是极少数非常有天赋、对数学非常热爱的孩子才应该去学的,普通的孩子没必要学,搞不好还把对数学的兴趣学没了。我猜院士可能经常阅读微信公众号,对父母的育儿焦虑理解深刻。承认自己的孩子“普通”是有那么些为难,可被奥数支配的恐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相当一部分家庭的亲子关系和谐,也是男默女泪。政协委员的这番言论成为今年“两会时间”开始后最早出圈的话题之一。你看,谁说两会跟日常生活没关系了?每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各项意见建议关注度都很高。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今年尤其关注的几条:关于反家暴的建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国妇联将提交《关于公安机关设置反家暴工作专项统计的提案》,建议公安部门在110报警系统中将家庭暴力单独列项,从而敦促基层执法人员规范执法;关于未成年人保护,人大代表建议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体系,还有代表特别关注农村儿童被性侵的状况;关于心理健康,有代表建议将抑郁症及心理咨询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还有提高男性共同抚养责任,减轻生娃这事儿给女性造成的负担的相关建议,提出这项建议的包括人们印象里“沉迷于养猪”的网易CEO丁磊。企业是推动性别平权进程中相当关键的一环,企业家能意识到“丧偶式育儿”对女性的剥夺并试图提出对策,是我们大家喜闻乐见的。为什么会关注这些议题呢?这些议题有个共性,就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或多或少都被归为“私事”、“难言之痛”,在公共生活中讳莫如深。家暴和儿童受性侵就不用说了,带孩子的辛酸苦楚往往只能家庭内部消化掉,至于抑郁症,2019年的一个数据说,我国的抑郁症患病率达到了2.1%,挺让我意外的,更别说不少人对抑郁症的认知程度较低、病耻感较强,许许多多隐秘的痛,很可能是未被察觉、缺少干预的。最近这十余年的时间里,我们能清晰观察到这几个话题热度升温的过程,也逐渐形成了共识,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公共问题。长期隐匿于“私密”空间的固疾,被纳入政治与政策议程,这证明两会是紧贴时代、关注社会观念变迁的。这几个话题在全国两会上算不上新事物。比如201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就是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妇女权益保护者长期呼吁的结果,比如精神卫生立法的建议至少在2007年就被提了出来。过去数年里,这些话题不仅被多次提及,且建议也不是抽象的呼吁。我注意到,去年就有代表提出了延长男性配偶陪产假期的建议,今年又有数个代表委员给出了类似的方案。这些建议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男性陪产假的强制力,但同时也考虑到企业的负担,提出减免税收、鼓励企业推行的建议。虽说只是建议,但考虑得已经比较具体了。作为女性,我很期待政策的变化一点一点倒逼性别观念的变革。靠谱实在的建议,往往源自对现实持续的关注。就拿今年妇联提出的在110报警系统中将家暴单独列项的提案来说,它指向的是基层执法部门在反家暴工作中的不足。比如法院、民政系统、妇联都对家暴案件有专项统计机制,作为实施反家暴法的重要机构,公安在这方面却有所缺失;比如部分地区的部分基层干警,还停留在“家暴是家务事的”陈旧观念中,这在诸多的新闻报道中可以发现端倪。本质上,这是反家暴法正式实施四年多以来暴露出的问题之一。再说未成年人防性侵,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是2018年最高检向教育部发出“一号检察建议”,建议进一步完善防性侵害的制度建设,尤其是校园性侵事件的防范。两会中的不少相关建议,比如对防性侵教育一再加码的重视,其精神和目标和这一检察建议是一脉相承的。这些建议,既回应群众痛点,也回应了法律和政策实践中暴露出的短板问题,本身就是治理措施的一部分。家暴、儿童防性侵,以及“母职”、抑郁症这类话题,都是我平时比较关注的,它们都涉及弱势或相对弱势的群体,这些群体又不同程度遭受污名化的困扰,既需要权益保障,也需要精神抚慰。这些隐蔽而细微的需求,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两会持续关注这些群体,体现的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看到热搜上不时出现的受伤的孩子、悲伤的母亲、痛苦的病人,我心情很复杂:道理都懂,改变很难。但只要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和自下而上的观念进步还能畅通互动,我们就没有理由不乐观。(文/张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