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异常,原因是什么?会对健康带来哪些影响?

文 / 关你健康
2021-03-04 00:25

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吃什么以及如何吃,代表着文化传统,也反映着人们的健康观念和状况。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吃法,将色、香、味、形等元素共同呈现,才能称为美食。不过,面对美食时,人们的体现却不尽相同。别人吃得津津有味,而自己的舌尖上,可能没有丝毫快感,感觉食物索然无味或是味道怪异。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味觉的改变?会对健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咱们现在来解析。

咱们人类的味觉感受细胞,分布于舌头表面、软腭、咽喉、会厌的上皮组织中,而味蕾细胞有菌状、叶状、乳头轮廓等不同形态。味蕾细胞获得味觉,再经过味觉物质传导、周围神经传导、中枢神经传导等阶段,让人产生完整的味觉体验,而唾液、口腔局部刺激、口腔黏膜疾病等因素,都会造成味觉物质的传导过程受阻。此外,周围神经或中枢神经功能的障碍,也会破坏味觉。

味觉异常,在疾病分类诊断标准中的定义,是以味觉改变为特征的异常状态。味觉异常,按照程度可以分为完全性味觉丧失、味觉功能减退、味觉敏感等3种类型;按照性质,可以分为味觉障碍和味道幻觉。所谓味道幻觉,是在没有味觉刺激的情况下,感知到异常的味道。此外,味觉异常与嗅觉异常,可能伴随存在,有时难以区分,嗅觉异常有时是味觉异常的诱因。只有10%的患者,是单纯的味觉异常,而70%的味觉异常者,同时具有嗅觉缺失。

味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受损,这种现象,主要由味觉细胞的乳突结构变化所导致。菌状味蕾细胞的数量,会不断减少,形状也发生变化,乳突越来越封闭,减少了受体与食物的接触面,从而削弱对食物味道的感知。另1方面,鼻腔后部的嗅觉感受器,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开始减少,再生速度也会下降,使嗅觉减弱。这些变化,在60岁左右出现,到70岁后,变得更为严重。这就是退休老人们在家做饭,口味越来越重的原因。这样的变化,会让老人们及其家人,在不知不觉中吃下更多的盐和糖。

唾液,是影响味觉的重要因素,唾液是味觉传导的中介,唾液的分泌量,以及成分和流速等,都会影响味觉。如果因为年龄较大或口腔疾病,造成咀嚼不充分,会影响食物在唾液中的溶解,减少食物与味蕾的接触,难以触发味觉;口腔卫生状况较差,或者牙周疾病、义齿、口腔清洁剂、烟草、牙膏等,都会明显影响味觉,比如刷牙后就马上喝橙汁,会感觉苦涩;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会伴发嗅觉异常,从而影响味觉。此外,近期的研究则发现,感染新冠病毒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嗅觉及味觉减退。

味觉的变化,并不是简单的生活感受问题,而是与健康及疾病息息相关。比如,有研究发现,体重增加会降低机体对食物的味觉敏感度,而脂肪组织的堆积,会导致味蕾数量的降低,但是,随着体重的减轻,嗅觉和味觉功能又能够得到恢复。肥胖,影响嗅觉和味觉,而这种变化,又促使人吃下更多不健康的食物。减肥,会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而味蕾细胞的生命周期只有10天,控制体重后,味蕾细胞很快更新换代,让人重获舌尖上的快感,吃得香,还不胖。

味觉的变化与多种疾病和药物有关。因此,舌尖上的快感消失或是口味越来越重的时候,应该想到顺着线索查找自己的健康问题。因为,味觉变化可能是多种慢性疾病的表现,比如病毒感染、内分泌紊乱、糖尿病、营养不良、贫血、慢性支气管炎、胃食道反流等。机体的微量元素缺乏或代谢异常,也会反映在味觉方面,比如,缺锌或缺镁,容易带来味觉异常。药物对味觉的影响更加复杂,目前发现,至少有200多种药物可以影响味觉,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是抗生素、抗抑郁药、内分泌调节剂、抗炎药等。此外,精神因素也会影响味觉,比如味觉异常可能诱发焦虑或抑郁,而焦虑或抑郁又会加重味觉异常。最后,还要提醒,味觉异常还是肿瘤细胞侵袭的早期信号。因此,出现味觉异常,不容忽视,应该及时检查确诊。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逸事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