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头条.心理
推荐
养生
中医
营养
女性
慢性病
儿童
心理
健身
防癌
男性
常见病
刚刚过完年,小朋友就不高兴了——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一天接诊40多人
文 / 京医会
2021-02-21 09:17
点蓝色字关注
春节假期虽然过去了,但寒假的“余额”尚充足。这几天,在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的诊室里,就来了不少为孩子假期心理问题“头疼”的家长。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春节假期过后上班第一天,就接诊了40多位患儿。
专家建议:家长要与孩子保持良性沟通
“崔大夫,我闺女过去不这样,一放假天天在家跟我们对着干,脾气越来越大!”王女士带着13岁的女儿真真来问诊,口气十分焦虑。诊室里的少女显得有些冷淡少言,从王女士的描述中,崔永华了解到,从期末考试过后,真真就有些“反常”。“每天关着房门打游戏、上网,要好的同学邀约也不再出门。与父母几乎无沟通,吃饭都要送进卧室,稍不满意就‘大发雷霆’、闭门不出。”“您好好回忆一下,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情绪问题的呢?”在崔永华的追问下,王女士想起,其实,真真早在期末考试之前就出现了问题,只是当时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学业上,所以忽视了心理问题的“苗头”。“假期里,因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来问诊的孩子特别常见。”崔永华说,这主要是因为许多学生在寒假中失去了上学时稳定的生活状态和作息规律,打破“平衡”使许多心理问题发展并暴露出来。
本是休闲娱乐竟引发“恐惧症”
“她已经10岁了,这段时间胆子越来越小,晚上都不敢自己上厕所了!”坐在崔永华对面的五年级女孩林林,假期里突然变得胆小、粘人,让父母百思不得其解。这几天,林林的情况从晚上不敢上厕所发展到白天不敢出门,不敢在家中无人的情况下独处,不敢照镜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自己和父母的正常生活。“为什么不敢照镜子,你到底怕见到什么?”“怕……鬼。”在崔永华的耐心引导下,林林终于吐露出恐惧心理的来源。原来,假期悠闲,在来家中做客的表哥的带领下,林林连续几天观看了网络上的恐怖视频。恐惧的情绪在自己的想象中日益“发酵”,逐渐发展成了现在的情况。“由于过度上网和看恐怖视频都是家长平时‘明令禁止’的,乖巧的林林怕受到家长责备,不敢把真实情况告诉父母。没有成人的及时引导,才发展出了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崔永华说。
“陪读”上网课发现孩子多动症
除了“情绪病”,假期里到精神科来看多动症的孩子较之前有了明显增加。“陪他上会儿网课,能把我气死!”张先生一谈起假期督促儿子学习的经历,就“气儿不打一处来”。根据他的描述,10岁的儿子航航“不学习哪儿都好,一学习哪儿都疼”,上网课坐不住,注意力没法集中,一学习就烦躁,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这不是不勤奋、不自律,你错怪孩子了。”崔永华的话让张先生吃了一惊,原来航航的情况是典型的多动症症状。“放假后,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更多了,所以各种症状更容易被父母注意到。”崔永华解释,航航患的是注意缺陷型多动障碍,这种病经常被家长忽略。“这不是顽皮和不努力,不要用责备挫伤孩子的心,他只是没有能力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是一种病,需要就医,网上流传的各种运动疗法、注意力训练,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专家建议:规律作息,保持关注,保持倾听
崔永华说,寒假居家,许多孩子规律的作息被打乱,加上与家长相处时间增加容易导致矛盾产生,这些都有可能激发心理问题。该怎么保持假期居家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状态呢?崔永华给孩子和家长提了几点建议。首先,寒假生活要做到充实而有规律,“生活状态的稳定,是心理和情绪保持稳定的‘物质基础’,最好让孩子们在假日里也保持像上学一样的规律作息。”家长要具有识别不正常情绪的能力。“当孩子出现让您不满意的行为时,不要把它粗暴归因为不听话或青春期的逆反。多数时候,孩子并不是成心为之,不要把一切当做‘平常’,耽误了孩子的病情。”家长要与孩子保持良性沟通,“父母先‘懂’孩子,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他才愿意跟你沟通。”此外,家长要对孩子的情绪保持关注,必要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心理或药物治疗。
转发吧
推荐阅读:
黄执中“拒生小孩”:没有人能逃开自己的“创伤事件”
文 / 婚姻与家庭杂志
说说鼻炎完全治愈的经历,中药枕使我感到幸福
文 / 大在百晓生
过完年,失眠怎么办?失眠新药Lemborexant来帮你
文 / 好医友
颈椎病除了常规治疗,医生教你2招,简简单单,成为疼痛终止者
文 / 医线天
心理学:凭直觉选一个水果雕花,测你2019年最大的幸运是什么
文 / 天蝎心理学
减肥期间不能喝的4种饮品,热量比食物还要高
文 / 王齐风
愿抑郁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氟西汀”
文 / 云锦说
心脏突然“刺痛”一下,是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不一定就是心脏病
文 / 民福康养生堂
百万级品牌图书“优等生必读文库”的成功之道
文 / 新浪育儿
你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吗?点开看看你中了几条
文 / 医师报精神医学频道
首页
养生
中医
营养
男性
女性
儿童
心理
健身
慢性病
常见病
防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