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威胁被夸大了吗?人正不正常,由什么决定?

文 / 健康十招
2021-02-11 09:11

所评图书:

书名:《正常的另一面:美貌、信任与养育的生物学》

作者:(美)乔丹·斯莫勒

译者:郑嬿

出版社:三联书店

2007年,两份研究报告的公布,引发了美国公众的广泛抗议。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对2002年度美国八岁儿童孤独症流行趋势的报告显示,约有0.66%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孤独症症状,这一比例相比1980年的数据增长了十倍。另一份报告由《普通精神病学文献》发表,数据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声称1994-2003年,美国十九岁一下儿童和青少年躁郁症确诊率狂涨了四十倍,从原先的0.025%上升至1%。在美国,成年人躁郁症确诊率为2%。

抗议者认为,两份报告证明,精神病学研究已经走火入魔,“把正常人都当成病人来看”,给健康者喂药,跟制药公司勾结,不断夸大精神疾病的威胁。人们为什么会觉得,存在孤独症、躁郁症症状,就叫做“失常”、不正常?正常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20世纪后半叶,精神医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借助的诊疗技术和工具也逐渐完善,各类精神疾病的确诊人数都在显著增加。但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是,精神医学也在不断清除原本认定为不正常、病症的标签,例如同性恋、多重人格障碍等。科学家也意识到,全世界范围内几乎每个文化共同体够建构了各自文化中所认定的精神疾病的概念,在西方社会被认为不正常的部分行为,在其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就获得不一样的评价,反过来,西方之外的社会文化环境所界定的很多“失常”,也完全够不上《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上的任何一条标准。

这意味着,被认为有精神疾病或存在相关的症候,很多情况下并不客观科学,实际上反映出的是社会偏见。但我们能否据此得出结论,认定精神失常只是虚构物,完全没有客观存在?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副教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副教授乔丹·斯莫勒长期在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精神科从事情绪与焦虑症研究。在乔丹·斯莫勒看来,精神失常有生物学基础,确认这种状态真实存在,就需要确认具体的精神状态或行为与个人肌体内在功能失效有关。

乔丹·斯莫勒在其所著的《正常的另一面:美貌、信任与养育的生物学》一书中指出,人们不宜过度渲染生理疾病,任何失常行为都伴随更多正常行为的存在;而失常行为与人们经历过的恐惧与仪式相关,“且都能代表在进化过程中力求趋利避害而发展出来的精神系统的某些机能失常”,有很高频率的存在。这本书强调,人的行为受进化、遗传变异、个体经验(环境和特殊经历)三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失常行为带给人以伤害和痛苦,不能被妖魔化。

遗传因素的差异,再加上个人的成长经历,会深刻地塑造性格。一些在婴幼儿时期就害羞的人,在长大后更可能形成较小的社交圈子,罹患焦虑症的风险较大;而从小就大胆冲动的人,经过成长经历的塑造,有更大概率以身犯险,有暴力倾向甚至反社会倾向。基因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在大脑的前额叶部位形成性人体皮层,一些个体对于潜在威胁过于敏感,总是成为负面思想和情绪的俘虏——在药物作用影响下,与内向、焦虑等情绪和精神过敏有关的脑部回路运动均呈现出减缓趋势。

20世纪很多现实案例经科学检测研究后得出结论,童年早期的严重剥夺感可以对智力以及心理的正常发展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将无人照料的儿童(如孤儿)过早送入社会福利机构,要比送到正常人家寄养,会在情绪发展的敏感期受到诸多负面因素的抑制,会变得更为脆弱、缺乏耐心和安全感,智力发育也受到影响。近年来在我国中西部部分地区针对留守儿童展开的调查也证实了这方面结论,即缺乏父母照顾的留守儿童,大脑部位会受到负面的生物学影响。

遗传变异和个人经验因素,还深深影响着部分对象的移情能力、识别他人反应和举动的能力、控制性冲动的能力、记忆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表现。人们在多方面的正常与非正常之间有着各异表现,很多人会各自在个别或部分方面表现出暂时异常,这充分显露出人的脆弱性,但多数案例完全可以通过医疗手段、辅助药物、心理训练等方式控制失常,回复正常,用更为积极和乐观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