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精神病人,或许真正疯狂的是我们

文 / 阿木聊健康
2021-02-10 09:32

比起精神病人,或许真正疯狂的是我们

48年前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uB7罗森汉做了一项研究,目的是想了解,决定精神科医生做出诊断的,究竟是病人本身具有的特征,还是他所处的环境或场合。也就是说,假如正常人装出精神病的样子,是否会被识破?

研究在12所精神病院展开。有8名被试(也就是假病人)向医生诉说自己听到了“无意义的”、“空洞的”和“砰”之类的声音。除此之外,所有被试的言行完全正常,并且他们除了隐瞒真实的姓名与职业外,其余向医生提供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所有被试被收入不同的医院,其中7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进入医院后,所有被试不再表现任何症状且行为正常,在经历了7到52天的住院时间后,他们才陆续出院。在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发现回答了文章开头的设疑:在医院环境中,没有一个假病人被医务人员识破。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强大的医院环境给医务人员带来的定式思维: 凡是进来的,就一定有病。同时身处医院的工作人员会自然地给患者贴上精神病标签,并习惯性地用病态去解释病人所有的行为,这一做法带来的最坏影响是它可以变为自我证实。哪怕是诸如“我何时能出院?”“我觉得我已经好了。”这样完全合乎正常的想法都会被解读成:你看,他果然有病,他都不承认自己的病,还想要出院。

罗森汉的研究震动了精神卫生领域,精神病专家开始重新审视疾病诊断的维度、依据与内涵。正如著名的精神病概念批评家托马斯%uB7萨斯所说,我们不能简单地因为一个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不能理解另一个人(病人)所说的话,而将其“作为一个人是否心智健全的正当理由”。

几十年前的研究,放到今日依然有其深刻的意义。但你若要问我:如果上述研究当下重来一遍,是否仍会重蹈覆辙?我想,作为精神科医务人员,我们要有信心,一切都在慢慢好起来。

一名17岁的高中生由父母陪伴来到精神卫生中心就诊,家属代诉女生在家行为异常且过激,有乱发脾气的现象,请求让女儿住院。在医生问诊过程中,女生没有太过激烈的情绪表现,但一言不发,对于精神检查不配合。因考虑到患者在外有伤人自伤倾向,医生还是谨慎地将她收入院,暂不开药,加强观察。

如同那些“假病人”一样,女孩儿入院后表现正常,似乎很快适应了住院生活,除了,稍显沉默。通过医生的三级查房及护士直接间接的观察,大家意见一致:这个女孩儿没有任何精神病性症状。于是,医生再次请来家属进行一场深入的沟通,谜底才被揭开:是家属编造了女孩儿“得病”的谎言。

若当女孩儿入院后,我们便将她认定为“异类”,或许就会自动将她所有的“正常”解读为:行为孤僻不合群、接触被动、刻意隐瞒内心真实想法以期骗过工作人员。你看,是不是换一个角度,一切都不同了。

在回归到这样一个家庭后,我们不禁为女孩儿今后的前途担忧,但至少,在她住院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给她贴上标签,而是给出了一份起码的尊重与善待。

时至今日,精神疾病的诊断体系已在向着更合理更可靠的方向不断发展。不得不承认,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我们依然会出现缺乏耐心、不够宽容、无法理解患者的情况。我们行色匆匆地走过患者身边;对于他们反复询问归期显得不耐烦或干脆回避;强势地驳回他们的请求,甚至不愿停下来听一听原因;我们预设他们讲出来的话都是没有逻辑、缺乏质量或是无理要求,因此吝啬我们的时间,不愿浪费在他们身上。这些,都是我在工作中曾出现的劣迹。

如果你不愿意花时间在病人身上,那你必然无法找到与他们和谐共处的秘诀,你会在面对患者向你发起挑战时手足无措或只有简单粗暴的镇压,而你和病人都会在这样的较量中受到伤害,当类似的情景一再出现,你只会更加烦躁不安,逐渐失去耐心,当你上班时,你的咆哮声将充满整条走廊。所有的难题,唯有沉下心来,真实的答案才能在你心底显现。

你是否和我一样也对自己产生过怀疑与否定呢?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这些状况呢?

01找病人练习倾听与沟通

每当你上班,忙里偷闲辟出一小段时间,挑选一位你认为合适的患者进行沟通,可以从康复期的好病人开始,就是与她聊,从任何主题开始都没问题,倾听她的陈述,体会她的心境、遭遇、种种喜怒哀乐。养成倾听的习惯,你会慢慢获得平静,不再那么急躁。

02学习控制情绪,晚三秒钟发火

精神科护士,对于情绪控制的无力感定是深有体会。那么,当你要发火时,让时光停留三秒,在这三秒里,给自己冷静的机会,思考用其它方式替代发火的可能性。一开始常常不奏效,不用着急,久了,就会发现,你没那么容易发火了,因为发火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使问题变糟的开始。

03 不给病人贴标签就是摘掉我们身上的标签

当我们在面对患者时,不自觉地给他贴上“不可理喻”的标签,他的行为会自然经由我们对于标签的含义去加以病态解释,从此,他在我们眼中的一切都是“不可理喻”的。一旦如此,我们在护理过程中,会基于这样的标签去产生一种对待病人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带来的后果,是我们也给自己贴上了标签,成为“精神科护士”的标准模样,比如嗓门大、脾气差。

人一旦形成一种行为定式,渐渐地会越来越趋于这种模式不变,将自己困在其中。

摘掉病人头上的标签,也就是打破印在我们自己身上的魔咒,放弃狭隘的认识,才能走出更宽广的格局。

伟大的研究之所以伟大,穿越时光,依然能深深拷问人的灵魂,我们做得够好了吗?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