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看过去佛眼观未来,心理之眼透视的是人的潜意识
有一个现象不难发现,那就是心理科学深入到人的潜意识后,似乎进入了一个无限大的空间范围了,在这一空间领域中,如果用人类现有的发现去探索、解析和总结,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可只要一拓展不是触及到了佛学,就是进入了神学甚至八卦玄学的地界,否则,也只能就心理科学理论谈心理科学现象,用已知去求证已知,反复的摆弄那些人人皆知的大道理而已。人们称这种心理治疗方式为“话聊”,其实,真正的话聊解决不了实际的心理疾病,因为深度不够,触及不到病灶的根源。
纵观现实,心理疾病几乎到了泛滥的程度,而心理咨询师的阵营也很庞大,那为什么就遏制不住这种病态趋势呢?想想也不难,那就是心理治疗的深度不够,治愈能力有限。其实,很多心理疾病患者根本就没进去治疗就已经结束了治疗,因为凡是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的人,都会注意查阅与心理有关的文献知识,久而久之便觉得自己已经懂了很多,甚至觉得自己就能应对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了。再加上遇到开口闭口讲解心理科学知识的治疗形式,立马就关闭了外援救助的通道,沉沦于自我的意识里,把自己与外界彻底屏蔽了。
今天我既不推广普及心理知识,也不讲解心理治愈案例与程序,但就“人眼、佛眼与心理之眼”的差异进行对比,从中理出层次上的不同内容形式来。
先说人眼,也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眼睛,所看到的往往只是事物发展和问题的表象,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和定义,进而形成概念。且不说正确与否,仅就精准度而言,概率统计就不大,原因是局限性束缚了未知的拓展空间,循规蹈矩的用已知去求已经知道的结果。
再说佛眼,既然提到了佛,老问题就来了,那就是“到底有没有佛?”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和大家一样疑惑,说有吧又无实实在在可以摆在那的实物证据,说没有吧又有众多的信奉者和庞大的理论体系,并且是千古恒传延续至今信仰、信念,既不能剔除又不能独立、具体的去说明一个问题,想必这便是佛的境界之深奥与玄机吧!可不管怎么说佛必定属于未知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组成,而人类的最大未知就是未来,所以,我们不妨试着用佛眼看一下未来,推测一下未知,又岂不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拓展呢?
最后再说介于佛眼与人眼之间的心理之眼,所谓的心理之眼,就是能穿透人的表象深入到潜意识中的洞察能力,因为它既不虚幻迷离,且又不无凭无据,也不落入俗套的人云亦云,而是从心理科学技术的角度收集人的内在信息,从人的运行程序上去观察、解析、解决问题,相当于计算机技术领域的“黑核技术”在人的层面应用的形式。
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就是有能力发现问题,最终的能力就是有对应的解决办法。“人眼看过去佛眼观未来,心理之眼透视的是人的潜意识”说的就是这个基本前提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而已,总结归纳一下就是:能站在人的层面上,从心理科学的角度深入到潜意识中,用佛善之心去推理、判断,预测未来,这本身便是最具积极意义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