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了解精神分裂症这4点,让病人离“好”更近一步

文 / 白衣天使方大头
2021-01-27 16:12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重性精神疾病,已成为了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于一个正常家庭的人来说,他们无法理解精神分裂症病人患病的缘由,而对于有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家庭来说,患上了这种病无疑是面临一场灾难,但作为家属也只是看到了他们 “伤人毁物”的癫狂面,而忽视了他们的沉默。因此,我们邀请到精准脑科专家任主任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解答,让家属了解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发生、病程的进展以及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帮助病人更好的控制病情。

问:病人生活懒散、不欲工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精准脑科专家任主任表示持续性进展与间歇发作这两种进展形式都有可能导致“精神衰退”——使患者处于一种能吃能喝、躯体健全却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干的“无欲状态”。如最近我院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小陈,刚开始时自觉有人要谋害自己,有很多人跟自己说话,告诉自己并非父母所生,能看到颅内有太阳发光后逐渐变成黑色,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记忆力下降、情感淡漠、不愿意与外界交流、不欲工作、生活懒散等情况,这是典型的持续性进展,也是精神分裂症最可悲的结局。

问:大脑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病人觉得有人在背后说他坏话?

精准脑科专家任主任说:“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对声音特别的敏感。一般来说,正常人在认真做某件事情时,外面有声响是听不到的,因为大脑中的伏隔核会把这部分声音给过滤掉,随着注意力的转移,会过滤掉一些无关的信号。而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他正在做一件事情,但是旁边突然有一个声响,他会听得非常清楚,并且他会把一些无关的字眼变成有关的字眼,原本别人并没有谈论到他的事情,但“精分”患者会以为别人肯定在说他的坏话,容易跟别人吵架。”

问:十个精神病人九个胖,精神病药物真的含有激素吗?

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增加在临床上属于普遍的现象,患者体重之所以容易增加,任主任解释说一方面是患者自身的状况,如体质、营养、精神症状等。另一方面是抗精神病的药物副作用所致。大部分抗精神病药物能使患者食欲增加和贪食,其镇静作用使患者活动减少、睡眠增多,因此能量相对过剩,体内的糖和脂肪储存增加从而导致体重明显增加和肥胖。特别是精神病药物会干扰代谢,出现糖脂代谢异常容易造成患者体重增加。

问:为什么微创手术与药物治疗一样可以控制“精分”症状的发生?

众所周知,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主要针对多巴胺神经元,发展到第二代时抗精神病药同时作用于多巴胺神经元和五-羟色胺神经元。任主任说:“事实上外科精神科医生也可以通过手术阻断了这两个神经通路,使患者趋向正常,从这一点上看,微创手术与药物作用的原理是一样的。”有些病人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症状,是因为有些病人药物的结合位点存在变异,药效结合不上去,这也就造成了许多精神病人服药治疗无效。另外,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长期的服药过程中,抗药性及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等条件会形成疗效受限,微创手术也因此有了存在的意义。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生已经习惯将精神分裂症的多种表现划分为两大类——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前者包括精神功能的亢进或歪曲,比如幻觉、幻听、妄想、怪异行为、伤人毁物、易激怒等;后者包括精神功能的减退和缺失,比如生活懒散、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向缺失、刻板思维、言语减少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扣带回、伏隔核作为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调控的万能靶点,作用相当于药物治疗中的氯氮平和奥氮平。从神经纤维上看,扣带回、伏隔核的位置位于多巴胺和五-羟色胺的结合点上,而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与多巴胺有关系,阴性症状与五-羟色胺有关系,因此手术对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都有效果。上述小陈正是通过实施了这一手术,原本幻听、妄想、情感淡漠等症状得到明显的控制,能与家里人进行正常的情感和语言交流,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同时减少了服药量,仅为术前的1/3(与自身对照),降低药物副作用发生的概率,使患者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并逐渐回归到正常人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