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越少的人,越是长寿?|心理学解释心理性饥饿

文 / 家庭健康好生活
2021-01-11 11:22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今天你吃了多少东西?现在手边还堆满了零食,嘴巴也没有停下来过吗?

其实有时候,难以控制进食,以及时常会产生的饥饿感,不是生理性饥饿,你很有可能只是出现了心理性饥饿。

心理性饥饿

这是诱惑个体进食的虚假性饥饿信号,主要表现为总感觉饿,特别想吃东西,但实际上肚子其实很撑,就是脑子里会出现一个声音:“快去吃东西,我要吃东西。”

与生理性饥饿不同,心理性饥饿是在多种情绪和感受下造成的。

比如,当你感到紧张、无聊或是孤独时,大脑就会向你传达缓解这些问题的信息,偶尔这样的信息在传达中,会被理解为“饥饿”。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你所接收到的大脑传递的信息,不是真正的信息,而是被“误解”的信息。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总是无法让自己的嘴停下来。这样的情况在个体感到压力大时,尤为显著。

有一位在职研究生朋友,在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之下,他患上了暴饮暴食症,并且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晚上睡觉前,大量进食。哪怕自己的胃已经装不下了,却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手和嘴,肚子再撑都想继续吃。

其实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很简单,只要尝试转移注意力就可以了。

当个体只是心理性饥饿时,远离厨房、零食就可以了,试着出去散散步,或者跟朋友聊聊天,看看书,都能有效缓解心理饥饿带来的不安和焦虑感。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在心理饥饿的驱使下患上暴饮暴食症的人,其实也面临着“早逝”的风险。

美国索克研究所的胡安·贝尔蒙特(Juan Belmonte)博士与中科院的张维绮教授、刘光慧教授和曲静教授等经过研究合作,在前段时间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细胞》,这是他们首次揭示了细胞和分子水平层面的关于揭示长寿的机理。

研究结果显示,节食能够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强度,并且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适当的节食能够延缓衰老。这也是唯一被证明有效的延寿之法。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里所说的节食的概念。

节食,在科学术语中被叫做“卡路里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即在保证营养充分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卡路里的摄取量。

这样的道理并不难理解,比如,一个三餐定时营养均衡,食物都以清爽为主的人,和另外一个每天摄入过度营养,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和高GI的人相比,你觉得谁的身体状态更好?

人体是一个运作有序的机体,无论是缺少营养还是拥有过于富足的营养,都不利于这个机体的正常运作。

身体能够代谢的热量都是一定的,尤其是不同年龄,处于不同生活工作环境的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年龄渐长的中老年人,身体的吸收代谢、肠胃功能都会相应有所退化。

当身体处于轻盈状态时,也就是在没有过多的能量负担情况下,更能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食之过量会加重肠胃负担,使消化系统长期处于负荷运作的状态,从而导致内脏器官过早衰老,免疫力下降等。另外一方面,过剩热量会引起体内脂肪沉积,引发一系列的“富贵病”——冠心病、糖尿病等。

据科学研究证明,人体在饱腹状态下,脑内的某种特殊生长因子会过量增加,从而导致脑动脉硬化,或是造成老年痴呆。

饱食易造成人体早衰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当人体摄入的能量越大时,体内产生的活性氧就越多,人老化的程度也就越快。

节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我们体内细胞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修复。

根据科学调查显示,许多长寿老人的长寿经验之一,就是每餐顶多七八分饱。其实在古代也有许多医学著作有论述到节制饮食可以抗衰老、延寿命这样的课题。

低热量多营养的饮食结构,才是真正能够帮助人体减负,延缓衰老的菜单。合理的饮食结构才是健康的源泉。

当然了,想要真正的长命百岁,除了适当的节食,还需要有良好的作息,以及适当的运动。

健康的心态也是长寿的秘诀。

- The End -

作者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