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人中将近五个有抑郁倾向,三个伴有抑郁焦虑,为什么会这样?

文 / 关注心脑健康
2021-01-08 18:27

一点都不夸张,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上,人们活的压力山大、心浮气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去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和化解情绪,导致抑郁焦虑居高不下,是时候要“修理”我们这颗“饱受风霜”的心了,那么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如何避开这个“雷区”,如何避免孩子成为“重灾区”?

一、从小磨难受得太少,家长的溺爱是罪魁祸首

从小磨难受得少,一旦到社会上很容易被社会的人情世故所失望,从而厌世,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从小给孩子适当的磨难和经历,比书本的知识更重要,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应该成为家长头等大事,其次才是学习!可是现在社会本末倒置,导致心理疾病越来越年青化,可悲可惜啊!

二、不会及时调整,积少成多

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要学会及时调整,就像一个家里,只知道把东西搬家了,却不知道清理没用的东西,家里又乱又脏,你把精品放哪里?这样的环境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心情,可想而知!所以,一旦情绪波动,一定要及时干预和化解,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完全不用担心被心理问题困扰!

三、老是追忆过去痛苦的经历,无法自拔

一个人不忘本是必须的,但是老揪着往事不放那就不应该了,每一个人都有曾经的伤痛,我们本来就是来人间历劫的,你只是其中一个,把追忆变成总结,让我们反省过往、改变过往,让过往的不堪来成就我们的现在,才是明智之举!生命很短暂,把时间白白浪费,你不觉得可惜,拿一张纸,写下自己要去实现的地方,拾起你久违兴趣爱好,做一个身心健康的达人,每一天让自己过得充实,相信不久的将来,你定会讨厌以前的自己。

四、对家人说恶毒的语言,愚蠢至极

在不经意间总会听到一些恶毒的语言:你怎么不去死、你以为离开你我活不了、你和你爸(妈)一个德行、看着你就讨厌、死一边去、你怎么这么笨等等。每一次我都只能摇头叹息,很是无奈,如何能改变这种现状,只能靠写文章呼吁大家口下留德,要知道祸从口出,尤其是学佛的人更加不能口无遮拦,慈悲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说话,会说鼓励的话、美好的话,而不仅仅是布施物质,否则拜你所赐你会“收获”一个抑郁焦虑的家人!

五、吃不起亏,一旦吃亏就把气撒在家人身上

比如股票下跌、工作不顺、被人欺负、东西买贵等等,越想心里越不舒服,把气不是撒在孩子身上就是伴侣身上,这种人度量太小,这辈子能有什么出息,你唯一的本身,就是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不但自己心身难受,家人还受牵连。有本事的人,无论自己受多大的委屈,在自我调整的同时,不忘给家人带去欢乐。

六、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孩子离抑郁焦虑越来越近

我这里特别要提醒很多家长,不知道是为了虚荣还是确实为孩子将来考虑,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补习班,真的是听听都累,奇怪的是很多家长连看书都懒得看,一看书就打瞌睡,自己做不到的事却总是喜欢强迫孩子去完成。你想让孩子变得优秀,无可厚非,但是也要根据孩子的情况,15岁之前的孩子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需要更多时间的放松和休息,应该做到张弛有度,不然将来孩子总是病怏怏的,你就能接受?现在很多孩子的休息时间不足六小时,简直是“自杀”式学习,要科学学习,家长不能无知任性,当孩子在睡眠充足前提下和轻松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反而能提高学习质量!我可以很肯定的说,现在合格的家长不足20%,孩子成为了最大的同时是年龄最小是“受害者”,“施害者”却是无知任性的家长!太可怕了!

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最珍贵的东西,我们一辈子都应该学习如何爱护生命、守护健康,一个不懂尊重生命的人,下场都不会好,所以,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去反省我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违背了初衷和良心,以至于我们的身心都“安置”在了悬崖边上,及时回头,没有人救得了你,唯有自救,方能离险!让我们不蹉跎岁月,用健康的身心去陪伴家人、享受生活!接下去,我会具体写一篇关于孩子如何预防和调节抑郁焦虑的文章,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