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抑郁症的人,都是想太多?

文 / 每天的大健康
2020-12-31 18:28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喜欢“思考人生”的人比较容易得抑郁症,并伴有自杀倾向?

我想和大家深入聊聊这个话题。

高智商人群中

情绪障碍者比例更高

在我们身边,常会觉得爱思考的人更容易抑郁,这个结论不无道理。

曾经有学者对高智商人群的情绪障碍比例进行调查:

在对门萨协会(高智商俱乐部)的3700多名成员的调查中发现,心境障碍和焦虑症在他们当中非常常见。普通人群中情绪障碍的比率大约为10%,而在门萨成员中这个比例却达到了27%。(Karpinski,2018)

然而,问题其实不出在“思考人生”,而是为生活担忧的情绪,导致了抑郁。

(图片来源自网络)

思考也分为沉浸式的思考、分散式的思考。

心理学家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创造了“心流”(Flow of Mind)一词,去描绘完全沉浸在一件事当中的幸福感。

可见,思考本身并不一定是能会带来抑郁、痛苦的。

过度思考

倾向聚焦于无法掌控之物

什么是“无法掌控之物”?

真正让人痛苦的思考,是同时思考了太多事情。前述实验者们认为,这些“超级大脑”们倾向于预测之后发生的事情并为之担忧,不断调整自己试图应对环境压力。

然而,正是这种“未卜先知”让他们时刻处于警戒状态,对压力源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精神长期无法得到放松,就像绷紧了的琴弦,只要稍稍触碰就会断开。

从这个角度来说,思考人生,其实就是在触碰永恒的人生难题。当我们感到自己触摸到了生命的边界,就会产生类似于抑郁的情绪。

然而就像脚手架和牢笼都是铁制品,思考人生所带来的也不应当仅有担忧——重要的是我们能把这些思考当做支持我们的工具,而不是自愿困在思考的牢笼中。

一些临床的案例给出了相同的理论:

(1) 对死亡的恐惧,可能会阻止我们享受生活。

比如,一位患者在得了癌症之后,居然“奇迹般地”自愈了神经障碍。治疗师认为,是病人发现生命不能再拖延时,才体会到了当下的重要性。

同样,当团体治疗当中来了一位癌症病人之后,会让整个团体对生命的体验都更为深刻。因此欧文·亚隆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一书中写道:有时候死亡的观念可以拯救人。

(2) 生命中的孤独感,无法完全消除

很多人会为了消除孤独感而寻求别人的陪伴,或是在不间断的亲密关系当中获得安全感,然而他们最后总是发现,孤独并不能被完全消除——总有些东西是我们无法从别人那里获得的。

因此,有时候治疗师会鼓励病人面对孤独,探索新的安住于孤独的模式,而非仅仅是在其中痛苦地挣扎。

爱思考的人群

常常有对完美的追求

爱思考人生的人,有可能产生更极端的表现方式,就是完美主义。

对于完美主义者而言,看起来他们事事追求做到最好,无法控制人生是难以忍受的事情。

而这种一昧地追求完美,会让他们更容易抑郁和焦虑,这些负面情绪,也是再多次的成功都难以磨灭的。

为了保持自己不败的纪录,他们甚至会选择提前放弃——在一项研究中,实验者为完美主义与非完美主义者提供了同样的任务,在不告诉他们这项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情况下,两组被试付出了相同的精力。

但是,完美主义者体验到了更多的内疚、羞耻感,并更早放弃了任务。同样,研究者们发现完美主义者倾向出现更早的死亡、更差的健康状况、以及更低的生活满意度(Flett, 1991;Hill,2010)。

有人说,“如果你永远不失败,那你就不会感到羞耻”,然而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所以一昧地追求完美,抑郁和压力感也随之而来。

如上文所说,思考人生既可能让一个人因失去掌控感而产生抑郁情绪,甚至走向自杀;也可能让他因有了更深的体悟而更好地生活,探索真正可以为自己“赋能”的思考方式,可以让自我更好地发展。

如何正确运用“爱思考”的品质呢?

1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不难发现,很多作家、哲学家都曾经和我们为同样的事情困惑。阿德勒曾经为自己的身高自卑、当把别人的思考作为自己的脚手架,阅读就是在和作者的对话中找到自己人生困惑的答案。

所以,如果思考人生让你感到困惑,不妨和那些哲学家和文学家深谈。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难免因他所处的环境和阅历有所局限,在书中我们可以和不同背景、不同阅历的人交流,看问题的角度更多了,我们或许就不再会被困住。

2 接纳未知的悬念,聚焦于当下而不是未来

人生的发端、经过、终点中包含的论题太多太深刻,从古至今我们从来没有停下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无论如何,“思考人生”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浪漫的事。

但与此同时,“经历、体验”人生也同样重要。我们得承认有些困惑,是以当下的阅历和知识无法解答的,但如果我们聚焦于当下,享受现在的生活,走过了这段路就可能发现,人生的困惑时间或许已经有了答案。

References:

Karpinski, R. I., Kolb, A. M. K., Tetreault, N. A.,& Borowski, T. B. (2018). High intelligence: A risk factor for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overexcitabilities. Intelligence, 66, 8-23.

Hewitt, P. L., & Flett, G. L. (1991). Perfectionismin the self and social contexts: conceptualization, assessment, and associationwith psychopathology. 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3),456.

Hill, R. W., Huelsman, T. J., & Araujo, G. (2010).Perfectionistic concerns suppress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fectionisticstrivings and positive life outcomes. Personality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8(5),584-589.

Yalom, I. D. (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