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五十岁却为何天天盼着退休?这是懒吗?心理学家这样解释
原创、深度、格调 | 汤先生
正所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经历的前半辈子的风风雨雨,到了50岁的年龄,对于很多事情都看得比较豁达,比较通透。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在晚年依旧心系国家,一片赤子之心的廉颇在老年时期依旧想要上阵杀敌,61岁的李白仍旧想要为国家效力,他们一辈子都在不停的赶路,不做休息,不停的想要追求自己的价值。
而现如今很多五十岁的人开始期盼着退休,其实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他们,想要偶尔停下来休息,那也是人之常情,这其实不是懒,是这样的:
客观因素:身体素质下降,机能衰退50岁的个体已经不同于年轻的个体,他们的各项身体机能和身体免疫力都有着一定程度的下降。
医生把人的一生分为的4个时期:0~35岁35~45岁,45~55岁,55~65岁,其中45~55岁是疾病的高发期。
个体45岁的时候,各项生理功能开始下滑,那么到了个体50岁的时候,他的生理功能基本上已经下滑到了一定程度。
生理功能的下滑,也会随着身体免疫力的下降,机能的衰退,俗话说40岁之前人找病,45岁之后病找人,很多专家把45~50岁称为人生沼泽地。
这同样也是不少中老年人健康危机的真实写照。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所带来的疾病问题;一方面可能也是由于机能衰退所带来的记忆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的一系列生理变化。
让他们无法保持年轻时候的旺盛活力和精神状态。对于工作和生活往往都力不从心,他们就很有可能天天盼着退休,天天想要休息。
主观因素:五十岁的特有的心理状态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分为了8个阶段,50岁这个年纪属于成年晚期,这个阶段的个体,主要任务是体验着生命完善感的实现,避免绝望和厌倦。
所谓的完善感就是自我价值,如果他们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他们很多时候都会感到悲观和绝望。
然而人生价值向来都不是一个能够轻易实现的目标。对于大部分50岁的个体来说,他们体验到的是完善感与厌倦感的不停转化,也就是说此时他们往往具有一些矛盾的心理。
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就会产生一些焦虑不安的负性情绪,变得健忘,情绪多变,也是由于身体素质的下滑,各种疾病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50岁的个体也容易产生一些疑病心理。
由于前文所说的生理层面的转变,再加之生理层面的变化可能会带来的心理层面的转变,让大部分50岁的个体,往往难以适应此时的转变。
就可能会对生活与工作产生一种疲惫心理和厌倦心理,那么在这种疲惫心理与厌倦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就很想退休,很想休息。这同样也是50岁人特有的心理状态所导致的。
社会因素:社会角色的转变大部分进入成年晚期的个体都上有老下有小。
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社会角色,它是指在社会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个体在社会中被赋予的身份以该身份应该发挥的功能。
那么对于处于50岁年龄阶段的个体来说,他们的社会角色具有多样性,他们扮演着子女的父母,同时也扮演着父母的子女。
当自己的子女有了后代以后,他们又会开始扮演祖父母的角色。多种多样的社会角色的变化,同样也需要他们心理的适应。
尤其是很多常年在外谋生的子女,无法照顾自己的后代,他们就极易将自己的后代交托于自己的父母。
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到自己的后代,很多50岁的人都会选择退居二线,如果是一些社会上层人士,那么他们就会交自己的工作交给其他年轻人来打理。
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后代,自己的照顾才是最好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想给更多的年轻人一些工作的机会和锻炼能力的机会。
总而言之是心理上的转变,生理素质的变化和社会角色的转变,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都放在了家庭上面,也就产生了一种想要退休想要休息的心理。
对于他们的休息心理,也是人之常情,我们也应该多一份理解。
作者 | 汤先生
编辑 | 汤先生
参考资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各位看官好,我是汤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让您觉得脸上有光,说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点赞和建议,我都会看,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