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胜防!揭秘医院里的可怕骗术,可能就发生在你身上!

文 / DrX说
2020-12-23 18:18

围绕医院的骗术让人防不胜防,医托就是一个典型骗子群体,不把你忽悠瘸了不罢休。

先说说近期一个真实案例:

最近,长沙罗女士来到长沙某医院复查,发现专家号已经挂满。

这时一个男子突然和她搭讪,一旁的女子也过来建议去找唐医生。

罗女士就被这名女子带到这家民营医院,一位自称是唐医生的男人简单把脉之后就开了2844元中药。

结果可想而知,罗女士被骗了,这位唐医生压根不是专家,这两男一女就是医托,所谓的民营医院也是诈骗医院。

这个典型医托骗局就是利用了人们着急看病的心理,医托联合黑心医院诈骗患者,让人防不胜防!

DrX作为医生,这几年也留意了在医院里面可能发生的骗术,希望大家认清,不要被骗!

骗术一:冒充医生

刚刚办理完住院手续的张先生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说是负责张先生接下来手术治疗的医生。

但是手术紧张,需要和上级汇报,希望张先生能拿出“诚意“,这里的诚意其实就是贿赂。

打了一万块钱过去,事后才发现打电话的人是骗子。

骗子通过在医院蹲点、偷听等手段,获得患者的私人信息,比如电话号码、住址等。

甚至有些利欲熏心的医院还会出售患者私人信息,这里就不多说了。

有了这些信息,骗子就能明目张胆地给患者打电话索要所谓的“关照费“。

骗术二:老乡骗老乡

一位农民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病,在车上碰到一位“老乡“。

一路上套近乎,下车后老乡还很热情的带着他们去医院排队挂号。

接下来的骗术就比较丰富了,有可能这位老乡不停地在夸哪家医院好,引诱他们去其他医院看病。

也有可能伙同其他医托用医保报销来骗取治病钱,这种骗术主要针对农村老年人群,利用患者生病情绪低落的心理状态,先嘘寒问暖套近乎,然后再展开骗局。

骗术三:冒充有关系

这种骗术通常瞄准外来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假借有关系、有门路来骗取订金和好处费。

西安某知名医院就曾发生过一起,两个男子在聊天,其中一名中年男子的妻子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另一个穿西服的男子冒充自己是部队转业的,认识心血管科的王教授,可以帮忙联系,很快中年男子就相信了,还转了9000多的联系费,结果正如我们所想的那样被骗了。

骗术四:推销特效药

张先生带病重母亲来看病,在门诊遇到一名自称是某医药研究所的研发人员,正好来医院签订药品供应合同。

该研发人员称手上的药是最新研发出来的特效药,说的头头是道,产品看起来也正规,张先生救母心切就花几千块买了几盒。

这种骗术经久不衰,不仅冒充所谓的研究员,还冒充医生、专家、教授等权威人群,推销的特效药也是五花八门。

去年就爆出过一起诈骗团伙冒充知名医生,将劣质保健品包装成治疗精神类疾病的特效药,500多人被骗100多万。

更可怕的是这种骗术从现实转移到互联网上,抓住中老年人治病的心理推销所谓的特效药。

这些特效药几乎全是三无产品,吃了不仅不治病,还对人体有害。

其实这些骗术,在旁观者看来很好识破,但是一旦变成当事人呢?

看似简单的骗术是对人性脆弱的精准把握,骗子的每一句话无不击破患者的心理防线。

这种诈骗更像是绑架,只不过绑架的是患者脆弱的心,到了那一步谁都会为了治病而不择手段!

就像《我不是药神》中的真实故事,患者明明知道印度格列宁是仿制药,是盗版药,但是为了活下去也不得不吃。

所以病急切勿乱投医,更不可失去理智,所有人都应该抵制这些骗术!

-Dr.X-

一个医学博士、外科医生和三娃奶爸

《学会看病》作者

带给你有态度、有温度的健康干货和育儿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