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为何能促进身体健康?压抑情绪是否容易生癌?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前提。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会导致各种疾病。
压抑情绪容易生癌
许多的癌症患者在患癌之前有过重大的精神打击,可以说明“压抑的情绪容易生癌”。几乎所有病的病因都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比如,长期情绪压抑、家庭不和等等。
急性子易患高血压和心脏病
急性子是A型性格的突出特点。这种类型的人争强好胜,情绪急躁易怒,工作、学习生活长期处于紧张之中,因而易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紧张、抑郁、烦恼等不良情绪会促使各种疾病发生。紧张、烦恼、焦虑、压抑的不良情绪,使人体内的免疫系统的器官如胸腺、脾、淋巴结的重量显著减轻,从而导致全身的防疫能力降低,疾病乘虚而入。
良好的情绪可以防病
情绪能致病,也可以防病。良好的情绪是维持人的生理机能正常运行的前提,有85%的疾病患者可以通过自身机能调节而获得痊愈。“乐以忘忧”,“笑一笑十年少”,都是讲愉快情绪的卫生保健作用。
一个人处于情绪舒畅愉快的状态下,其大脑功能是完善的。完善的大脑功能,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调节,促进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发挥正常效能,协调平衡、延缓重要脏器的病变过程,避免或减少动脉硬化和其他恶性疾病的发生。为了身心健康,应该注意培养自己乐观主义精神,及时克服情绪、情感上的各种困扰和危机。
养生与养心相互促进的关系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生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养生之道、养生方法也日渐增多,像食疗、药疗、气功、坐禅、健身运动等等,使生活异彩纷呈,也的确起到了很好的防病强身的作用。然而,健身锻炼也好,食疗药疗也好,期望它们取得良好效果,必须是在心理健康、精神愉快的前提下。一个整天心浮气躁、焦虑不安、悲悲戚戚的人,不管服用何种“灵丹妙药”,无论用何办法滋补,也是绝对无法实现精神焕发、体魄健壮的。
养生必须先养心,养身与养心相结合,才能达到在养生意义上的心满意足。什么是养心?心就是心理精神状态!养心即是通过各种怡情养性的手段,努力使自己保持心理健康,精神愉悦,保持昂扬向上的思想意志。正如现心身医学所指出的,真正的健康,必须是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完满结合,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实际上,心与身紧密相关,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能至关重要地影响他身体内部的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而这个系统则决定能否保持机体各个器官的协调关系,保持内环境的动态平衡,决定是否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各种外来刺激及致病因子做出有效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