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好看、耐不住寂寞,没才华”,大张伟得焦虑症10年:多牛逼,才不会焦虑?

文 / 小尹侃人间1
2020-12-21 18:30

在节目《天天向上》中,大张伟接受焦虑症测试,结果发现,几乎得了满分。

在访谈中,他坦诚——

“我一直都不够好啊,长得也不好看。”

“怨不了别人,是我自己不甘寂寞。要像人崔健似的,能耐得住寂寞又才华横溢,我就满足了。但我又没人家有才华。”

焦虑症已经纠缠了他十几年,几乎每一首歌,都是在情绪崩溃时写出来的。

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总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焦虑。

然而,焦虑真的和我们的能力有关吗?

我们想成为“全知全能的神”

我们受到“狼性”教育毒害至深:但凡有点不如意,都是归因于能力不足。

但是,能力这件事,既无法客观评判,也没有“天花板”。

知乎上,有超过1000万人热议“为什么我上了985还会这么焦虑?”

很多人发现,一场场“游戏”的胜利,只是另外一场苦战的开端。即便是985博士,也自称自己是个“985废物”。

处在一个竞争主义的社会当中,我们不可避免要把“他人”的评价作为一种标尺。

通过比较,我们才能评估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也是“能力焦虑”的来源:

当我们预估自己的能力低于平均水平,就会产生恐惧感——担心自己在族群中的位置靠后(Festinger, 1954)。

前段时间,北大的留美博士唐晓琳自杀身亡,引起了热议。

2004年进入北大就读空间物理专业,2008年前往美国攻读研博。在犹他州大学,她攻读的方向还是相当有难度的病毒RNA项目。

每一步成绩都耀眼夺目,别人眼里她也前途似锦。

作为公认的才女,她也从不缺乏努力:晚上十点吃完饭,还要回实验室查看结果。

然而,这种努力、以及对能力提升的关注,反而让她觉得更加痛苦:“永远不会做出成绩”的想法,让她觉得未来遥不可期。

导师的评价、自我的贬低,种种原因累加,引发了一场悲剧。

我们对自己能力的预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标尺不同则结果不同:向上比较会让人感到焦虑和自尊受辱,向下比较则可以得到释然和优越感(Michinov, 2001)。

然而,越是努力向上的人,越容易向上比较:只看到比自己更好的人,总感到自己不足。

我们的社会文化却怂恿着这种不健康的对比:俗话说“知耻而后勇”,只有感觉到有所不足,才能有所进步。

有才华的人也以“向下比较”为耻,好像只有一直鞭笞自己,才是正确的选择。

自我贬低,只会带来虚假的释然

“自我贬低”这件事,让很多人感到暂时的愉悦。

Horney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当中分析过“假我”压迫“真我”的过程。

人们理想中的自我需要在每件事上都做到最好,而现实中一点小失误,都会打破这个美梦。因而,人们批判现实中的自己,实际上就是在维护“想象”中那个完美无缺的自己。

这不仅能让他们短暂性逃避责任、并获得释然,也可以让他们吹嘘自己“有自知之明”。

然而,太强烈的自我贬低,产生种种问题,甚至让我们失去行动能力。

心理学当中有一种应激反射,被称作“fight-or-flight”,也就是战斗或逃跑反应。

是指我们面对压力或威胁时,在瞬间做出判断,衡量自己与困难之间的差距。如果能赢,就战斗,赢不了,就逃跑。如果情形太复杂,我们甚至可能当场当机,无法做出判断。

整个过程,神经和腺体开始运作,释放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我们保持了极端的警惕。

而那些过度焦虑的人,随时都在准备着战斗或逃跑。

结果是身体会产生极端疲劳、胃部溃疡、失眠、心跳过速、手脚发抖等等不适症状,在体力和精力不支的时候,想要继续工作就成为了奢望。

自我贬低导致焦虑;焦虑导致无法工作;无法工作导致自我贬低……这样的怪圈实在让人很难脱身。

更何况,fight-or-flight当中,我们选择的也不一定“战斗”,当威胁和压力不断累积,一旦超过界限,我们就会下意识地选择”逃跑“——

比如,完美主义拖延者,不是没有才华,也不是没有自我约束的能力,更不缺少想要达成目的内驱力。但是当“真我”和“假我”产生巨大落差,“最完美的自己”再也不能给我们激励,反而让我们迟迟不能开始行动。

脱离怪圈,可以做些什么?

(1)察觉自我贬低情况的存在

想要摆脱不断地自我贬低导致的焦虑感,首先要尝试着发现它的存在。

上文曾说过,自我贬低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人感觉良好,因而很难被我们发现。想要停止自我贬低带来的焦虑感,可以尝试观察自己和别人的相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对自己的“高要求”和贬低外化为别人对“我”的要求:总是觉得别人正在强制自己变得优秀,或者总能“提前预料”到别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并且急切地让自己满足这些期望。

(2)不执着于评价,尝试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是一件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非常困难的事情。事实上,想要完全不受内外界评价影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们或许需要学会不去执着。

专注于事情本身而不是它的结果,是停止当下的“自我贬低”的最优解,要知道大脑是可以被欺骗的:如果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做不到”,经历一两次目标明确的“成功”之后,或许就能扭转脑海当中对自己的评价了,这也是很多成功者所建议的“订立一个小目标”的原因。

(3)找到一个确切的目标

明确目标,而不是“我希望我可以永远做第一名”。

对成功的追求是一件很容易上瘾的事情,不妙的是它突然变成了一种“强迫”的行为——很多人非常努力地投入当下的工作中,热衷于在不同的社交平台“打卡”完成任务,考取了一个又一个资格证书;然而,却在偶然的失败或者挫折悄然来临时被“再也没有办法成功了”的想法裹挟,感觉自己一败涂地。

这样的人,可能就是作家Matias Dalsgaard曾经在书中描述过的“焦虑的佼佼者”:他们缺少信念的支撑,但仍然想把自己从当下的问题当中解救出来,只想用更多的成功来弥补心中的不安。注定他们不能达成目的——你没有办法用新建的楼层来弥补流沙一样的地基。

生而为人,也许无需变成“人间必胜客”。

很多人对“超越”和“成功”过于迷恋,以至于宁愿贬低自我来委曲求全。

幸好,我们还能尝试停止自我贬损与轻蔑,还能直视心中的焦虑和不安……

找到自己的目标和爱好,如同搭好地基之后再慢慢搭建房屋,拥有了稳定地基的房屋,或许就不会再为了一阵微风的到来而担忧。

References:

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2), 117-140.

Hakmiller, K. L. (1966). Threat as a determinant of downward comparis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 32-39.

Wheeler, L. (1966). Motivation as a determinant of upward comparis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 27-31.

Michinov, N. (2001). When downward comparison produces negative affect: The sense of control as a moderator.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9(5), 427-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