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群体精神抑郁、睡眠障碍呈上升趋势,这几类人群更易睡不好

文 / 郭静广东记者
2020-12-21 09:17

第六届中国南方睡眠障碍及精神心理疑难病诊治学习班在广州举办


通讯员供图。


全媒体记者 郭静 通讯员 查冠琳 杨玲玲


12月20日,由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与广东省中医院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南方睡眠障碍及精神心理疑难病诊治学习班在广州举办。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专科主任李艳表示,“人人都可得睡眠障碍,如果没有睡眠障碍,那只是时间问题。其中抗压能力差的,过度辛苦的、本身睡眠不规律的群体,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


专科要坚持中医特色,为大众的心身健康贡献力量


会议邀请了广东省中医院大学王省良校长为学习班致辞。王省良校长指出,新世纪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压力大。不仅对大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也对大众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了挑战。尤其是以广东省作为代表的经济金融中心,紧张的生活节奏更是使睡眠、精神及心理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态势。精神心理及睡眠医学本身及其与内科疾病的关系被广泛关注,整个医疗系统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而传统医学对于各类睡眠障碍与神志疾病诊疗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中医与现代医学在理论、治疗方面的有效结合,为睡眠心理医学的基础与临床发展可能提供较好的前景。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门诊做为全国较早设立的中医专科心理门诊,近15年来发展迅速,在科研、临床及专科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专科坚持中医特色,不断发扬中医药优势,为大众的心身健康贡献力量。”王省良校长说。


据介绍,本次学习班邀请了国内精神心理与睡眠医学领域、针灸科、皮肤科、内分泌领域的十余名知名专家学者,立足于中医,着眼于中西医结合,探讨精神医学与心理疾病、睡眠障碍的中西医诊治。据悉,南方睡眠障碍及精神心理疑难病诊治学习班迄今已连续举办六届,以李艳主任为核心的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以共同促进学科交流,学科发展为己任,以学习班为平台,力求帮助精神心理群体医生收益,提高省内精神心理治疗的水平,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作出贡献。


老年群体精神抑郁、睡眠障碍呈现上升趋势


李艳介绍,从门诊患者的变化来看,老年抑郁呈现出的不断增多的特点,尤其是那些和子女一起随迁到广州来的老年。其中,在广东省中医院睡眠专科门诊的门诊患者中,有60%的患者为中青年群体,剩下的40%,则是青少年和老年群体。


“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下老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离开了原来成长、生活习惯的城市来到大城市。离开了熟悉的朋友圈融进陌生的城市后,出现了对子女工作城市的陌生。”李艳说,现在老年人他跟自然的接触少了许多,以前的户外劳作,现在没有了。再加上老年群体和现代生活的不太匹配,电子产品、移动支付都给老年带来了新的挑战。老年群体本身适应环境的困难,也会带来抑郁、睡眠障碍等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老年人是真正的老年性抑郁,现在我们国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医疗水平提高以后,老年群体的寿命明显延长了,老年性抑郁的发生率也就增高。


有几类人群更易睡不好,容易发生睡眠障碍


“其实每个人出现睡眠障碍都只是时间问题,我们接触的睡眠不好的患者中,一半左右是可以明确诊断为睡眠障碍的。约1/3或1/4的患者是因为有其他躯体疾病影响到了睡眠。剩下的就是因为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引发的睡眠问题。”李艳分析说,从睡眠障碍的形成原因上判断,不同年龄段的原因差别很大。但有一些人群是比较容易发生睡眠障碍的,比如体质差异。“有的人同样在压力下,睡眠很稳定,但有一部分人就睡眠质量更差。这跟他先天体质类型有关,比如中枢容易亢奋,胃肠功能容易紊乱的人群,出现睡眠障碍出现的概率更高。”


“除了体质差异外,一些过度辛劳的人,也容易发生睡眠障碍。例如原来可能承受7个小时到8个小时的工作量,短期或持续一段时间要求完成9-10小时以上的工作量时,一般一个周期内就会出现睡眠障碍。”李艳举例,诸如媒体从业人员、医生、司机、警察等职业群体,因为平常加班熬夜比较多,睡眠节律被打乱后,出现睡眠障碍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其实,作为睡眠障碍方面的专家,李艳和同事们接触的患者中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而她和同事们做的,就是利用中西医结合包含针灸、药物、行为疗法等举措改善患者的睡眠。


以学习班为平台,提高省内精神心理治疗的水平


学习班上,叶沐镕主任为大家讲解了肝主情志的脑功能成像研究。据了解,脑功能成像是近些年精神心理领域的热点,叶沐镕主任将现代医学技术与中医的传统理念结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临床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中霖主任为学员们讲授了抑郁障碍的个体化药物治疗策略,抗抑郁药物的选择是临床的热点问题,刘主任从临床实践出发,介绍了抗抑郁药的个性化选择策略,学员们受益匪浅。


余金龙教授为学员们讲解了自拟的一个以孕期和哺乳期精神药物安全性对照表,对于精神药物的用药安全提供了一个独特并有效的参考体系。虢周科主任主讲了临床状态医学的相关内容,帮助学员们更加深入的学习心理障碍常见的躯体症状及临床处理策略。


胡号应、魏华、廖列辉、李颖文等专家从中医传统理论出发,为大家带来了专科与内分泌、皮肤科、针灸科等交叉学科在相关疾病中的中医临床运用,学员们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更上一层。


周伯荣主任、李艳主任从心理治疗的角度为大家进行授课。周伯荣讲到安全感与亲密关系,李艳主任讲到心理测试在临床中的意义。


当今医疗环境下,医患沟通是非常热点业非常重要的话题,学习班特地邀请到广东省中医院医务科陈全福处长为学员们讲解医患沟通,从实际案例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临床医患沟通的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