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老年痴呆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呗?你知道的太少了

文 / 心理科的小李大夫
2020-12-20 00:21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家属咨询一个问题。老年痴呆是不是就是指阿尔茨海默病呢?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除了阿尔茨海默病以外,还有一些老年性的疾病也会导致痴呆。这些疾病与阿尔茨海默病一样都是非常需要大家注意到的,那么今天小李就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那些与阿尔茨海默病具有一样导致痴呆的疾病。


一. 额颞叶痴呆

额颞叶痴呆其实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它实质是我们大脑中额叶、岛叶皮层和颞叶前部发生了变性改变,从而出现与之相应的行为症状和语言障碍。在临床上,我们会发现患有这类疾病的病人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行为、人格、语言的病理性改变。比如患者会逐渐变得让人觉得古怪,做一些很不符合自身行为习惯的事情。性情也会变得很冲动、鲁莽,亦或是变得懒散淡漠,既往的生活、工作、学习能力减退、下降得厉害。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精神症状。


言语能力的病变是这个疾病最为主要的表现,这其中有如下几种表现:

1. 语义性的错误 这表现为患者对一个名字或是物品无法理解,比如会反复的问什么是桌子?友谊是什么意思?严重时虽然讲话是流利的,但却字不达义,所诉内容与所提问题完全不符。

2. 语法性的错误 这表现为患者虽然对单个词语能理解,但如果组成句子就会很困难了。患者的言语表达十分费力、不流畅,句式语法都存在问题。患者自己也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讲话的速度会明显减慢,节律也比较紊乱,常常让人听起来会有一些混乱不清的感觉。

3. 进行性失命名 这是一种表现为逐渐对词语概念的遗忘,对概念丧失理解。比如起初是不认识苹果,最后变成不知道什么是苹果。


额颞叶痴呆在影像学的检查上它与阿尔茨海默病不同,它会出现以额叶或额颞叶局限性叶性萎缩的特殊表现。另外,在发病年龄上比阿尔茨海默病要提前一些,往往集中在45-65岁之间。它的预后相比阿尔茨海默病要差一些,治疗上也与其他的痴呆类疾病明显不同。目前不提倡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额颞叶痴呆。


二. 路易体病和帕金森病所致痴呆

之所以把这两个病放在一起讲,是因为这两种病在临床上不易区分,而且彼此之间还存在着些许渊源。

首先我们来讲帕金森病,相信这个疾病很多人并不陌生。大家对它的印象就是“抖”,其实帕金森病不只是“抖”(静止性震颤),它还有“僵”(肌张力增高)、“慢”(运动迟缓)、“歪”(姿势平衡障碍)等表现。


帕金森病所致痴呆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皮层下认知损害,就是以执行功能出现问题(无法执行计划、不能做出具有创新性的工作等)、注意缺陷(难以保持正常的注意力)以及视空间功能障碍(比如不能通过视觉判断距离、物体的大小等)为主要表现,尤其是以信息处理速度减慢和情绪障碍最为突出。同时还会伴有记忆减退,但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记忆障碍不同。帕金森病的记忆损害主要以学习能力下降以及对于新信息的自由回忆困难,如果能够给予提示患者还是能准确回忆起来的。


路易体病性痴呆是以波动的认知功能障碍、鲜明生动的视幻觉以及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临床变现。与帕金森病在病理上有着相似的生物学标记物α-突触核蛋白。路易体病性痴呆在临床上具有时好时坏的意识改变。患者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一天之内甚至数周之内都是交替出现的。大量生动而又鲜明的视幻觉是这个病最具有特征的表现了,患者能看到许多昆虫等之类的小动物。


而这个病最容易跟帕金森病傻傻分不清楚的症状,就是它也会出现帕金森病的“抖”、“僵、”“慢”、“歪”等锥体外系症状了。目前在临床上,医生们往往采取“一年原则”的方法来区别二者。即如果锥体外系症状出现在痴呆症状之前,已经超过一年,则诊断为帕金森病所致的痴呆。

三. 血管性痴呆

实际上这是老年人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痴呆类型,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大家可能会发现身边的老年朋友患有脑血管类的疾病,比如脑血栓、脑出血之类。有的时候在急性发作被抢救过来后,患者会变得呆滞淡漠,智能水平也明显下降。这就是被称之为血管性痴呆的表现。


目前这个概念已经被定义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这是因为患者的临床表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痴呆的范畴,而且引发这类问题的危险因素也出现了变化,包括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等,还有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慢性脑缺血等。此外,房颤等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贫血等可以导致脑血流量减低的疾病也被纳入危险因素中。


血管性痴呆的分类较多,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但这类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在临床表现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血管性痴呆的起病往往较为突然,很多时候都是发生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以后,痴呆的进展与脑血管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其症状表现以精神行为异常多见,比如抑郁、淡漠、情感脆弱、易激惹、运动迟缓、幻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寿命也逐渐增加。中国现在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家中老人也越来越多。关爱老年人的健康,提高疾病的防范意识尤为重要。愿老年朋友们精神内守身堪健,动静合则寿自高!

资料来源:

1.陆林(主编) 沈渔邨精神病学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年5月第6版

2.鲍丽 房圆 我叫额颞叶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三弟 爱记忆 2020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