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精神障碍者,所见所闻

文 / 健康讲堂分享
2020-12-12 09:56

《书生闻见录》文|Word玛雅

其实,写文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特别是针对那些文笔不好,还坚持不懈的人。写文章要陈述事实,更要升华情感,所以语言拿捏到位非常关键。恰恰我又缺乏这种能力,所以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言不达意和赘述的情况。我们坚信的是,文字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精神的体现,分享是善意,无关对错。

如题《书生闻见录》,我有一些自嘲的意味,因为书生象征着呆板、固执,想来也是为了讨个好听的名字。因为呆板,所以才需要多看、多尝试、多琢磨,积攒阅历,我想这也是大家一致认同的观点。过去三个月,我确确实实卷起裤腿,挽起袖子下到村里针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走访和开展活动,对精神障碍患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文就对走访和开展活动当中发现的问题和思考做一个简单的记录。一方面,方便自己日后翻阅自省,另一方面,若能对大家产生影响那便是出乎意料的收获了。

精神障碍者,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精神病。提起精神病大家首先会在脑子里想到的是一个暴躁的人在乱发脾气,在使用器械朝着房间乱砸,或者是突然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其实这些刻板印象,通常发生在犯病的情况下,在正常时刻,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有血有肉,有同情心。不幸的生活都很相似,不幸的故事却各有不同。在这个时代更迭飞速的大环境中,精神障碍群体的进步和突破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课题。

精神障碍者分为很多类型,我们熟知的有精神分裂症、癫痫,我们不熟知的还有双向情感障碍、偏执型情感障碍等等。抛开病情讲,又可以分为轻度和重度。针对轻度的患者我们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心理疏导可以基本维持他的情况稳定参与社会分工,追求美好的生活;重度精神障碍患者可以在维持现状的情况下更多的做其父母的心理工作,资源链接,因为帮助患者家属就是等于帮助精神障碍患者,这是无须赘述的。

关于什么情况下容易患上精神疾病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先天遗传,另一方面是后天造成的。

后天因素比较多的首先就是患病不能及时治疗,或者病急乱投医耽误 了最佳的就诊时机;其次就是意外,比如轻微的头部撞击等引起的后遗症;第三就是认知重创,情感上受到重大打击,使得认知错位,意识出现混乱;最后就是成长环境的影响,古人所讲“千夫所指,不疾而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此,我想举个例子。

大概在11年以前,我随父母搬到小镇上,当时发生了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大事。村子里一个妇女给自己的丈夫下毒,结果非但下毒没有成功而且将自己的人生推入另一个深渊。大概情况是这样,该女子刚结婚的时候,夫妻关系本来挺好的,可能她有一点懒也不会去田里干农活,时间久了家里的婆婆就开始想主意。丈夫没有充当好婆媳间的桥梁作用,就在这种情况下丈夫对她进行了长达6年的家暴。她实在难以忍受,于是就下药给丈夫。结果,丈夫发现的及时在医院被抢救。就当众人以为这段婚姻即将结束的时候事情发生反转,两家人共弃前嫌又重新搭伙过日子。然而家暴却没有停止,家人的冷嘲热讽没有停止,外人的嘲笑没有停止。11年后我再听到这对夫妻的信息,是妻子肥胖不堪鼻青脸肿不敢出门经常与人因为一点小事吵架怀疑丈夫外面有人,平时一个人待在家里发呆。村子上的人说她得了精神病。

其实通过这个例子从侧面可说明家庭或者生长环境对于精神疾病的加重和康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现实往往看到都是我们的亲人家人应运错误的方法表达着他们的爱,因为谁人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错误的方法招致错误的结果。

首先是助长患者的认知固着,本身对于精神障碍者来说简单的生活自理是应该自理的,但是父母通常以爱为由并不允许患者去尝试,或者因为几次不理想的尝试去包办患者的一切,认为精神障碍患者没有能力不应该完成某事。因此渐渐的就剥夺了患者尝试的权利,而且加重患者的认知,认为自己可以什么都不去做,从而使机能退化病情加重。

其次就是怕丢人引发的资源不匹配,一般医院包括政府政策包括企业在助力精神障碍群体的问题上有一些政策倾斜。但是因为怕丢人家属限制患者出门和人沟通,有时候害怕别人知道和一些有利于精障群体的政策失之交臂。因为家里精神障碍患者,普遍的生产能力有所下降,和亲戚之间交往的主动性就下降了。

第三点就是家属对医院了解不多,导致遇到疾病复发乱投医过度耗费物资,并没有解决问题的同时降低了家属和患者对正规医院治疗的信任。家属没有发挥好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桥梁作用,导致发病不能及时治疗,治疗不能起到关键作用。

精神障碍者社区康复,是致力于从精神障碍者及其家属心理的恢复的一个领域。可以说沿海的情形与内地的情形,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情形还是有差别的。最大的差别就体现在思想上,客观的说沿海的以及大城市社区的精神障碍者及其家属的思想更开放,认识水平更高,能接受庇护性就业渠道更多,市民包容程度更大一些。在内地农村,精神障碍者是一个家庭“污点”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生活主要以务农打工为主,收入微薄,更不要说主动去接触康复机构。

即便地域之间有差距,但这绝非是妨碍探索精神障碍者社区康复的发展的理由。卡在这一步需要人才、需要资金、更需要时间,我们才能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